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華令人生畏的廢太子胤礽 康熙為何最寵愛胤礽

出類拔萃的嫡子

康熙皇帝寵愛自己的第一任皇后赫捨裡氏,他們感情深厚。赫捨裡氏很慈祥,她先後為康熙皇帝生育過兩個兒子,但兩個兒子都情況不妙。第一個兒子叫承,一直身體不好,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夭折。一年後,皇后再次懷孕,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三日,在坤寧宮產下了她和康熙皇帝的第二個兒子胤礽。這本來是大喜之事,可沒料到,皇后因為產後出現的危症,當天就離開了人世。這個兒子的降生,給康熙皇帝帶來了無盡的煩惱。

康熙皇帝懷著喜悅和悲痛的雙重心情,徘徊在皇后產房坤寧宮暖閣中。這是康熙皇帝與自己心愛的皇后所見的最後一面。他看著虛弱的皇后生命漸漸耗盡,也看到了襁褓中粉紅嬌嫩的嬰兒,一個混沌無知的幼小生命,十分可愛地依靠著皇后漸漸冰冷的身子。他萬分悲痛,靜靜地站在那裡,淚如雨下,內心充滿了無盡的淒苦、傷感和悲憫。

皇子胤礽是皇后所生,他一出生,母后就離開了人世。不過,這位皇子卻得到了年輕的父親的特別關愛。康熙皇帝將胤礽留在自己的身邊,一起在宮中生活。他親自照看這個幼小的孩子,看著他一天天成長。康熙皇帝對自己不幸的幼年時光記憶猶新,他自幼就很寂寞,極少得到父皇順治的關愛和照顧。幼年時代的生活十分淒冷,印象真是太深刻了。所以,康熙皇帝深切知道,雖為一個衣食無憂的皇子也同樣渴望著父愛,一個孩子完美的幼年生活是離不開父親的呵護的。因此,他對皇后所生的胤礽充滿愛憐,倍加體貼、照顧和呵護。

其實,從皇子的年齡排序上講,胤礽當時不是皇長子,而是康熙皇帝的次子,在他之上,還有一位地位較低的嬪妃所生的皇子,也就是皇長子胤褆。但是,胤礽是皇帝與皇后所生,按照中國古禮所規定就是嫡子。胤褆雖然年長,但卻是庶子。中國古代皇位的繼承法確定的基本原則是:立嫡、立長。就是說,先立嫡子,再立長子。康熙皇帝堅定地信守皇位繼承法的原則,遵守中國帝制繼位的禮法,選擇皇后所生的胤礽作為自己的皇位繼承人。

皇次子胤礽十分聰明,才智超出了常人,他的氣質、風度和相貌,都是十分出眾的,令康熙皇帝非常滿意。康熙皇帝為了名正言順地培養他,就決定早早地確立他的太子身份,養育在身邊,重點進行全面地培養和訓導。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他就發佈詔書,立虛齡只有兩歲的胤礽為太子。

幼年胤礽的聰慧,表現在他的日常生活之中,令康熙皇帝愛憐不已。他四五歲的時候,康熙皇帝就開始教導他識字、習字和讀書。因為,康熙皇帝知道,幼年讀書,如日出之光,他本人就是從五歲的時候就開始讀書的。太子胤礽開始他的讀書生活之時,勤奮的康熙皇帝依然在深入研究和探討儒學典和理論,同時,他一直在有意識地引導幼年的胤礽接觸這些聖賢書,喜愛這些內可修養身心、外可治國平天下的典。

可喜的是聰明過人的太子胤礽,十分喜愛父親,非常願意接受父皇的調教,令康熙皇帝感覺幸福。太子不僅聰明聽話,而且悟性極好,並有超人的讀書能力。康熙皇帝十分驚訝地發現,太子的穎慧,超過了他本人年少之時。太子的出類拔萃,使他深感欣慰和鼓舞。

