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儒方孝孺——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
絕命詩
明·方孝孺
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猷,
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嗚呼哀哉,庶不我尤!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發難,揮師南下,企圖奪取即位剛一年的建文帝朱允炆的皇權。就在燕王出師之際,他的謀士姚廣孝請求燕王道:「城破(南京)之日方孝孺是絕不會投降的,但萬萬不能殺他,否則天下讀書種?將會滅絕。」
方孝孺何許人也,為什麼姚廣孝要為他說話?
青年方孝孺投師宋濂
方孝孺天資聰明,據說他十餘歲時就好學成癖,整天閉門讀書,鄉鄰們把他比做「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都叫他「小韓子」。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二十歲的方孝孺來到京師求見宋濂。宋濂是明朝開國文臣,以道義文章著名,宋濂收方孝孺為弟子。第二年宋濂致仕還鄉,
回到浙江金華。方孝孺繼續侍奉其左右,他一邊照顧老師的生活起居,一邊求學問道。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秋,方孝孺決定辭師歸省,宋濂為此作了首千字長詩《送門生方孝孺還鄉》,這師徒二人誰也沒想到,這次離別竟成了永別。就在這一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謀反罪殺死左丞相胡惟庸,「胡黨」集團的宋慎及其叔宋璲也被殺,宋慎是宋濂的長孫,因此宋濂也受到牽連,幸賴皇后及太子力救,宋濂被免一死,但全家謫充四川茂州。
被割掉舌頭的方孝孺口含鮮血噴向朱棣
柏楊先生說,中國歷史的王朝進入第二代一般都會出現一個「瓶頸」,這個「瓶頸」跟奪嫡有關,如果能衝過這個「瓶頸」,就是一馬平川,如漢朝、唐朝;衝不過去就土崩瓦解,如秦朝、隋朝。
朱元璋原來的太子朱標在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就病逝了,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他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為朱棣有許多地方都與自己相似,可大臣說:「如立皇四子,那麼將皇二、皇三子立於何地?」當時朱元璋已經分封了諸王,而且皇二、皇三、皇四子分別被封為秦、晉、燕王,三人的封地都在邊境重鎮,而且手握重兵,一旦由於爭儲而出現內戰,後果將非常嚴重。於是,朱元璋根據嫡長繼承製度,將皇位傳給了太子朱標的長子,即虞懷王朱雄英,但朱雄英於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薨,太祖又將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曾召見方孝孺,但由於方孝孺主張教化的施政方針和朱元璋重刑罰的政治主張相左,朱元璋只任方孝孺做陝西漢中府學教授。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逝,年輕的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他登基伊始,即派特使赴漢中將方孝孺召回朝廷。
建文帝的性格很像其父,仁慈而懦弱。建文帝即位後對先朝的政治實行了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削藩。建文帝削藩主要是針對燕王朱棣,但建文帝的軟弱害了他,他並沒有先從燕王朱棣削起,而是先從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下手,這不僅引起了親王們的恐慌,還給了燕王朱棣應對危機的準備時間。當建?帝決定對燕王朱棣下手的時候,為時已晚,燕王朱棣已扯起了靖難的大旗,揮師南下——一場爭奪皇權的戰爭開始了。
戰爭持續了四年。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的軍隊攻克京師南京,建文帝被燒死。燕王朱棣入城,揭榜殿廷,以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五十餘人為奸臣,方孝孺被逮下獄。六月,燕王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聽了姚廣孝的話,派人把方孝孺從獄中提出,對方孝孺道:「方先生,我這樣做是倣傚周公輔佐成王。」朱棣這是給方孝孺台階下,假如方孝孺識相的話應該山呼「謝主龍恩」才是。但是方孝孺卻問道?「成王在哪?」朱棣說:「已*而死。」方孝孺又問:「為何不立成王之子?」朱棣說:「國家不能交給一個小孩子吧!」方孝孺繼續問:「那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說:「立誰都是我們朱家的事。只不過我希望我的即位詔書,出自先生之手。」方孝孺卻答:「有本事你就把我殺了,讓我給你寫詔書絕對不可能!」朱棣說:「你不寫,滅你的九族!」方孝孺說:「莫說滅九族,就是滅十族我也照樣不寫!」
朱棣一怒之下命人割掉方孝孺的舌頭和雙頰,方孝孺含血噴向朱棣。朱棣怒不可遏,派人去抓方孝孺的妻兒老小。據說方孝孺妻鄭氏和方孝孺的兩個兒?方中愈、方中憲先行自殺,他的兩個女兒被捕過秦淮河時,也投河自盡。
朱棣又派人把方孝孺的宗族門人,還有他的朋友、學生乃至一切與方孝孺有關的人都抓來,並當著方孝孺的面磔殺於市。所謂磔殺,就是砍成碎塊。
方孝孺是最後一個受刑的,據說方孝孺被腰斬後,只剩上半身的他以肘撐地,用手蘸著自己的鮮血,在地上連書「篡」字,一共寫了十二個半才斷氣。
這首《絕命詩》就是方孝孺臨死前寫的。
方孝孺一介書生,面對專制君主的屠刀抗節不屈,感天地泣鬼神,受到後人的無限敬仰。
知識堂
朱棣:(公元1360年—1424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代皇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受封燕王。曾居鳳陽,對民情頗有所知。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
朱元璋去世後,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實行削藩,朱棣遂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六月攻入南京,奪取皇位,次年改元永樂。
朱棣即位後疏通大運河。遷都並營建北京。五次北征蒙古,追擊蒙古殘部,緩解其對明朝的威脅。組織學者編纂《永樂大典》。設立奴兒?都司,以招撫為主要手段管轄東北少數民族。其在位時期,鄭和六次下西洋,溝通了中國同東南亞和印度河沿岸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