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雍正篡位是不是真的?雍正心戰技能無人能敵

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胤禵都是德妃烏雅氏所生,在康熙晚年激烈的儲位爭奪鬥爭中,皇四子胤禛雖然也有自己的親信和圖謀,但他卻一直隱居藩邸,少出活動,給人以遠離鬥爭的假象。他從不像其他皇子那樣赤裸裸的公開結黨營私,互相攻擊陷害;也不像其他皇子對康熙諸多試探,他謹慎、穩重、深謀熟慮,逐漸取得了康熙的信任。康熙常稱他「誠孝」,晉封他為和碩雍親王。胤禛所採取的實際上是一種韜晦的策略,當他的兄弟激烈爭奪儲位的時候,他一直是在局外冷眼旁觀的。當然,他絕對不只是看看罷了。他有自己的精心佈置,一旦時機成熟,他就要脫穎而出。我們來看看胤禛到底採取了哪些手段:

其一、關切父皇。這一點可謂是打到了要害上。因為康熙皇帝在晚年的時候,一直為選擇繼承人的事情,頭疼不已,甚至影響了國家政權的正常運行。康熙看到諸位兒子對皇位的覬覦之心,他非常害怕,他害怕自己不得善終,害怕自己死後,諸位皇子會停屍宮中,束甲相攻。這就讓他不得不對自己的兒子加以防範和打擊。但是作為一個父親,康熙的內心是寂寞和痛苦的,他是一個很孝順的人,他肯定希望在自己的晚年能夠得到兒子們的孝順,但是他的願望卻沒有辦法實現。

所以胤禛就抓住了康熙這種心理,盡力讓康熙享受父子之間的溫情。第一次廢太子後,康熙大病了一場,但他因為內心的自責不願醫治。胤禛看到父親這個樣子,他很著急,和他的三哥冒死勸諫康熙以治病為重,康熙看到他們的誠意,就接受了他們的建議。之後,胤禛更多次邀請康熙到自己家裡進宴,統計《實錄》所載,康熙先後去胤禛的圓明園和獅子園十一次,六十一年多達三次。由此可見胤禛的孝心得到了康熙的認同。

其二、親愛兄弟。胤禛在第一次廢太子後,不計前嫌,親自持湯羹看望廢太子胤礽,守衛阻擋胤禛,胤禛對守衛說:「吾惟知盡昆弟之情,不知顧己之利害也」。這件事傳到康熙的耳朵裡面,康熙對胤禛大為讚賞。可想而知,胤礽在被復立之後,當然也會對胤禛另眼相看。康熙五十五年,胤祀因患傷寒,病情十分嚴重。胤禛不顧康熙猜疑,請旨先回看視胤祀。康熙一度生疑,認為胤禛是胤祀的支持者。後來,胤禛等到胤祀順利回到王府之後馬上返回,並向康熙奏明自己看視胤祀的全部經過,表明自己是關心兄弟,而不是胤祀一黨,康熙帝至此放心。

其三、遮人耳目。康熙五十二年,胤禛的門人戴鐸寫信勸說胤禛早做奪儲準備,並為其出謀劃策。胤禛批示:「語言雖則金石,與我分中無用。」」…大苦之事,避之不能,尚有希圖之舉乎?」,可以看出,胤禛非常小心謹慎,即便是在對自己忠心的門人面前也不輕易表露出一點痕跡。而且在別人激烈爭奪儲位的時候,胤禛與僧訥往還,把自己置於功名榮辱之外,扮成一個閒人。他寫詩文表明自己淡薄名位,比如說他在一首詩裡寫道:「千載勳名身外影,百歲榮辱鏡中花。」