可以理解,在太子胤礽的童年和少年時期,身為父親、以讀書為一生事業追求的康熙皇帝十分自豪,面對這樣一個天使一樣的又是心愛皇后留下的嫡子,作為父親的康熙皇帝很有成就感,對於王朝的光明未來也很有信心。康熙皇帝常感謝上蒼,賜給他大好河山,還賜給他好兒子。他相信,按照古來聖賢的教誨方法,借助儒家典的學習熏陶,不僅可以使自己成為一個時代引為驕傲的聖明之君,也可以由自己親手栽培一個充滿希望、掌握輝煌未來的太平天子。

在太子胤礽少年歲月裡,康熙皇帝過得非常幸福和充實。每次出行狩獵、巡遊,康熙總要把他帶在身邊,讓他跟隨在自己的左右,形影相隨。康熙乘輦出行的時候,太子總是跟隨在御輦之旁。在出行的路上,康熙依然手不釋卷,當他讀到史子集之中關係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裨益身心的地方之時,都要認真仔細地講解給太子聽,非常耐心地引據典,講解其本意和微言大義,又是比喻,又是引申,又是論證,直到聰明的太子透徹理解並能舉一反三為止。

令康熙皇帝高興的是,胤礽不僅總是能夠領會父皇的諄諄教誨,而且總能說到要點上,總是用溫雅清朗的詞語從容不迫地回答,還能將以前講過的、引用過的和論述過的,巧妙地解答提問,每次答題都是十分圓滿。康熙皇帝一天比一天感覺驚訝:這個孩子真是天才?所讀書,過目不忘;所有講解,記得清晰;所有聽過的知識,隨時引用,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太子的談吐,讓侍立一旁、不大精通文理的侍衛們都聽得十分神往,有時還不禁手舞足蹈。更讓康熙皇帝欣喜的是,太子胤礽隨時奉命所作的詩文,文采斐然,文學功夫不凡。太子的天賦,讓康熙皇帝有時感動得熱淚盈眶。為了讓太子文武兼備,康熙皇帝親自指導他學習騎射。

太子胤礽六歲(虛齡)時,康熙皇帝出於疼愛,特地為他在紫禁城東部的後宮禁地(乾清門東邊、景運門外),建造了一座清代歷史上十分重要的建築,專門用於培養太子、皇子的地方,賜名毓慶宮,供太子胤礽生活起居和讀書學習。毓慶宮的地理位置之所以特別重要,是因為它緊挨著後宮禁地的乾清宮,還緊鄰著皇帝的家廟:它的東牆外是皇室祭祖的奉先殿,西牆外就是齋宮。康熙皇帝選擇將毓慶宮建造在這兩座供奉著祖先靈位的、肅穆的高大宮殿之間,其本意大概是為了使聰明過人的太子能夠體味祖先的艱辛,每天朝乾夕惕,謙虛謹慎,用心去感受列祖列宗對他的期待和重托。

太子胤礽在十三歲以前,都是在康熙皇帝的身邊度過的,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地起居、飲食、讀書、學習。康熙皇帝幾乎每天都要關心太子的讀書學習,教導他功課,聽他背誦古文,談讀書心得,臨字、作文、寫詩。康熙皇帝親自作太子的文化老師,身體力行,講讀和實踐著儒家學說,親自向他傳授儒家典。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皇帝對身邊的大臣說,他每天必定要做的,有兩件重要的事情:一件是清晨之時,前往太皇太后宮中問安。二是召見太子,親自為太子講書。皇帝在萬機餘暇,親自為皇太子啟蒙讀書,教授文化,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少有的,似乎也是僅此一例。

太子出閣講學

檢驗太子讀書成果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出閣講學。這是中國歷代宮廷的傳統,這個傳統,康熙皇帝不僅要沿續,而且還要發揚光大。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太子十三歲了,康熙皇帝這個年齡時已做了父親。所以,康熙皇帝決定讓太子出閣講學。在出閣之前,太子已系統地學過四書以及五中的《尚書》,對於這些書的理解和記憶,都是十分準確的。康熙皇帝對於太子的學業,十分滿意,甚至有些自豪。這次出閣講學,讓大臣們一睹皇儲的風采,更主要的是領略一下這位未來天子的天賦和學業,康熙皇帝感覺很有必要。

