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對她恨之入骨 烏喇那拉氏皇后被廢之謎

烏喇那拉氏皇后(即那拉氏皇后,1718年一1766年),滿洲正黃旗人,為佐領那爾布的女兒,生於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帝小七歲。在乾隆帝未登基之前就為藩邸側福晉,當時為雍正皇帝親自所賜。

乾隆即位稱帝后,乾隆二年冊封烏喇那拉氏為嫻妃,時年二十歲。由於她性情溫順,頗受皇太后喜愛。乾隆十年十一月晉陞為嫻貴妃,冊文曰:「爾嫻妃那拉氏,性生婉順,質賦柔嘉。秉德罔愆,協珩璜之矩度;服勤有素,膺褕翟之光榮。茲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寶封爾為貴妃。」當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日乾隆帝的第一位皇后死於德州舟次之後,當朝皇太后就選中了這位嫻貴妃來接替皇后主持六宮了。儘管乾隆帝口口聲聲說皇后剛死;不忍心馬上立新皇后,可是,他又不敢違抗皇太后的旨意。

乾隆十三年七月一日,皇太后下了一道懿旨,乾隆帝緊跟著也下了一道諭旨:「聯躬攬萬機,勤勞宵旰,宮闈內政全資孝賢皇后綜理。皇后上侍聖母皇太后,承歡朝夕,純孝性成,而治事精詳,輕重得體,自妃殯以至宮人,無不奉法感恩,心悅誠服。十餘年來,聯之得以專心國事,有餘暇從容冊府者,皇后之助也。茲奉皇太后懿旨:皇后母儀天下,猶天地之相成,日月之繼照,皇帝春秋鼎盛,內治需人。嫻妃那拉氏系皇考向日所賜側室妃人,亦端莊惠下,宜即繼體坤寧,予心乃慰。即皇帝心有不忍,亦應於皇帝四十歲大慶之先,時已過二十七月之期矣。舉行吉禮,嘉兒嘉婦行禮,慈寧始愜予懷也。欽此。聯以二十餘年伉儷之情,恩深誼摯,遂行冊立,於心實所不忍,即過二十七月,於心猶以為速。但思皇后大事,上軫聖母懷恩,久而彌篤歲時令節,以及定省溫清,聯雖率諸妃嬪及諸孫問安左右,而中宮虛位,必有顧之而愴然者。固宜函承慈命,以慰聖心,且嬪嬙內侍掖庭之奉職待理者甚眾,不可散而不統。至王妃命婦等,皆有應行典禮,久曠不舉,亦於禮制未協。冊立既不忍舉行,可姑從權制考之。明太祖淑妃李氏、寧氏、郭氏相繼攝六宮事;國朝順治十三年冊立皇貴妃,皇曾祖世祖章皇帝升殿命使,翌日頒詔天下,典至祟至。今應倣傚前規,冊命嫻貴妃那拉氏為皇貴妃攝六宮事,於以整肅壺儀。上奉聖母襄助,聯躬端模範,而迓休祥順,成內治有厚望焉。所有應行典禮,大學士會同禮部、內務府詳議具奏。欽此。」

這樣,那拉氏在乾隆十五年八月被冊為皇后,時年三十三歲。冊文中有這樣一段話:「……皇貴妃那拉氏,秀毓名門,祥鍾世德,早從潛邸,含章而懋著芳型,晉錫榮封受祉而克嫻……恭奉崇慶慈宜康惠皇太后命,以金冊金寶立爾為皇后……寶文曰:皇后之寶。」

那拉氏皇后於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琪,十八年生皇五女,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璟。皇十二子活到二十五歲,死後葬於朱華山十二貝勒園寢,嘉慶年間追封貝勒。皇五女及皇十三子永璟均早殤。

