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四弟溥任遺體告別式 其女稱其一生儉樸

4月10日,末代皇帝溥儀四弟溥任因病在北京去世。12日,家屬在北京為其舉辦弔唁儀式,並對外開放。其二女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父親溥任的遺體告別儀式初步定於16日上午10時在北京八寶山舉行,「父親一生生活儉樸,就是平平淡淡的」。

生前一貫節儉愛買書 始終住小院老房子

溥任字友之,號直方齋,1918年9月21日生於後海醇親王府的直方齋,先父為光緒皇帝胞弟、清末攝政王載灃,兄長為末代皇帝溥儀。2015年4月10日,溥任因病辭世。4月12日,家屬對外開放弔唁。

記者經由一條狹窄過道走進蓑衣胡同2號(註:溥任生前所居小院)時,溥任生前居住的正房堂屋已經被臨時改建為靈堂,門楣正中央懸掛著大大的「奠」字,兩側的木頭柱子朱漆剝落,露出破舊的木色。院子正中載著幾株花木,四周則零散的放著一些破舊傢俱,一根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平房多見的自來水管孤零零立在一邊,以供日常取水。溥任二女兒指給記者看:「現在只有北房是原來的老房子,得有個上百年歷史。兩邊的都是新蓋的,原先的房子之前都快塌了。」

「父親一生節儉,不講究吃穿,就是平平淡淡。」溥任二女兒說,老人生前特別喜歡買書,也喜歡看有關歷史、老北京方面的書籍。每次兒女來探望,總會被拉著一起去地安門附近的一家書店,「遇到貴的書就擱在一邊,就買五塊錢的書,都是降價的。」

溥任的節儉在生活中處處有體現。無論是開會、外出,他總是堅持騎一輛破自行車出門而拒絕乘車——即使能夠報銷路費,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去世。至於老人臨去世時的場景,其二女兒並不願多作回憶,她抽泣著表示,父親的音容笑貌宛若眼前,「最開始就是因為肺炎引起來的,他特別固執,讓他看病不願意去。原本我們都以為他能活過一百歲,沒想到會這樣。」

數度捐文物並致力清史研究 曾多次受周總理接見

由於受家庭影響,溥任自幼學習舊學、書畫,國學根底深厚。1947年在父親載灃的支持下,溥任利用醇親王府舊址開辦私立競業小學並任校長,一直到1955年將學校無償捐給人民政府,最後以一名普通教師的身份工作到1988年退休。

載灃去世後,溥任主動將家中存留的珍貴文物捐獻給國家,其中包括攝政王金印、鍍金冊以及孫中山贈予載灃的簽名照片等物品。此後又陸續將家中存有的珍貴文物諸如乾隆御題澄泥硯等物品捐出。

「我爸爸這一輩子不容易,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還將家族的好多東西無償捐贈,我們受父親影響很深,對錢看的特別淡,都是靠自己的工資生活。」溥任二女兒證實,老人晚年基本是致力於清史研究,除了喜歡寫字畫畫以外,再有的一個喜好就是撿石頭而已,「你想馬路邊這東西哪有值錢的。」溥任撿來的這些石頭,很多都堆在窗台上,後來兒女們擔心安全問題,才全部挪走。

在家人的眼中,溥任一生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新社會。根據家屬提供的資料顯示,溥任對子女嚴格要求,晚年對子女談的最多的是周恩來總理當年對愛新覺羅家族的多次接見,並曾書「為人民服務」條幅自勉。其二女兒稱,溥任對周總理確實特別有感情,「他受過總理好幾次接見,常常對我們提起。」

《溥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