他親自出馬,為太子出閣講學作準備。其實,太子的記憶力出奇驚人,沒有什麼需要準備的。但康熙皇帝一生謹慎,還是要親自為太子出閣講學選定教科書。康熙皇帝怕太子緊張,講學不能發揮水平,就召見太子,鼓勵他學深、講透。他對講官們指出四書五講讀的重點,他說:「四書粗解之,則張居正《四書直解》為佳。欲求精意,莫過於《日講解義》。皇太子誠能通貫此書,自克明晰理,惟視其力行何如耳。不然,徒滋繁言何益。」

康熙皇帝對太子期望很高,雖然知道太子聰穎、好學,但仍然不能滿足於太子現有的學業,期望再上一層樓,學業更加精進。他吩咐廷臣們,為太子保舉更為合適的輔導官,教授太子的學業。眾大臣集議之後,一致舉薦博學大臣湯斌。湯斌是當朝的大臣,也是一代碩學鴻儒,曾擔任康熙皇帝的筵講官。康熙皇帝當然知道湯斌的學問、人品,對大臣的一致推薦,自然表示讚許。康熙皇帝對近侍說:「自古帝王諭教太子,必選平和、恭謹、恪守道義之臣,統率東宮僚屬,輔翼太子。湯斌在講筵,素行謹慎,朕甚知之。後來,派他出任督撫,自身廉潔,並率屬下實心任事。應重加選用,以為封疆大吏之表率。」於是,授湯斌為禮部尚書兼管詹事府。

湯斌是太子師傅的首領。以湯斌為首的東宮輔導官很快組建完成,其中,關鍵人物是少詹事耿介,是由湯斌親自推薦和選用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是大臣尹泰,擔任東宮詹事。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欽天監選擇吉日,閏四月二十四日,作為皇太子出閣開講的日期。這一天,康熙皇帝親臨保和殿,隆重地為太子舉行出閣讀書典禮。

保和殿曾是順治皇帝的寢宮,也是康熙皇帝幼年時的寢宮。後來,保和殿成為王朝典禮的重要場所,是皇帝舉行筵大典和主持殿試的地方。這天早朝,康熙皇帝一身禮服,先向滿朝文武大臣們出示太子胤礽以前讀書學習的習字作業。大學士和詹事們及眾大臣奉旨,一同校閱太子的作業。康熙皇帝吩咐大臣們校閱,指出作業中的不妥之處。其實,哪有什麼不妥之處?實際上皇帝是在展示自己作為皇帝、身為父親的自豪。

大臣們早就聽說太子有過人的天賦,學業之精進,讓博學的康熙皇帝都深為歎服。這次展示的太子作業,是歷年來太子所寫的滿、漢習字,一摞一摞的,共有八大竹篋之多。湯斌等大學士、東宮輔官和眾大臣們站在那裡,看著內侍抬出來的這一筐筐太子習字,一個個驚詫莫明,瀏覽之下,不禁目瞪口呆。

康熙皇帝事先檢視過這些作業,從中挑出了一些胤礽所寫的滿文,特別是滿文書寫的重要致治政書《貞觀政要》以及許多重要的漢字警句格言,堆放了兩大撂。湯斌等人屏住呼吸,神情嚴肅,仔細閱看,心潮起伏。他們看見,太子的書法遒勁剛毅,端重而藏鋒,其氣勢和佈局,儼然是大家名帖。而且,在這每一張作業上面,都有康熙皇帝逐日的筆圈點。

這次特殊的早朝之後,一身禮服的湯斌等講官,次第入殿,行過見面禮,正式進講。湯斌這是第一次在毓慶宮中,為聰明的太子講說史。湯斌注意到,飽學的太子十分平靜,也十分成熟,神情之中充滿著自信。太子很明媚也很爽朗,不像一個初次見到陌生長輩的少年,也不像幾乎所有的學生第一次見到師傅那樣膽怯和羞澀。太子聲音清亮,用十分謙虛和恭敬的口吻對講官們說:「皇父慮予幼稚,不知勤學,日以為念,即一字一無不躬親詳示,勤加訓誨。予性不敏,於皇父睿旨雖未盡能體會,然何敢不殫心竭力從事於學?《四書》、《書》、《易》略能背讀。」