其四、暗蓄力量。胤禛不惜破壞康熙不准結黨的明諭,千方百計招攬官員。如命馬爾齊哈聯繫禮部侍郎蔡珽,找他來見,蔡珽拒絕。後胤禛又讓年羹堯往請,蔡仍拒絕,次年蔡就川撫陛辭,恰好胤禛在康熙身邊,蔡珽只好晉謁胤禛,並向胤禛推薦李紱。後來李紱得到了胤禛的重用。他暗中命令戴鐸赴福建,要他帶東西給閩浙總督覺羅滿保,以示拉攏。總之,胤禛暗中在自己的身邊集中了一批力量,這些人雖然不多,但都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精英。

其五、認真辦差。康熙五十二年,順治淑惠妃死,康熙祭奠,發現祭器祭品粗劣,命胤禛查究,胤禛找出應負責任官員如實奏報,使得光祿寺卿、工部尚書、侍郎、內務府總管等官員受到革職、降級、罰俸等處分。康熙末,曹之璜勒索工部官員銀兩,在宮嬪常在喪事中,趕打轎夫,致使棺木落地,胤禛奉命審理此案,重辦主犯,判處死刑,監候執行。就這兩件事情就可以看出,胤禛辦差鐵面無私,不怕得罪人。這一點,康熙看在眼裡,肯定是十分讚賞他這種公而忘私的態度的。

其六、戒急用忍。因為康熙皇帝曾經評論胤禛「喜怒不定」,所以胤禛也知道了自己個性的弱點。他對康熙的這個評價耿耿於懷。從而對佛家禪宗默坐澄心的修持方法有著強烈的興趣。他以此來壓抑自己的個性,最終請旨讓康熙下旨將「喜怒不定」四個字恩免記載。在《清聖祖實錄》中,有多處記載康熙對胤禛的讚揚,說他謙和、誠懇、孝義,可見胤禛抓住了康熙的心理,他的行為時時迎合了康熙的需要,不僅在他身上感到了兒子對於父親的孝心,而且感到了作為臣子對於君主的忠心。

胤禛能夠清楚的體會康熙的心情,他盡量在康熙晚年讓康熙享受親情帶來的溫暖。康熙六十一年,胤禛把自己十二歲的愛子弘歷帶到圓明園的鏤月開雲殿拜見康熙,康熙見到自己的皇孫十分疼愛。此後,康熙將弘歷帶回宮中,親自養育,形影不離,康熙給弘歷授課,曾偶舉宋人周濂溪的《愛蓮說》一文,弘歷倒背如流,解釋透徹,康熙讚賞非常。在木蘭秋獮時,康熙射倒一頭熊,命弘歷跨馬再去射,受傷的熊突然站起來向弘歷撲過去,弘歷出人意料的沒有驚慌,神態自若,康熙立即發槍將熊擊斃。回到帳幕中之後,康熙連連稱讚弘歷,並說:「是命貴重,福將過予」。所以,康熙對自己的孫兒弘歷,其感情之真摯遠超過與其他任何皇子皇孫的關係。這對於被儲君問題弄得憂心如焚、痛苦萬分的老皇帝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安慰。他對於弘歷毫不掩飾的讚賞,使得人們認為雍正之所以得到皇位是因為康熙想讓弘歷繼承大統的緣故。從乾隆皇帝對於康熙皇帝的懷念以及追憶來看,康熙和胤禛之間的關係還是非常親密的。

暢春園胤禛繼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病危,命速召胤禛於齋所,以鎮國公吳爾占代行南郊大典。寅刻,帝召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諭曰:「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巳刻,皇四子胤禛趕到,帝告以病勢日臻之故。是日,三次進見問安,帝以為君不易之道,平治天下之要加以訓誡,解其頭項所掛念珠授胤禛曰:「此乃順治皇帝臨終贈朕之物,今我贈爾,有意存焉,爾其知之。」戌刻,康熙逝世,隆科多於是向胤禛宣讀遺詔,胤禛「聞之驚慟,昏僕於地」,胤祉帶頭向新皇帝叩首。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雍正皇帝在太和殿行朝賀禮。以次年為雍正元年。至此康熙朝晚年的儲位之爭落下帷幕。

《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