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生母:皇后馬秀英
稱朱棣的母親為馬皇后,最為廣泛。在清人朱好陽編纂的《歷代陵寢備考》中有記載,「後生懿文太子、泰王樉、晉王桐、成祖、周王」。這裡說得十分清楚了,朱棣為朱元璋與馬皇后所生的第四個兒子。
這一說法,來源於明朝當時的史書,如《太祖實錄》、《太宗實錄》、《靖難事跡》、《玉牒》等。《靖難事跡》中有相同的文字:「高皇后生五子,長懿文皇太子,次秦愍王挾,次晉恭王桐,次上,次周定王。」朱棣更是親口說過,他的母親是皇后馬秀英,「每自稱曰:『朕高皇后第四子也』」。
但也有秘史稱,馬皇后根本就沒有生育能力,一世無子,正史上記載的包括太子朱標、燕王四子朱棣在內,幾個兒子都是別人所生。馬皇后採用了過去皇家最慣常的手法,把別的妃子所生育的孩子據為己出,是一出明版「狸貓換太子」。這種說法,為朱棣的生母之謎平添了一份神秘。
朱棣生母:朝鮮女子李氏
稱李氏為朱棣生母不少人很相信,認為證據很充分。《南京太常寺志》有這樣的文字:「孝陵祀太祖高皇帝、高皇后馬氏。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左二位皇妃,生楚王、魯王、代王、郢王、齊王、蜀王、谷王、唐王、伊王、潭王;左三位皇貴妃,生湘獻王、肅王、韓王、沈王;左四位皇貴人,生遼王;左五位皇人,生寧王、安王;右一位槓妃,生成祖文皇帝。」
太常寺為皇家機構,《南京太常寺志》自然算是皇家文字,其記載應該有很高的真實性和可信度。明人沈玄華在《敬禮南都奉先殿紀事十四韻》中有:「高後配在天,御幄神所棲。眾妃位東序,一妃獨在西。成祖重所生,嬪德莫敢齊。」因此,包括當代著名歷史學家吳晗先生在內,都深信朱棣的生母為「槓妃」李氏
朱棣生母:元順帝妃洪吉喇氏
這個說法,可上溯到朱元璋沒有稱帝前。在至正年間,朱元璋跟隨郭子興起兵反元,郭子興病死後,朱元璋取而代之,南征北伐,先佔領集慶(現在的南京),後又攻下大都(現在北京)。元順帝看看大勢已去,遂棄大都,退守蒙古。朱元璋入城後親臨元順帝后宮,看到落難人群裡有一位美女,姿容嬌美、眉目含情,頓時引起朱元璋的注意,遂收她為妃子。
這個女子即元順帝的第三位妃子格勒德哈屯,她是元順帝洪吉喇托太師的女兒。故事到此複雜了:早在朱元璋攻佔北京之前,洪吉喇氏已懷孕七個月,元順帝出逃時,不方便帶上,讓朱元璋白白地撿了一個女人和一個兒子。兩個月後,洪吉喇氏生下一個男小子,此即朱棣。
據說,當時朱元璋心中知道此子非己子,並不想認這個兒子,但看到朱棣相貌不凡,朱元璋就喜歡上了。況且,說自己的後宮女人生了其他男人的孩子,傳出去可是一樁天大的皇家醜聞,朱元璋也不得不認下這個兒子。
民間對這種說法傳得神乎其神的,而朱棣與其他幾個兄弟相貌長得確實不一樣,一點也不像麻臉朱元璋(朱元璋相貌疑雲,見上篇),這也加大了這種猜疑,民間據此稱朱棣是蒙古人。但史上記載,大都失守是至正二十八年,即公元1368年,而朱棣生於至正二十年,即1360年,時間相差七八年呢。
因此,這種說法也最不靠譜,朱棣生前也從未承認過。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民間在罵朱元璋和朱棣。前者殺人如麻,不仁;後者則是非法當上皇帝的,用今天的話來說,是通過軍事政變上台的,不孝。
朱棣生母:蒙古女子翁氏
與洪吉喇氏一樣,翁氏也是蒙古女子,也是元順帝的妃子。但民間之所以還有翁氏一說,可能是「洪」、「翁」譯音上的相似而以訛傳訛。這裡就先姑且算翁氏是第四個媽媽吧。劉獻廷所著《廣陽雜記》稱:「明成祖,非馬後子也。其母翁氏,蒙古人。以其為元順帝之妃,故隱其事。宮中別有廟,藏神主,世世祀之,不關宗伯,有司禮太監為彭恭庵言之。余少,每聞燕之故老為此說,今始信焉。」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朱棣不是馬皇后生的兒子,他的母親是蒙古人翁氏,因為曾是元順帝的妃子,所以史書上不方便提這事。但朱棣沒有忘記這位蒙古生母,而是在宮中另外建廟,供奉她的牌位,讓世世代代紀念她。劉獻廷為清朝人,他的文字,就如筆者現在這文字一樣,僅是自己的觀點。況且,他的依據是來源於北京一帶的坊間傳言(「每聞燕之故老為此說」),而且是小時候聽說的,你說這靠譜麼?
另有一說,出自民國學者王謇的《孤廬雜綴》。書中記載:「往余幼從吳夢輒師恩同游,師告余曰:『克金陵時,官軍得明成祖御碣於報恩寺塔座下,其文略謂:成祖生母為翁吉剌氏,翁故為元順帝宮人。生成祖,距入明宮僅六月耳。明制:宮人入宮,七月內生子者,需受極刑。馬後仁慈,遂詔翁以成祖為馬後所生。實則成祖生日,距懿文太子之生,僅十月稍強也。
翁自是遂抑鬱而歿,易簣前,以己之畫像一幀,授成祖乳母,且告以詳,命於成祖成年就國後告之。成祖封燕王,乳母如命相告。
於是,成祖始知己之來歷,乃投袂奮起,而靖難之變作矣!』」王謇所記也是「聽來的」,老師是聽曾國藩的幕僚馮桂芬說的。這麼「據說」顯然不足為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