從氣勢上講,自入殿之後,師生的角色,就開始發生了轉換。太子的這一番話,誠懇,儒雅,充滿自負,讓師傅們從內心深處發出一片讚歎。太子的地位開始提升,師傅感覺這位非凡的太子,在學業上幾乎與自己平起平坐了。接著,太子恭敬地表達自己對師傅們的禮遇,宣佈:請師傅們從今天開始,講書之前,再也不必行禮。講書之時,也不必站著,而是一起坐而論道。

太子一身樸素的衣服,眉宇之間,充滿了書卷之氣。他坐在那裡,看著鬚髮半白甚至全白的眾師傅,誠懇地說:「爾等皆學問淵博,品行端方,可以倚任。所以,皇父著爾等為予講官,此正予重道崇儒之日也。今特於爾等進講時,停其行禮侍立,賜坐進講,庶得從容討論,便於問難,可以講解多時。」太子這種大膽的舉動,這種給予師傅們的禮遇,都是超乎前人的。湯斌等人聞言,喜出望外,也十分惶恐,一再表示不敢接受,也不能接受。他們再三推辭,太子仍然不胤礽。於是,太子就學的新學規就這樣敲定了。

講學之後的一天下午,師傅湯斌等人滿面春風,十分興奮地來到乾清門外,陳述了太子早晨之時向眾師傅們鄭重提出的尊師、賜坐之禮,恭請侍衛轉奏皇帝,表示師傅們敬重太子,不能接受太子的不世禮遇,叩請皇帝親下諭旨,繼續按照宮中舊例,師生行禮之後,師傅們仍舊站立進講。

康熙時期,在上朝以外的時間,大臣是不能隨意面見皇帝的,皇帝與大臣之間的信息傳遞和語言交流,通常由侍衛、內侍負責傳送。康熙皇帝在內殿辦公,聽說太子為了提高對講官的禮遇,為了表示尊重師傅,改變講學禮儀,十分高興,表示支持太子。他立即傳出諭旨:「皇太子沖年,嘉向典學,爾等勿阻其意。況賜坐進講,古禮有之,著即遵行。」湯斌等人聽後心潮澎湃,激動不已,但是,他們身為臣子,仍然堅決表示不敢承受這般禮遇,也不敢接受這份特殊隆恩,並再三懇請皇帝收回太子的意旨。康熙皇帝備感欣慰,就規定師傅們在講課前向太子行禮,然後,依照太子的意願,師傅們可以坐下講書。

大學士和眾文武大臣對於太子的作業印象極深。太子的八篋習字作業,康熙皇帝胤礽許大臣們帶回官署。大學士和講官們非常高興,他們在官署細閱太子的佳作,欣喜不已。在這些佳作之中,有太子六到十歲期間所書寫的滿字;有十歲到出閣的前一天所書寫的漢字。太子的一筆一劃,工整端正,精楷蒼勁,透出一種嫻熟的筆法和遒勁的功力。

第二天上朝之時,大臣早早地就恭候在殿門之外,暢談太子的學業,讚美未來天子的英偉,歌頌當今皇帝的聖明。他們滿面春風,懷著對皇帝親自教育太子使太子學業有成的崇敬之情,真情地讚頌皇帝的功德,誠懇地讚揚太子的天賦聰穎。他們說,「仰見皇上合天之行健,自強不息,於二帝、三王大大法,身體力行,以建皇儲,即以翼元子。故凡學問啟牖,皆純而不雜,勤而有常,即此書體之精,亦關正心之學。我皇上天章宸翰,爛若星雲,囊括眾家,超軼前代。今皇太子書法,進而愈上,雖本英姿之特茂,亦征養正之漸深。從此日新又新,陶淑於宮廷之善誨。加以出閣方始,講讀益勤,自然馴造高明,同符至聖,真國家億萬年無疆之福!」

