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的經濟失敗:白銀持續大量流入加速明朝滅亡?

明朝從中前期開始繁榮,到萬歷時期達到頂峰。

有些人不以為然,源於宋朝一般年份的財政收入達到7000萬貫以上,相當於7000萬兩白銀,而萬歷時期一般是1500萬兩白銀。這裡有兩個問題,明朝的稅率比較低,因為大多數朝代基本都是三十稅一,而明朝中後期很多時間是五十稅一,稅率下降,在相同經濟總量下,財政收入下降;其次,明朝白銀的購買力強於宋朝,1500萬兩的購買力相當於宋朝6000萬兩(僅以京城的糧食價格換算),這是個大約數,所以,明朝最繁榮的時候或許比不上宋朝的頂峰時期,但和一般時期相差不大。

明朝中前期持續發展,萬歷時期達到繁榮的頂峰,原因是什麼哪?

第一,明朝的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強大的優勢。明代中期,中國商品如生絲 絲織品 瓷器 茶葉 棉布 砂糖 糧食 藥材等,在國際市場上有強大的競爭力,享有很高的聲譽,這在很多地方都有記載,無需贅述。另外一方面,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成本低,由於宋朝開始經濟發展的很快,白銀需求的增長一直快於供給的增長,所以,明代白銀的購買力相當於宋元時期的兩三倍以上,簡單的說,就是明朝中前期銀子很貴,所以,銀子標價的商品價格低。這一時期,歐洲經歷了100年左右的通貨膨脹,很多商品的價格上漲了兩三倍。綜合因素造成明朝商品在國際市場上不僅有質量優勢,還有價格優勢,歐洲產品在美洲的市場被明朝佔領,甚至歐洲自己的市場也一樣。

質量優勢加上價格優勢,結果就是大額持續的貿易順差。而日本 美洲 非洲 歐洲都是逆差國或地區。

有一組數據可做說明,有專家估算,1590-1602年,美洲白銀通過太平洋流入菲律賓的是2000噸左右,1602-1636年約為2400噸,1636-1644年是210噸,菲律賓沒什麼產業,都是轉口貿易,這些白銀基本上都流入明朝。

第二,1622年之前八九十年間,中國的金銀比價是1:5.5--1:8,銀貴金賤,而歐洲是1:11.5--1:13,銀賤金貴,只要把歐洲的白銀運到中國,然後換成黃金運回去,就是一本萬利,也就是套利,所以,中國的資本---白銀持續流入。

貿易順差加上資本流入,就是今天的雙順差。

但是,隨著明朝經濟的不斷繁榮,白銀加速流入,到了1635年,黃金與白銀的比值達到1:10,1637--1640年(這個年份你一定很熟悉),達到1:13。而歐洲的金銀比價還維持在1:13左右,與明朝白銀的套利空間沒有了,資本流入自然停止;另外,白銀變得便宜,經濟的繁榮必定帶來工資等成本的上漲,出口商品的價格也就上漲,貿易順差也就下降,1636年以後,每年經菲律賓流入的白銀大幅下降。

雙順差的時代結束。

明朝開始通貨緊縮;當時有兩次,一次是天啟年間,一次是崇禎時期,給事中曾提出發行紙幣,緩解當時的困境,可惜,由於朱元璋的寶鈔造成的影響太惡劣(貶值一千多倍),無法推行。

通貨緊縮的結果是:到崇禎的時期,一些年份正常的財政收入不到500萬兩白銀,比萬歷時期下降了60%以上,。

也所以,陝西大災的時候,崇禎派人賑災,只帶10萬兩白銀,數百萬人鬧災,十萬兩白銀根本無濟於事,結果災情惡化,有了張獻忠李自成的用武之地;很多史學家說崇禎是個混蛋皇帝,只重視剿匪,不重視賑災(10萬兩白銀對數百萬災民確實沒用),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因為確實沒錢);東北的戰事,如果按軍隊的戰鬥力,即便努爾哈赤子孫再肯幾十年磚頭估計也沒用,但軍餉不斷拖欠,影響了戰鬥力,最多時拖欠四五百萬兩。

明朝末年的大災荒是明朝滅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加大了財政需求(賑災);另外一個直接原因就是通貨緊縮,財政收入急劇下降,造成明朝對災荒的賑災能力(這最重要,最後也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和軍隊的動員能力下降,兩者一起造成明朝的滅亡。

明朝的人很聰明,他們不忘記曾經的寶鈔帶來的惡果,助推了明朝的滅亡,使得明朝的朝廷面對通貨緊縮無計可施;不知道現在的中國人還有沒有這樣的智力,可能遠不如古人的智力;估計全國的屁民加在一起還不如和歐洲和英格蘭央行貨幣互換的力量大,因為天朝的屁民等於羊群。

《崇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