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朱允文退出政治的舞台。作為朱允文的擁護者,方孝儒不肯尊朱棣為正統的皇帝,大量抨擊當時的新皇帝,在文章中就有。作為帝王朱棣為了加強自己威信,對於不識時務的他不得不痛下殺手。所以朱棣滅了他九族,還有一族他的朋友。可惜他一代大儒落的如此下場。
史上最有骨氣文人 873親人被當面殺死不屈服
朱棣起兵前,謀士姚廣孝對他說:「朝中有個叫方孝孺的,學問很高,而且很有德操,將來殿下奪取天下,他一定不肯歸附,不過殿下千萬不要殺他,殺了他,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就滅絕了。」朱棣頷首答應。朱棣佔領南京後,方孝孺果然不肯歸附,朱棣於是將其投入獄中。幾天後,朱棣準備正式登基,讓方孝孺為他擬寫登基的文告,方孝孺堅決不從,朱棣派方孝孺的學生廖鏞、廖銘二人前去勸說,反遭一頓痛斥。
無奈之下,朱棣只好派人強行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當時穿著一身斬衰(古代的一種喪服,按生者和死者關係,喪服分為五等,斬衰最重),在大殿上嚎啕不已。朱棣命衛士強行撕去方孝孺的喪服,換上朝服,之後強壓怒火,親自勸解方孝孺說:「先生不要難過了!朕本來是要傚法周公輔佐成王的。」方孝孺立即反問道:「成王在哪裡?」朱棣說:「他自焚死了。」方孝孺又問:「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兒子即位?」朱棣說:「國家要依賴年長的君主來治理。」方孝孺再問:「那為什麼不立成王的弟弟為帝?」朱棣語塞,只好說:「這是朕的家事,先生不必過多操勞。」
朱棣讓左右將紙筆遞給方孝孺,說:「詔天下草,非先生不可。」方孝孺接過紙筆,揮毫寫下「燕賊篡位」四個大字,然後把筆一扔,大聲道:「死即死,詔不可草。」朱棣見方孝孺不合作,便以誅九族相威脅,方孝孺憤然道:「便十族又如何!」朱棣大怒,命人將方孝孺的嘴豁開,從嘴角一直割到耳朵。方孝孺滿臉是血,仍舊痛罵不絕。朱棣厲聲道:「豈能讓你如此痛快地死,當滅你十族!」方孝孺十族共被殺八百七十三人,都是當著方孝孺的面殺的,每殺一人,監斬官都要問他是否回心轉意,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肯屈服。
相關文章:明朝大儒方孝孺的生死因果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明朝浙江寧波人,明代大臣,著名的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後因明成祖朱棣篡位,方孝孺不願為他起草詔書而被殺。終年四十五歲。
小韓子
方孝孺6歲能詩,機警敏慧,雙眸炯炯有神,讀書一日之量,可以盈滿一寸的厚度,人們對他的才學感到驚奇,都把他叫「小韓子」(意即「小韓愈」),方孝孺15歲隨父兄北上濟寧,勵志攻讀。長大後,又拜宋濂為師,深受當時的大學者宋濂的器重。宋濂門下的知名之士,都比不上他。洪武十五年(1382),東閣大學士吳沉等起薦方孝孺,應徵至京,在奉天門奉旨作《靈芝》、《甘露》二詩,太祖朱元璋感到寫得非常的好。賜宴時,太祖朱元璋有意使人擺放在几案上的飲食器具放的歪歪斜斜的,試其為人,方孝孺把它們擺放整齊後才後坐。朱元璋喜其舉止端莊,學問淵博,有期待日後輔佐子孫之意,厚禮遣送回家鄉。
代老師捉刀
明太祖曾令宋濂作《靈芝甘露頌》,接著讓他參加宴飲賜酒,於是大醉。回家之後,把這件事說給孝孺聽,隔沒多久,宋濂就因酒醉酣睡去了。方等候老師至夜深,一看仍未醒來,料到先生沉睡不醒,明日早朝定當誤了寫頌這件大事,即刻自做主張,動手為老師捉刀,把這件文書完成。
等到天剛破曉,宋起身準備上朝,再一想,完了!錯愕間告訴方說:「我今日肯定沒命啦。」方問何故?宋答:「昨天皇上命我作頌,大醉之餘,誤了正事沒寫,如今來不及了!皇上一發怒,必定賜我死罪。」方說:「我正恐怕先生醒得太遲,來不及寫,所以我已經先替您擬了一份草稿,或許您裁定之後,可拿去進獻於皇上,行嗎?」接著就把文稿呈上,宋閱讀之後說:「很好,何必改呢?」於是急忙揣進兜裡,帶著入朝。