完美的學生

湯斌等眾講官知道太子的學問超常,日夜為太子的課程作著準備。他們充分備課,反覆練習,期望讓博學的太子能夠再接再厲。師傅們每天提前到達毓慶宮,為太子進講書,師生一起坐而論道,關係融洽。他們的這種進講的方式對於清代宮廷來說是全新的,與以往任何朝代的宮廷課堂也是完全不同的。講官們與太子之間,完全是用一種近乎沙龍式的方式進行學業交流,用對談的方式引據典,討論儒之中的某一部某一章某一節,講其本義,探討其註疏和音訓,講述其古義和今義之不同。

因為太子太博學,特別是太子對於所學的內容,不僅已熟悉而且可以說是精通。所以,常出現的場面是,師生之間的論講發生了倒換:講官恭請太子講說,太子就先把當天要學的段落,幾乎不用分章,十分準確地講解一番。然後,講官們拿著自己晝夜準備好的講稿,邊看稿子,邊議論文,探討文義,謹慎地引申推衍,生怕講錯。可是,師傅的引據典還是常被太子糾正,並同時指出原原文出自何處、本意主旨何在、歷代哪些大家作過註解、有何著名闡述等等。

按照中國宮廷的規定,自古以來,太子出閣講學,都是事先由講官進講,然後闡述大義,再由太子講說自己的理解。只有康熙皇帝的太子胤礽才華出眾,能夠在出閣講學之時,先由自己來講。師傅們心悅誠服,十分恭敬地聽太子進講,也十分欽佩地聽太子引據典。師傅們很奇怪,那些浩如煙海的功課,太子為什麼會如此地熟悉!要知道,師傅們都是有備而來,日夜加班,反覆備課寫了講稿。所以,在康熙時期,每次上課先由太子進講,然後講官和太子互講,最後太子還要闡述。師生的角色,似乎顛倒。可以設想一下,為這樣的太子講書,講官們的心情自然很複雜,那種慚愧和惶恐,可想而知。每當他們聽完了太子的講解,講官們不知道該說什麼,歎服、欽佩之餘,只有一片酸辣留在心中。因為太子太聰明了,太子不他們的教導,就已很了不起了,他們很難再給太子更多的教誨。師傅們感到,自己除了辭職,沒有什麼可做了。

一天,太子和眾師傅講說《論語》,應該講《論語》中「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個問題,歷來不好講說,因為涉及到男女之別和辨別小人之害。而對於「小人」問題,太子感慨頗多,當然有一番肺??感言。太子看著眾師傅,認真地說:「予常侍父皇左右,聞皇父教誨道,最難處者小人,最難防者亦小人,一旦稍有不當,就會被他們所欺。覽前代小人誤國的事,皆因為上面的人信任他們的緣故。所以,要切切不忘這些。」太子的論說很典,讓師傅們無言以對。

最讓師傅開不了口的是,太子胤礽在引據典、講完一段儒之後,特別講述康熙皇帝曾給他講到這一段時對他的諄諄教誨,本義是什麼、微言大義何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四月二十五日,講說四書中的《中庸》。太子說:「皇父言《中庸》一書,論性命(指人性和人生)精微處,無以復加。當細細玩味,溫故知新,竭盡人事以合天意,方為不負所學,不可以講完之後就忽略了。」

六月初一日,《中庸》講讀之後,講說《論語》。太子講解了《論語》的原文,講官們自認為《論語》是數十年所下的功夫,應該可以與太子好好講論了。他們講解和討論《論語》中「敢問夫子之不動心」這一節,師傅格外激動,感覺可以和太子對講。太子胤礽引據典之後,總結性地概括說:「皇父言,孟子論志一則動氣,氣一則動志,言簡而理備,治世養身之道不外乎是矣。」講官們恭敬地聽了太子的發言,慚愧之外,由衷信服。他們十分慶幸在自己的晚年中,竟然能夠遇到這樣一位出類拔萃的太子,這樣一個超越歷代前賢的完美學生。

康熙為何兩度廢掉太子胤礽?

