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姓愛新覺羅,名弘歷,雍正第四子,大清第六位皇帝。他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實際執政時間六十三年,享年八十八歲。乾隆帝小的時候聰明伶俐,因此他自幼得到祖父康熙帝的寵愛,康熙說他:“此子命相貴重,將來福量要超過我!”這樣一個福氣厚重的人,他的出身卻疑點頗多,眾說紛紜,甚至有人說他不是,滿人,而是漢人。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這個認知主要來源於一個民間傳說,到了金庸先生這兒,又寫了個《書劍恩仇錄》,將這個傳說加以渲染加工,使得人們越發覺得這是真實的事情。這個故事說的是,乾隆是浙江海寧陳閣老的兒子。相傳雍正帝還是個皇子的時候,和海寧陳家交好,兩家關係密切,來往平凡。巧的是,有一年皇子妃和陳家夫人同年懷孕,又在同日產子。雍正對此巧合頗為高興,於是傳令讓陳家將他們家新出生的孩子抱過來給他看看。孩子被抱入王府後,許久才送還。等孩子回到陳夫人懷裡的時候,陳氏嚇了一大跳。自己抱去的明明是個大胖小子,怎麼現在還回來的卻是個白淨小姑娘,這哪是自己的孩子呀。遇見這樣的事情,陳家卻不敢聲張,只怕洩露了此事,會遭來禍害,於是嚴令家人封口。這個陳家被換的兒子,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
這種說法,傳的有前有後,還說雍正帝繼位後,因為陳家的識趣,因此對陳家格外施恩。相傳乾隆繼位後,在宮中常著漢服,一天他剛換好漢裝,召近侍問道:“朕像不像漢人,”一位老臣跪對說:“對漢人來說,皇上確實像漢人,不過對滿人來說,則不像漢人。”乾隆帝有這樣的一問,就是他自己也在懷疑自己的身世了。再後來乾隆六次下江南,有四次臨幸海寧陳氏家,並將其私人園林隅園改名為安瀾園。乾隆下江南的目的,就是為了看望自己的親生父母。
傳說既是傳說,那就不可信。先不說乾隆生時,正是奪嫡緊張的時期。這個時候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各個皇子的府邸,活生生的孩子是那麼好換的嗎?再說雍正又不是生不出兒子,他為什麼非要去將陳家的孩子,抱來做自己的孩子養啊?莫非他通曉古今,知道陳家這個孩子就是未來的皇帝?
我們再說,乾隆下江南是為了探望自己生父這個說法。《海寧陳家》這篇文章說的清清楚楚,乾隆第一次和第二次下江南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到過海寧。第三次下江南的時候,乾隆帝終於去了海寧,還住在那兒了。可是那個時候,傳說是他父親的陳世倌已經故去了。活著的時候不去看,死了的時候去看什麼?看墓碑嗎!至於乾隆帝為什麼會將自己居住的,陳家的園子改名叫“安瀾園”,因為乾隆到那兒去,主要是為了浙江海塘工程,所以他改名叫“安瀾園”。乾隆下江南實際上不是去看什麼親生父親的,而是為了浙江海塘工程。
再說乾隆帝為什麼會問自己像不像漢人,大概就是這位皇帝是對漢家學說,研究最透徹的皇帝。而臣子的對話,其實帶有滿漢融合的意味。所以,什麼乾隆是漢人,完全是眾人自己意淫的想法,實為不可信。
乾隆帝是清朝第一個以密詔的形式,被定為繼承人的皇帝。在他之前,要不是根本就沒有定下繼承人,要不就坐上皇帝位置的人遭到各種質疑。而到了雍正帝這一時期,認為若是不定繼承人,很容易引發許多爭端,造成國家動盪。若是定下繼承人,繼位者早早的定下後,又容易變得驕奢。因此他汲取前面的教訓,開創了以密詔的形式,指定繼承人的規定。雍正死後,顧命大臣莊親王胤祿、果親王胤禮、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四人率群臣齊至乾清官。在群臣眾目睽睽之下,總管太監小心翼翼地從堂前懸掛著的順治帝手書“正大光明”匾額之後取出一個錦匣。開讀雍正生前留下的密詔:“寶親王皇四子弘歷,秉性仁慈,居心孝友……今即遭大事,著繼朕登位,即皇帝位。”
如此在眾目睽睽之下,康熙的正統身份不容置疑。雍正帝這種做法,避免了康熙朝時,太子驕傲自滿,最後被復廢復立,皇子間爭鬥慘烈的情況。同時自己的繼承人也不會像自己一樣,繼位之後收到種種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