大將傅友德為何在朱元璋面前自刎?傅友德之死

西漢名將韓信說過,「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為鞏固統治,通常都會對開國功臣進行「清洗」,其中尤以明太祖朱元璋為甚!朱元璋不僅殺人數量多,而且刑罰極其殘酷,如大將藍玉竟被「剝皮實草」,然後送到全國各地示眾。

面對明太祖血腥的屠刀,有一位開國名將向朱元璋做出反抗!此人就是明朝開國名將之一的傅友德,他不僅在朱元璋面前橫刀自刎,而且以一種非常殘忍的方式,向朱元璋做出了最後的反抗,最後竟然連一向心狠手辣的朱元璋也震驚不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且聽小編一一道來。

簡單介紹下傅友德,他是宿州相城(今安徽淮北)人,元末參加了紅巾軍起義,先後在劉福通、明玉珍、陳友諒麾下為將,但一直不得重用,後歸順朱元璋,一路南征北戰,由從偏裨升為大將。西取巴蜀,南定雲貴,征漠北七戰七捷,傅友德先是被封為穎川侯,後又被加封為穎國公。傅有德的兒子娶了朱元璋的女兒,女兒嫁給了朱元璋的孫子。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正月,涼國公藍玉以謀反的罪名被處死,朱元璋同時將在河南、山西一帶練兵的馮勝、傅有德、王弼調回南京。目睹著藍玉的人皮,三人內心十分不安,一次定遠侯王弼對傅友德說:「上春秋高,旦夕且盡我輩,奈何?」史書並未記載傅友德是怎麼會回答的,或許他根本沒有回答。

不管傅友德有沒有回答,但他們的談話完全被朱元璋的錦衣衛所掌握。朱元璋覺得是時候除掉他們了。對於傅友德的死,史書的記載很簡略,「又明年賜死」,但是其實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舉行冬宴,傅友德也參與了這次宴會。宴會結束時,侍從們撤去杯盤,「徹不盡一蔬」。這裡有個爭議,有的人說是一道菜也沒吃,有的說是有一道菜沒吃乾淨。不論是哪種情況,皇帝賜宴都必須感恩戴德的吃完,否則就是「不敬」。朱元璋見狀,勃然大怒,立即斥責傅友德的「大不敬」之罪,還說「召爾二子來」。

傅友德一言不發的離開了,不一會當他在此來到皇宮時,整個宮裡的人都震驚了。朱元璋只見傅友德渾身血跡,一隻手拎著兩顆血淋淋的人頭。那倆個人頭正是傅友德的兩個兒子。見慣了腥風血雨的朱元璋也吃驚不小,他對傅友德道:「何遽爾忍人也?」傅友德回答道:「不過欲吾父子頭耳!」說完他從袖裡抽取一柄匕首,當場自刎而死。

看著傅友德父子,朱元璋勃然大怒,傅友德這是以死來反抗自己。皇帝可以主宰功臣的命運,但或許傅友德不願意像藍玉那樣窩窩囊囊的受盡屈辱而死。據記載,傅友德為人沉默寡言,但作戰非常勇敢,即使是身為大將,每戰必身先士卒,衝鋒在前,「雖被創,戰益力」。所以他是不怕死的,他要以自刎來維護自己最後的尊嚴!

傅友德才死,號稱「雙刀王」的定遠侯王弼也自盡身亡,一年後,宋國公馮勝從宮中赴宴後暴斃而死。

崇禎十七年(1644年)即將崩潰的大明朝廷追封傅友德為麗江王,謚「武靖」,算是為這位勇武僅次於常遇春的一代名將徹底恢復了名譽。

備註:或許有人說編者又造謠,這事哪有?關於傅友德殺子自刎這件事,是明朝文學家、史學家張岱記載的。非常負責任的說,本人所有作品均有史料為證!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