那拉氏皇后在宮中很得寵,經常隨乾隆帝出巡各地,最後一次是乾隆帝第四次南巡。正是這次江南巡遊,讓她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乾隆帝奉侍著皇太后,帶領皇后、令貴妃、慶妃、容嬪等人南巡,同行的有已故的孝賢皇后之弟、大學生傅恆,容嬪之兄圖爾都以及蒙古王公、地方的總督巡撫等一千多人。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日從紫禁城養心殿出發,一路上看花燈,燃花炮,聲勢浩大,熱鬧非凡。二月初十日是那拉氏皇后的生日,雖在行次,早晚兩膳都加菜賞賜。乾隆帝為了孝敬皇太后,知道皇太后喜歡吃江南的美味佳餚,便特地將蘇州織造晉福家裡專用的三名廚師調至御前侍候。

張東官等三名廚師使出所有手藝技巧,做得異常可口的蘇式膳品,多次受到皇帝的賞銀。這年閏二月來到景色迷人、有「天堂」之稱的杭州,十八日於名勝景致「蕉石鳴琴」處進早膳時,皇帝還賞給那拉氏皇后等人膳品;可到了晚膳時,在杭州行宮賞賜膳品,皇后卻沒有出席。臨到十九日賞早膳時,只剩令貴妃、慶妃、容嬪在場了。在皇宮的賞膳底簿上,皇后的名號被貼住,代之以皇貴妃之名,從此再不見皇后的名號了。那拉氏皇后哪裡去了呢?原來,前一日,即閏二月十八日,聖旨派額駙福隆安扈從皇后由水路先程回京了。皇后進宮,每日所用吃食、柴炭分例具照撥用,伺候太監五名,廚役二名,其餘存下太監三名於西暖殿膳房隨營當差。

那拉氏皇后被遣護回京了,乾隆帝還繼續在江南遊玩,他想一覽浙東風光,於是召見侍郎齊召南,詢問天台、雁蕩的勝景。齊召南答道:未曾遊覽過。乾隆帝好生奇怪,又問:此地乃你所轄,為什麼還沒到過呢?齊召南擺出正統儒家的道理回答:浙東山勢陡峭,溪流深險,家有老母在堂,孝子不登高、不臨深,固不敢前往盡興。乾隆帝聽罷不言聲了,此時他正陪同皇太后遊覽,已達數月;臣下這番應盡孝道之話,源自聖人,他不便固執己見,只好打消游浙東山川之念。迴鑾返京了。

這年四月二十日回至京城,乾隆帝意欲將那拉氏皇后貶廢,消息傳開,宮內侍臣議論紛紛。有位刑部侍郎,名叫阿永阿,本想就皇后之事進諫,又恐事關重大,弄不好會牽連家中老母,思前想後,猶豫不決。其母深明大義,以國家社稷為重,勸說阿永阿:「盡忠不能盡孝,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阿永阿在母親鼓舞下,灑淚而別,朝至金鑾,慨然上疏。乾隆帝見奏大怒:「阿永阿覺羅近臣,乃敢蹈漢人惡習,博一己之名!」立召九卿議罪,閣臣陳洪謀、托庸等皆依違其間,唯唯諾諾;只有刑部尚書錢汝誠仗義執言,獨陳己見:「阿永阿有母在堂,盡忠不能盡孝。」乾隆帝聽罷冷笑一聲,斥曰:「錢陳群老病居家,汝為獨子,何不歸家盡孝?」這次君臣之爭的結果,皇后那拉氏雖然沒被廢除,阿永阿卻被遠謫大北,戍黑龍江;而錢汝誠則被斥歸養家中,「盡孝」去了。

乾隆三十年五月十四日,乾隆帝終下決心。將那拉氏皇后的夾紙冊寶四份收回;其中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實際上等於將皇后進宮三十年來所有冊封全行銷毀。在這同一天,也把上諫書的覺羅阿永阿的賜物全部繳回,計有如意、玉器、銅器、朝珠、玻璃掛鏡、皮褂、蟒袍、錦袍、通海綢、澤綢、漳絨、羽紗等一百二十多件。早在五天前,即五月初九日,皇太后懿旨令貴妃晉為皇貴妃。那拉氏的皇后名號雖存,但實際上已是名存實亡,被皇貴妃取而代之了。到了七月,那拉氏皇后手下供使用的女子只留存兩名了,與昔日相比,已是天壤之別。

