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後孝陵內每夜便會傳出一個婦人啼哭聲

朱元璋,明朝第一位皇帝,雖然傳聞他生性多疑、殘暴、憎惡商人,但這樣的性格缺陷並不能阻擋他在歷史上書寫傳奇。

他在歷史長河中掀起的驚濤駭浪讓人為之驚訝,更讓人難以忽視,讓後人為之矚目。他的一生極富有傳奇色彩,用現代人的觀點看,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乞丐,到達了當時社會的權利頂峰。歷史記住了他,歷史在他的手中改寫。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成為現代人們研究的話題,其中最熱門、最有爭議的話題則是:朱元璋何時逝世?下葬何處?

朱元璋的死亡時間究竟如何?可謂是眾說紛紜。

有人認為是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九,有人則認為是閏五月初五,甚至還有人推翻以前的認識,認為是閏五月十七日。對於一個帝王來說,他的生死是一件大於天的事情,因為一個帝王的離世,意味著皇家的天要變色,死去的帝王,帶走了一個政權,新登基的帝王,會帶來一個新的政權。那是個集權的時代,一朝天子就有一朝與之相對應的臣子。那為何關於朱元璋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帝王,他的死亡時間說法竟然如此眾多,如此的不確定,沒有確定的說明呢?

其中最重要原因則是明史上記載得較模糊,且無從考證。史書,時代的說明書,它是查閱相關歷史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記載不全問題對後世研究可謂是一大損失。《明史惠帝紀》中記載:三十一年閏五月太祖崩。這一史實只能說明朱元璋於閏五月逝世,卻未曾說明是哪一天。幸運的是史書中對朱元璋下葬的時間記載的非常清楚:朱允文於辛卯即皇帝位,以明年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祖皇帝於孝陵。從「辛卯」二字可知:朱元璋是在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十六日下葬的。

一般來說,死者應在死後第七天下葬,由此可推算出:朱元璋的死亡時間應是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九。而有的史學家則提出不同的觀點。吳樸在《龍飛紀略》中稱:朱允文是一個非常講究禮制的皇帝,祖父逝世後,他遵循禮法,逾七月而葬。

按理說,帝王逝世是舉世矚目的大事,死亡時間應該記載得更明確,為何明朝的史官卻反其道而行呢?究其原因應與朱允文速葬朱元璋後,覺得這件事別人一定會抓住不放,說其意圖不軌,便想辦法故意混淆,借此掩人耳目,不給自己留下污點,也不讓對手有機可乘有關。那麼,為何朱允文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速葬朱元璋呢?

觀點一:朱元璋的選擇。朱元璋臨死之前,擔心自己死後,他的兒子們為爭奪皇位勾心鬥角,無心政事,使得他國坐收漁利,從而斷送掉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便留下遺言,囑咐朱允文在他死後速葬自己,以保國家穩定。

觀點二:受氣候因素影響。南京素有「火爐」的稱號,閏五月剛好是烈日炎炎的夏季,炎熱乾燥,悶熱無比,而南京的熱氣則更勝一籌,為了使屍體不再發臭,朱允文經過再三考慮決定速葬朱元璋,這樣你好,我好,大家好!

觀點三:急於即位。當時,各地諸王大都在自己的封地,對南京的情況根本一無所知,而朱允文作為高祖皇帝最為寵愛的孫子,便日日侍疾在側,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為了不讓諸王回京城鬧事,打亂自己的計劃,朱允文決定速葬朱元璋,盡佔天時,搶佔皇位,等到諸王趕到南京,只能悔之晚矣。

查閱史料記載,仔細分析,毫無疑問觀點三更具有說服力。決定下葬後,朱元璋的下葬地點又將安排在何處呢?

那麼,朱元璋的葬禮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據記載,下葬當天,朱棣皇帝向天下人擺了一個白色「迷魂陣」,他安排了一個特別的出殯儀式,讓當時的南京十三個城門同時出殯送葬,頓時全城一片哀嚎,聲勢浩大。在當時的社會中,此類現象發生過,不是特別新奇,但那大多數都是當地有錢的大戶人家為了防止盜墓賊盜墓而採用的障眼法,以此來混淆視聽,以確保去世的親人們能免於干擾,靜靜安眠而採取的措施。民間人如此做是可以被理解的,但堂堂一個皇帝也如此做卻讓人困惑不已。

朱元璋葬後不久,傳出這樣一個觀點:朱元璋不是葬在孝陵,而是獨葬在朝天宮。正因如此,許多人都聽到:孝陵內每到夜晚便會傳出一個女人的啼哭聲,後有人說此女便是大腳馬皇后,她死後空守一座孤墳,無人傾訴,十分孤寂,悲痛。這一說法恰恰給朱允文速葬朱元璋,大擺迷魂陣以及朱元璋獨葬朝天宮作出合理的解釋。然而不論此說法如何天衣無縫,有些學者仍不予以認同。

清代文人甘熙在《白下瑣言》中稱:朱元璋花巨資修建陵墓,不可能是為馬皇后一人建造安身之所,而且朱允文是一個注重仁義道德,講究禮法之人,又怎能忍心將自己的祖父葬在陵園外呢?

總之,關於朱元璋究竟葬在何處,說法各異,至今仍無定論。

自1998年開始,江蘇省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院的有關專家在寶城內,經探測發現地下有大型建築,於是隨著好奇心的驅使採用先進技術——無損磁測法進行探測,發現寶頂下是明孝陵的地宮,但可望而不可即,陵墓無法進去,無法證實朱元璋就葬在此處。

這一未解之謎現在雖因各種條件的限制而無法解開,但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謎將不再是謎,一切終將大白於天下。

《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