要說胤礽也是康熙正牌皇后赫捨裡的兒子,那可是嫡子!可這位太子胤礽卻兩次被廢,與皇位僅一步之遙,卻最終與之失之交臂。

如果讓人說出幾個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那康熙大帝必定會被人提及。他削三藩、平準噶爾、戰沙俄,收復台灣,開創了清王朝的盛世輝煌。就是這樣一個文治武功的英明皇帝,在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卻是「為伊消得人憔悴」。

繼位要從嬰兒抓起

胤礽人生的第一步比起其他人要容易得多,不費吹灰之力就只離龍椅一步之遙。複雜的環境讓胤礽成為大清帝國的第一位太子!

皇后赫捨裡在生胤礽的時候難產,在胤礽出生兩個時辰後便去世了。這讓剛得了兒子就死了老婆的康熙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悲喜交加。

在安葬完皇后赫捨裡之後,康熙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立還是嬰兒的胤礽為太子。之所以說是驚人決定,是因為在這之前的幾任大清皇帝,沒有一個是先被立太子然後當皇上的,他們都是宗室們開大會「討論」的結果。雖然有點民主集中制的意思,但在康熙看來這可是件危險的事。

當年皇太極駕崩之後,就由於沒有選定繼承人,在開會「討論」時差點大動干戈。最後,在各大勢力妥協下,福臨才坐上了皇帝的寶座。試想,如果萬一沒有願意妥協的,那自己內部就要兵戎相見!

另外,當時三藩叛亂,吳三桂把大明的朱三太子搬了出來。一個搞不清真假的「朱三太子」就讓大家一呼百應的,這說明,在人們的心裡,一個朝代有了太子做繼承人,就意味著王朝後繼有人。為了讓將士們對平三藩這場戰爭更有信心,康熙也必須立太子。別管為了什麼,反正胤礽被立為皇太子。

第一次被廢

皇太子如果沒有兄弟之情,更不懂得尊重皇帝老爹的隱私,確實是件很危險的事!

雖然立皇太子有集中皇權、削弱宗室、穩定人心的各種好處,卻也讓這個本來就嬌生慣養的皇子性格上更加嬌縱。而且康熙帝是有名的長壽皇帝,這也讓胤礽這個皇太子一當就是四十幾年。他還曾對人發牢騷時說過:「古今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大有奇怪康熙為什麼還不死的意思!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康熙皇帝帶著八個兒子圍獵,為的是教育兒子們不要忘了幸福生活是多麼的來之不易。可惜還沒等到地方,去接受教育的十八阿哥胤衸就突發疾病死在了路上。

在普通之家,有兄弟病逝,當哥哥的必定心痛不已。可在帝王之家,有同輩的阿哥去世,兄弟們不偷著樂就不錯了。這讓標榜以仁孝治理天下的康熙痛心不已,尤其是胤礽,面對這樣的變故,絲毫看不到一絲傷心。康熙對胤礽的冷漠舉動十分不滿,順帶著把隨行的眾阿哥們大罵一頓。

這位服了四十多年的皇帝預備役的皇太子,越當心裡越沒底,所以他總想知道康熙在想什麼,以後會有什麼舉動。於是他用了一個最笨的法子——在夜幕降臨後去康熙帝的寢帳外窺視康熙!

這可是侵犯隱私權,放在一般人身上都受不了,更何況是皇帝。於是回京之後,康熙就把胤礽這位皇太子給炒了魷魚。

可以說,康熙是藉著這次出遊時發生的事,把對胤礽的所有不滿全發洩了出來。要不這點小事怎麼可能讓康熙發這麼大脾氣呢?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情肯定沒那麼簡單。

作為一國之君,康熙可不是那種看到大臣鬥爭就手足無措的窩囊主兒,相反,他覺得這種鬥爭能夠幫助他平衡朝中各大臣勢力,有利於他的統治。可平衡是一種極致追求,達到卻很難。

