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一個榮譽度很高的歷史稱號。而康熙皇帝本人,也被稱為「一代聖主」。在各方評價中,康熙皇帝都是「明君」的代表,有人甚至稱其為「漢文帝以來的第一個好皇帝」。而類似的評價,可謂不絕於耳,甚至有觀點認為,康熙皇帝是唯一一個瞭解西方文明、尊重科學精神的皇帝。
事情真相果真如此嗎?如何全面評價康熙帝本人呢?這的確是一個難題。但有一件事,卻似乎不得不說,那就是康熙皇帝在「拆遷」上,似乎並沒有那麼「聖明」。這一切,得從1661年3月開始說起,那時候,鄭成功順利登陸台灣,一路所向披靡。清政府急紅了眼睛,頒布了殘暴的「遷界令」。這已經很殘忍了,但到了1662年,盤踞台灣的荷蘭總督簽了投降書,鄭成功全面收復台灣。消息傳來,清廷氣急敗壞,再次頒布「遷界令」。
「遷界令」規定,勒逼從廣東饒平、澄海、揭陽、潮陽、惠來至廉江、合浦、欽州24州縣居民再內遷50里,除澳門外的附近海島洲港,皆封港毀船,禁止居住。聖旨還諭令將界外地區房屋全部拆毀,田地不准耕種,漁民不准出海捕魚,出界者立斬不赦。結果怎樣?據粗略估算,僅粵東八郡死亡人數便達數十萬。屈大均在《 廣東新語》中沉痛地寫道:「自有粵東以來,生靈之禍,莫慘於此。」遺憾的是,這樣嚴厲了,康熙皇帝還嫌不夠徹底,於是1664年5月,朝廷又稱「時以遷民竊出魚鹽、恐其仍通海舶」,下令再次內遷30里。原本不在遷界之內的廣東順德、番禺、南海及海陽居民,又上演了一輪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拆遷悲劇。
而對於這般禁海與遷界的後果,史學家分析,就是一種作繭自縛的做法。為何呢?因為這意味著清廷就此走進「蝸牛殼」裡,但世界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康熙皇帝這樣的做法,不僅遠離了海洋,也遠離了現實。有史學家甚至認為,正是康熙以狹隘的遊牧意識推行「遷界令」,讓中國落後於世界,最終到了乾隆時期,西方國家就開始用近代的文明成功與我們見面了。最終的結果與慘痛經歷,我們也是見識過了的,也肯定是不願意再發生第二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