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身邊重要的女人蘇麻喇姑為何終生不洗澡?

前幾年一部《康熙王朝》的熱播讓蘇麻喇姑家喻戶曉。據(清)昭連《嘯亭續錄·蘇麻喇姑》記載,「姑性好佛法,暮年持素。終歲不沐浴,惟除夕日量為洗濯,將其穢水自飲,以為懺悔雲。」意思是說,蘇麻喇姑在生活上有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是終年不洗澡,只有到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髒水喝掉。但蘇麻喇姑卻又非常長壽,活了九十多歲。現代很多人感到很不可思議,為什麼不洗澡不愛衛生也能長壽?對此,對國學文化有著很深研究的獨立學者栗強老師,也有著他的獨到見解。

栗強老師說,首先,蘇麻喇姑之所以會有常年不洗澡的習慣,這和她的民族是緊密相關的。很多北方民族,也即在寒帶的少數民族,都有禁止洗澡的風俗。另外,蘇麻喇姑作為窮苦牧民出身,後來又是婢女和宮女,從她自己所處的身份地位,在早年的時候也沒有條件洗澡。其次,如果站在衛生和疾病健康的角度看,可以理解為人在洗澡後,容易著涼、受風,反而更易得各種各樣的疾病。不僅僅是在中國,在世界其他寒冷地區的民族,對洗澡這個事情的禁忌是普遍的。像早年的陝西、甘肅,現在的西藏等洗澡不方便的地方,都有一生只洗一次澡、兩次澡的習慣。

栗強老師表示,洗澡這個問題,更多的是文明史,而非養生學的問題。站在中國傳統學的角度上,古人認為洗澡傷陽氣,過多洗澡反而不如不洗。「我在給病人看病時,很多時候也會建議他們用泡腳來替代洗澡。」

另外,栗強老師說,《嘯亭續錄》裡關於蘇麻喇姑不洗澡的記載,其可信性到底有多高,我們還持謹慎懷疑態度。

養生理念是隨著時代而改變的,今天我們認為正確的,在過去和將來不一定就正確到底怎樣的養生觀念是正確的?栗強老師表示,至少站在大的文化學和歷史學的高度來看,很多今天人認為正確的健康理念和觀點,在過去可能不這樣認為,在將來可能也不會這樣認為。健康的理念隨時是變化的,而非僵化的。例如最近關於喝牛奶到底好不好的問題,科學家、醫學界討論了很長一段時間。在之前,大家毫無疑問認為喝牛奶是一件好事,但現在已經有了質疑。

栗強老師說,與其強調蘇麻喇姑不洗澡,不如說是強調,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我們完全有不同的健康觀念,至少別覺得今天我們認為的顛撲不破的健康觀點,就一定可以持續下去。

不洗澡與信仰佛教無關

《嘯亭續錄》說蘇麻喇姑信佛,那麼這兩個生活習慣是否與她的宗教信仰有關呢?栗強老師持反對意見。他認為,釋迦摩尼是生在印度、長在印度的人,在那個地方,勤洗澡是必須的。熱帶民族不洗澡,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僅僅是身體上不舒服,並且也容易引發傳染病的流行。不洗澡是北方民族,也即寒帶民族的生活習慣。北方民族不洗澡是一種經常性行為,熱帶民族洗澡是一種經常性行為。在人對大自然的干預,沒有現在這樣強烈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上述這樣一種情況。

佛教是反對苦行的,即便是苦行僧,在他們的禁忌中,包括餓肚子,也沒有不吃藥不洗澡這一教義。對於生病不吃藥這件事情,佛教是自古以來最強烈的的反對者。若非出於健康的目的,即便是隨順世俗(不要別人覺得你太怪了),也需要吃藥。宗教要考慮教義的合理傳播,以及傳播到什麼人那裡去,如果把自己弄的最後變成一個奇異奇特的事物,吸引來的都是一群對奇異奇特感興趣的人,這對宗教傳播是很不利的。所以,佛教反對不洗澡不吃藥。我們看佛經也好,看歷代故事也好,各個傳統宗教都可能反對過於神異化的事情,但反對得如此堅決、如此徹底的,也就是佛教了。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