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溥儀(1906—1967年),清朝最後一位皇帝,也是中國封建帝制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年號為「宣統」。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溥儀遜位,清王朝正式結束了在中國的統治。之後溥儀經過了短暫的帝制復辟,1917年7月12日復辟帝制宣告失敗。1932年溥儀在日本關東軍的策劃和扶持下就任了偽滿洲國的「皇帝」,年號「康德」,又稱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
1945年日本戰敗,8月19日被蘇聯紅軍俘虜,五年後被遣返回中國,關押在撫順戰犯管理所。1959年12月4日,溥儀被特赦出獄。
1967年因病在北京去世,著有《我的前半生》一書。
溥儀的一生可謂動盪起伏,情感的道路也是如此。
婉容、文秀是合法而有名份的皇后、皇妃,且同時入宮,生活內容交叉。譚玉玲和李玉琴是溥儀在偽滿當「康德皇帝」時期冊封的偽貴人。還有溥儀特赦後戀愛結婚的妻子李淑賢。這幾位女士,共同經歷了溥儀生平中那一段翻天覆地的歷史巨變。
1922年,已經退位的末代皇帝溥儀大婚,娶了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秀。婉容燦若桃花,文秀靜若秋水,二人相得益彰。
溥儀婚後的頭兩年,三人關係相處地還算融洽。婉容是名門閨秀,接受的是開明的西式教育,加之正宮娘娘的尊貴身份,不免有些高傲與霸道。文秀出身於一個破落的滿州貴族,接受的是傳統的三從四德的教育,對嫡庶差別分的很清,所以對皇后的霸道也能夠容忍。
溥儀之於二人也能夠一碗水端平,他與婉容有共同語言,夫唱婦隨,恩恩愛愛;對文秀也還算可以:文秀不會英語,溥儀為此特地為她聘請老師教習,有時也去她的宮裡坐坐,聊聊天,關心她的學習進步。溥儀出宮也常常將皇后、淑妃一同帶在身邊。
二女共侍一夫,免不了吃醋,可婉容與文秀為此生事,有時竟鬧到溥儀面前,讓聖上為她們「斷官司」,這種現象在以前的宮廷中是不曾有的。溥儀起初還能公平決斷,但漸漸地為了減少和婉容的囉嗦,就很少到文秀的宮裡去了。
有一天,文秀獨自外出,回來後在院子裡吐了一口唾沫,恰巧婉容坐在旁邊,誤以為文秀是在辱罵她。於是婉容將這件事報告給了溥儀,要求他派手下的人前去斥責文秀。文秀受此不白之冤,便來到溥儀的房間欲向他說明情況,溥儀卻將她拒之門外。
農曆七月初七,本是鵲橋相會的美好日子。晚上,溥儀與婉容在院子裡有說有笑,文秀獨自在屋裡,自覺此生無望,便拿起剪子捅向自己的肚子,意欲自殺,幸好被太監攔了下來。太監將事情稟告溥儀,溥儀聽後卻生氣地說:「不用理她!她慣用這種伎倆嚇唬人,誰也不要理她!」
在婉容的排擠與溥儀的絕情之後,文秀最終選擇了離婚。
溥儀離婚後,感到顏面大失,他沒有反思自己在這件事中的過錯,反而將責任一股腦兒地推向了婉容。在他看來,是婉容的爭風吃醋擠走了文秀。因此,文秀走後,溥儀對婉容也起了反感,曾經恩愛的夫妻離得越來越遠了。
婉容失去溥儀的歡心後,只能靠抽鴉片來打發寂寞的時光,甚至開始和別人幽會。1935年,婉容生下他人的孩子後便被打入冷宮,二人曾經的恩愛完全煙消雲散了。
溥儀不幸的婚姻一方面源於那時陳舊的婚姻制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自己不會處理婚姻關係。所以說,溥儀不僅是一個失敗的皇帝,也是一個失敗的丈夫。
繼婉容和文秀之後,溥儀又迎娶一位貴人,她就是譚玉齡。溥儀將婉容打入冷宮之後,他迎娶了譚玉齡。而譚玉齡在和溥儀相處5年之後,也因病去世。這讓溥儀感到非常的傷心,溥儀把譚玉齡去世前給她自己的指甲隨手帶在身上,可見溥儀對譚玉齡感情之深,畢竟譚玉齡在世的時候給溥儀帶來了很多的歡樂!
譚玉齡去世之後,在日本人的算盤下,1943年溥儀取了他的第四任妻子李玉琴。
剛開始的婚姻生活溥儀和李玉琴還是有一段甜蜜的時光,隨著朝夕的相處,李玉琴也慢慢對他印象變壞了。
1945年自日本人投降,李玉琴和溥儀分開了10年。直到有一天李玉琴收到溥儀從撫順戰犯管理所內寄來的信。本來兩人因為再次相遇而感情更加深,可因溥儀不是健全的男人,這讓李玉琴徹底的絕望了,於是李玉琴決定了離婚!
歷史上曾經出過這麼一處情景,建國初期的時候,在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家裡,家裡的男主人為了挽留自己妻子不要離婚,竟然向自己的女人下跪,淚流滿面。其實這個人物就是溥儀。
溥儀自撫順戰犯管理所經過勞動改造後,從個人生活到思想覺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溥儀從一個戰犯到特赦成為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公民後,經人介紹和一位叫李淑賢的女子結了婚,成為溥儀第5任妻子。
溥儀的一次打荷爾蒙針,意外被身為護士的李淑賢知道了溥儀的不健全。那天回到家中之後,溥儀才做出了下跪的舉動!
俗話說男人膝下有黃金,更何況曾經作為一國之主的君王呢。從這舉動也可以看出,溥儀怕了。怕的是不想再受文秀和李玉琴當初給的離婚之痛,特別是在這個社會已經不是他的世界的時候,特別是在他年齡已經大的時候。各種動盪他也不想再承受了,只求一個穩定的生活。
這皇帝的一跪,也徹底的反映出男尊女卑已一去不復返。不管是因為曾經被自己女人拋棄還是因為生活的變動而扭曲價值觀,歸根到底,溥儀不幸福的婚姻生活是現實因素和他自己行為雙重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