那拉氏皇后的處境一夜之間突變,世人一片愕然,人們都不知道那一夜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竟然讓乾隆皇帝如此對待這位「母儀天下」的那拉氏皇后。於是「乾隆休妻」一說就在世間流傳開來。關於那拉氏皇后在杭州與乾隆帝反目最終被廢一事,官書上幾乎沒有記載,後來人們根據原始資料整理出這樣的記述:

(一)在這次南巡開始以前,乾隆與皇后那拉氏之間已經出現隔閡,到了江蘇、浙江一帶,乾隆對皇后的表現十分不滿,這時候的帝后關係已經趨於緊張。

(二)南巡到杭州後.乾隆帝迷戀情色,甚至微服出行,深夜不歸。那拉氏皇后出於愛君之心,多次苦諫都沒有效果,反而招來狠狠的斥責。也就是在皇后遭廢的那一夜,他們倆大吵了一場,乾隆帝竟當著女妓的面,將皇后踹出門外,怒斥她有「謀逆」之意。那拉氏皇后終於絕望了,一氣之下剪掉頭發出了家。

乾隆皇帝看到皇后有這樣的「瘋狂」舉動(皇后剪髮在清宮祖制上為大逆不道)更加來氣,於是就出現了上面五月十四日乾隆帝「銷封收冊」一幕。

對於乾隆帝秘密廢後的舉動,外人難得確切內情,只有那拉氏皇后本人心裡清楚乾隆帝的用心。然而她也沒有想到乾隆皇帝竟然如此絕情,對自己的懲罰來得如此迅猛,更沒有想到他竟會採用如此刻毒的伎倆,以致朝野上下,連為自己求個情、喊個冤的人也沒有,儘管她對這一切在心理上曾有所預及,但事到臨頭,仍然震驚不已,悲憤交集。

其實,她沒有想到的事實在太多了。最初,她沒有想到自己會被選為皇子的側福晉(出身並不高貴、長像並不出眾的我,怎麼可能會和光彩照人、富貴已極的皇子相伴?)。

此後,又沒有想到自己會當上皇后——入宮二十年,皇上從未對自己格外垂青,孝賢去世,自己曾獨自哀歎:皇后之位就是多如雨點,也不會落到自己頭上,然而,奇跡偏偏發生了。

當上皇后之後,又沒有想到自己竟會落得如此下場——本來,自己為皇上生兒育女,侍候太后,盡心盡力,皇上對我雖遠不及對孝賢那樣真摯相愛,但夫妻之間,也可謂相敬如賓了。然而,偏偏皇上變得如此放蕩不羈,偏偏容妃又如此令皇上心醉神移,偏偏自己生性剛正,眼睛裡容不得半點沙子,竟然以卵擊石!

冥冥之中,命運到底是如何安排自己的一生?

那拉氏感到恐懼,有時又感到後悔:要是自己當初順從皇帝,對他的所作所為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對他對自己的冷漠無情忍氣吞聲,甘於命運,也許結局會好一些,至少,不至於落得今天這樣的下場。然而,任何一個有血性的女人,一個對生活具有起碼良知和責任感的女人,能看著自己的丈夫日漸淫靡放縱而不加勸諫?