太祖迎著宋濂問:「寫好的那頌在哪?」宋立刻拿出來奉進。皇上讀畢之後說:「此文並非宋學士你親筆寫的。」宋又一頓錯愕。皇上說:「此文寫來勝過先生呢。」宋只好實話實說,叩頭如搗蒜的謝罪說:「微臣實在因為昨天承蒙皇上賜酒、喝過頭了,回去大醉不醒,無法為文成章,是我的門生方某,看不過去代為寫的。」皇上說:「此生文筆勝過你多多。」於是立刻召見方,即時在殿上以一論五策出題考試,方立即援筆而成。上閱覽完畢,又再對宋說:「他實在勝過你哪。」
接著立即命人當面賜給方緋袍(紅色綢袍)、腰帶,但還是戴著布衣頭巾,令他到禮部赴宴,又命同姓裡的宗伯親友陪席。同時暗中派人觀察他的言行舉止,而方竟然巍然端坐上席不動。皇上說:「這個人為何如此倨傲?」因此不留他在朝中任職,使他外派為蜀王府教授。回頭又告訴懿文太子(朱元璋長子,朱標,後短命而死)說:「有一個最佳儒士被我發現了,將來要輔佐你,如今我先把他寄在蜀王府那兒當個教席。其人個性剛烈倨傲,我現在先壓服他、抑制他,等你臨朝時再用他,定會得其大力輔助之功哪。」
維護正統 被夷十族
文皇(即明成祖,朱棣)登基稱帝,姚廣孝瞭解方孝孺,破城之前,曾請求朱棣,稱看重氣節的方孝孺不會輕易歸順,希望手下留情不要加害,否則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明史·方孝孺列傳》記載:
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朱棣問姚廣孝:「誰可以起草繼位詔書?」廣孝回答,只有方孝孺行,於是朱棣命人召他來。經過數次的往返徵召,方竟然不肯前來,最後派人強行挾持他入朝上殿,方卻披麻帶孝,一路神情哀淒悲哭不止。既到內殿,朱棣令他起草即位詔書,他更是大聲號泣,誓死不從,再三強迫他執筆,他一再丟擲不拿,口中的罵聲益發嚴厲,說:「再怎麼樣,也不過誅殺我九族而已!」成祖聽了,更是憤怒,說:「朕就決定夷汝十族。」左右問:「多的是哪一族?」皇上說:「他的朋友也算一族啊。」於是盡殺與方孝孺有牽連的九族人性命,而且大肆搜索天下所有與方為友的人,一併殺之。
先祖殺生 貽誤後人
方希直(孝孺,字希直)祖先墓塋,起初傳說有妖孽禍亂,後來決定修治墳墓,一打開,發現一條巨蟒從墳塚中爬出,那巢穴裡,繁殖力極為驚人,蛇子蛇孫大約有數千條,沿著洞穴廣佈攀爬、四處盤踞,腥臭的穢氣,逼人欲嘔。
眾人決議,想盡數殲滅它們,所以暫且先把那巢穴掩蓋上然後回家,再各自整治些梃(木杖叫梃)、(大鋤叫)等火攻的器具。那個晚上,方公祖父夢見有位黑衣老嫗拜見,再三懇切的講:「吾輩沒做什麼有損於公之事,公打算一舉殲滅我的族眾,倘若您能捨棄此計劃,我們當報您以德,不然的話,我們也能以怨相報哪。」
祖父問:「怎麼個以怨相報法呢?」老嫗答:「公能殲滅我的族眾,我也能盡滅公的族人。」又說:「我今晚是特地領著全族人來懇求您的。」方祖回顧老嫗背後,一望無際的男女跟著,看不到邊兒,可他竟然還是不許。
隔天,方祖告訴家人這個夢,並且說:「就是一夥妖蟒唄,正當除掉才是。」因此大家極力搜捕,放火焚燒、殺盡滅絕。那個夜晚,聽到山中哭聲震天。再後來,方孝孺公不幸遭遇此種「夷十族」的慘烈巨禍,蟒蛇的以怨相報的說法,也誠足可信呢。
結語
看來,朱元璋雖然出身貧苦,可卻是天象變化下的真命天子,否則哪有劉基、宋濂的輔佐?再瞧他那愛才之心、知人之明的睿智,為太子登基之後,預留人才,不但眼光長遠,而且能看透方孝孺的缺點而事先加以磨練,確實有他的治國長處。只可惜事與願違,那史冊上評價極好的懿文太子卻天不假年,沒福繼承國祚,先朱元璋而去。
那方孝孺也因為祖輩造下殺生罪業而被夷十族,據《明史》記載,朱棣將方孝孺九族誅盡還無法息怒,便把方孝孺的門生和朋友也算作一族一併處死,被殺者共計八百七十三人,投獄和流放充軍者更達數千。這兩筆數字,正好與那一窩大蟒的蛇子蛇孫之命相抵。看來,一飲一喙莫非前定,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信哉!
(事據明 祝允明《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