當時朝中的索額圖和明珠的鬥爭就達到了讓康熙無法坐視不管的程度。索額圖是皇太子胤礽的外叔公,而明珠是皇長子胤禔的外叔公,這兩個人的鬥爭自然不僅是大臣之間權力的鬥爭,甚至最後上升到帝國儲位之爭。於是在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罷了明珠的官,分化瓦解了皇長子黨,為皇太子胤礽消除了潛在的隱患。

其實從這點可以看出來,康熙對這個皇太子還是比較滿意的,他也想在他還在位的時候就幫兒子繼位掃清障礙。可惜黨派之爭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會形成一家獨大。胤禔的皇長子黨是被康熙解決了,可隨之而來的是太子黨力量的壯大。

當時,索額圖想幫太子樹立權威,穩定太子的地位,極力為太子爭取榮譽和地位。朝廷中的一些大臣為自己的未來投資,也紛紛加入到太子的隊伍裡來。在康熙看來這是相當危險的舉動,簡直就是狼狽為奸嘛!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給索額圖安了個罪名,交宗人府查辦了。查辦索額圖的時候,康熙曾說:「朕若不先發,爾必先之。」可見康熙當時是多麼擔心索額圖和太子等人會逼宮甚至謀反。

這位皇太子情商也不太高,康熙把索額圖都辦了,還不老實點?於是就出現了前文說的「窺視門」。結果康熙很生氣,後果很嚴重,這位大清朝的第一位太子爺就這麼被廢了。

第二次被廢

如果一個人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不得不說這個人還真是沒記性。

人在對某件事特別執著的時候,就容易腦袋糊塗。太子胤礽是這樣,他的那些兄弟也一樣。皇長子胤禔見胤礽被廢,以為自己當太子的時機已到。他笨得以為康熙不殺胤礽,是放不下「父親的身份」,於是主動申請為康熙除奸——處死胤礽。

他也不想想,康熙為什麼生胤礽的氣,不就是因為他對十八阿哥的死漠不關心嗎?現在他又跑來說想幫康熙殺掉自己的兄弟,這康熙還能放任不管?直接交刑部看管了。不僅如此,胤禔幾年前行巫蠱之術詛咒太子的事又被人揭發,數罪並罰,讓皇長子胤禔的餘生都在高牆中度過了。

過了段時間,康熙氣也消了,又想起了胤礽的種種好。於是召集眾大臣,說他夢到了孝莊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因為廢太子的事很不高興。還說,胤礽的病明顯好轉。

大臣們心想,把胤礽的種種錯誤歸結為他有病,這說明皇帝心裡還是挺想重立胤礽為太子的。康熙給自己找了個台階下,於是在1709年下詔立胤礽為皇太子。

按理說,胤礽經過上次的教訓,應該收斂一下,討康熙老人家的喜歡。可他還是故態復萌,重新結黨營私,一個嶄新的太子黨又誕生了。隨著太子黨的不斷壯大,康熙再次出手打擊太子黨。1712年,再次廢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胤礽兩次被廢,早已失去了康熙的信任。從此之後再也沒能東山再起。雍正二年(1724年),胤礽淒涼地死在禁所內,終年51歲。

成功要耐得住寂寞

如果說在太子胤礽的廢立上,康熙是無奈的反覆,還不如說是胤礽自己坐上了一會天上一會人間的人生過山車。雖然胤礽當了大清國的「副總經理」,但想行使這「副總經理」的權力,就要掌握好與康熙這個「總經理」的關係問題。別忘了誰才是老大!

試想,如果胤礽真正做到夾起尾巴做人,那康熙歸西不是早晚的事嘛,皇位注定是他的啊!急什麼呢?

有人說,一個成功的人總是耐得住寂寞的!要知道,世間事自古以來都是「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所以不要只想著那「天下知」那一刻的美好,卻忘了成功人士們都耐住了「十年無人問」的寂寞。

其實很多人都具備成功的條件——聰明的頭腦、超凡的能力等。可他們或輕浮,或浮淺,或慵懶,無法抵擋人生中的寂寞,所以應了那句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