難道孝賢皇后的「敬順無違」就是事事順從皇帝,包括對他微服出遊、飲酒作樂等一切醜行不聞不問,甚至暗相配合?如果為後者「母儀天下」,就是教天下婦人凡事屈從丈夫意志,那還要《宮訓圖》,宣傳「樊姬諫獵」、「徐妃直諫」幹什麼?那拉氏不知道的實在太多了,不理解的也太多了。然而,生活似乎也不會給她一個圓滿的答案,她只能撫案長歎,獨自飲泣。

當那拉氏在寂寂幽宮中痛苦思索時,乾隆也在暗中思量。對那拉氏,他不再有任何愛惜之心,永遠也不會原諒她對自己的不敬。

飽讀史書,通曉古今史事的乾隆皇帝深知,那拉氏在杭州「瘋狂」的舉動,很可能給後世史家留下一個重要線索,以致他們循蹤而至,發現自己許多不願讓人知道也是人臣不當知道的秘密,從而給自己「聖主」、「明君」的美名,遮上一個深深的陰影,「她這個該死的賤婢!」

每當想到這一層,乾隆皇帝便惱怒萬分。

和雍正帝一樣,乾隆從一即位就幻想著名垂青史,成為千秋萬代、世世子孫傚法的榜樣。

確實,他當時也頗有希望躋身於歷史上最著名帝王之列:強盛的國力、富裕的經濟、繁榮的文化,都足以和以前任何一個時代相媲美,臣民的稱頌、小民的讚揚(如「乾隆寶,增壽考,乾隆錢,萬萬年」等)。一且載諸史冊,即可證明他是多麼深得人心,而統一新疆,平定西域,更顯示出他具有一般帝王所望塵莫及的雄才大略!

乾隆知道,杭州一事,終究將被傳播出去,「眾口流傳,不知將加聯何許不實之辭!」如遇無聊文人,添油加醋,極力渲染,污及宮闈,說不定後世無知者竟將之當做信史……乾隆不敢想下去了。

那拉氏的剪髮,也促使乾隆重新審視自己的家庭生活,生活的不幸,早已使他對真正的愛情深感絕望(對容妃,他頗為喜愛,但豈能與孝賢相提並論?)看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孝賢皇后堪配自己,至於其他女人,無論才德還是姿色,都沒有誰配與自己同膺尊號,最重要的是,習慣於獨處至尊地位、享有絕對權威的他,也不願意讓另一個女人再來制約他的行動,哪怕是最輕微的干預。

在做出不立皇后決定的時候,乾隆也想到了皇貴妃魏佳氏,她賢淑的品德、柔順的性格,很像已故的孝賢皇后。

然而,乾隆仍然感到擔心,那拉氏在當上皇后以前,不也以溫恭和順著稱嗎?榮譽、地位最容易改變一個人的性格,為了使可愛的女人永遠可愛,最好少給她們一些權力,多給她們一些期待。在這方面,乾隆經歷多了,而且數十年經營國事家事,數十年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也使他絕不再輕率地迷戀任何一個人。相反,在有意無意之間,對誰都深懷戒心,頗具防範之意。激情仍有,那是生理與心理的必須,愛情已無,那是少年人特有的癡愚。

在被秘密廢除皇后身份以後,那拉氏處於極度的孤獨空虛之中。她實際上是被軟禁起來,不但在宮中失去了行動自由,而且斷絕了與外界的一切聯繫,甚至連其親生兒子也不能隨便見面。而服侍她的太監、傭人,這時候對她的態度也日漸惡劣。所有這些,都極大地增加了她的心理壓力。

終於她病倒了,整日昏昏沉沉,形容憔悴,面色蠟黃,頭髮蓬亂,昔日華貴莊嚴的風姿已經蕩然無存,只有一雙眼睛仍是那麼明亮、有神。不過,它已失去熱情的光澤,而是充滿幽幽寒意。

她是一個個性剛烈的女子,長期享受著世人難以想像的榮華富貴,如今轉瞬之間,竟完全喪失,變得兩手空空,一無所有,她能不為之悲痛欲絕?

更重要的是,對乾隆,她仍深愛著,愛得那麼真摯,那麼熱烈,那麼痛苦。愛到深處即轉恨,她恨他不能理解自己的苦心、體諒自己的感情,恨他的刻薄,更恨命運的不公,恨到極處便萬念俱灰,惟求一死,但願自己早日解脫苦難,將愛中的恨、恨中的情,一齊拋散。(原文來自古今奇聞趣事談的頭條號)

《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