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為何天下無敵?有何隱情

13世紀,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東征西討,先後滅掉了四十多個國家,建立起史上最龐大的帝國。與匈奴、突厥、回紇等遊牧民族一樣,蒙古擁有優秀的草原騎兵。然而蒙古霸業之所以前無古人,是因為擁有相較於其他歐亞政權的整體軍事優勢。從戰術運用與執行、武器裝備到情報搜集、戰爭規劃與準備等,蒙古人都展現出無以倫比的戰爭稟賦和超前的戰爭思維。蒙古帝國在軍事領域的

蒙古騎兵的機動性舉世無雙,一邊作戰一邊行軍,每天能推進80公里;歐洲騎士單純行軍也只能完成一半路程。戰馬是蒙古軍隊所向披靡的關鍵因素之一。與高大的歐洲馬相比,蒙古馬矮小精壯,皮厚毛粗,耐受力極強,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嚴寒,所以蒙古第二次西征敢於在東歐的冬季發動戰事。蒙古馬能在雪地裡覓食,士兵可靠母馬的馬奶充飢,這就降低了糧草補給的負擔。蒙古的行軍、迂迴、穿插、詐敗等戰術對戰馬要求極高,再有耐力的蒙古馬也吃不消,因此每個騎兵通常有四五匹備用馬。

歐洲的馬鞍非常高且僵硬,後鞍完全包住騎士臀部,馬鞍上有薄金屬覆蓋保護騎士胃部,這樣的設計令騎士在馬上很穩定,能發揮持長槍衝鋒的威力,但也限制了騎士的轉身和移動。蒙古馬鞍完全不同,後鞍幾乎平鋪在馬背上,騎兵能自由移動,尤其在後退時可用「帕提亞回馬射」射擊敵人。

一隻典型的蒙古軍隊裡重騎兵大約占40%,輕騎兵60%。重騎兵主要用於突擊,有必要也近身搏鬥。第二次西征(1235-1242年)時蒙古重騎最常見的鎧甲是鐵片甲(lamellar armor),也有人穿鎖子甲和皮革護甲。鐵片甲本身可以抵禦彎刀的劈砍以及弓箭和其他投擲武器的穿刺,但是刀劍能輕易砍斷固定鐵片甲的皮筋,連續多次的劈砍可能導致鐵片甲崩裂。同時期的歐洲重裝騎士一般全身(包括頭部)披戴鎖子甲,刀劍的劈砍不能損毀鎖子甲,但是箭和長矛能穿透,而且鎖子甲沉重,大大降低了騎兵的靈活性和速度。

輕騎兵在蒙古戰術體系中非常重要,可以遠射、誘敵、警戒、迂迴包抄甚至近戰,主要的打擊手段是密集放箭。輕騎兵一般只戴圓型頭盔,身體和馬匹的護甲很少。輕騎兵使用的蒙古復合反曲弓(弓背由木材、牛角和肌腱復合製成)的性能比歐洲當時最好的英國長弓(榆木或紫杉木製成)還優越:蒙古弓拉力至少166磅,有效射程320米,英國長弓分別為80磅和230米。

英國長弓並沒有在歐洲大陸廣泛使用,與蒙古交戰的中東歐軍隊用的更可能是十字弩,雖然射程和威力與長弓相當、但發射頻率遠遜於長弓和蒙古弓。歐洲騎士不屑於使用弓箭,只有充當配角的步兵使用弓弩。蒙古輕騎兵使用的箭至少有三種,一種箭頭重而狹窄,用於遠射,可以射穿鎖子甲;一種箭頭大而且寬,用於近射,射馬尤其有效;第三種箭是信號箭或者用來放火。

蒙古重騎和輕騎使用的近戰武器都是彎刀,在阿拉伯彎刀基礎上改良而成。刀身小而輕,有很好的曲度,更符合力學理論。「彎刀接觸敵人身體會沿著刀刃曲面滑動」,不會砍入身體而拔不出,劈到鎧甲不易被震飛,因此可以連續劈砍。歐洲騎兵的直劍勢大力沉,如果砍中可以造成較大威脅,但因為沉重而速度較慢,而且易被反震折斷。輕騎兵還攜帶一種帶鉤的矛或槍,可以用鉤把敵人拉下馬。由於槍頭有鉤,刺入敵人身體不會太深,容易拔出。歐洲騎兵的主要武器是長槍(lance),長而且重,對步兵和騎士很致命,對付靈活機動的蒙古騎兵很不實用。13世紀上半葉,蒙古騎兵的武器裝備已經優於歐洲,卓越指揮下的騎兵戰術更超出歐洲人的想像。

亞歷山大大帝創造、漢尼拔完善的「兩翼包抄」的經典騎兵戰術,在亞平寧半島屢立奇功,十餘年內羅馬共和國幾乎沒有將領敢與漢尼拔正面交鋒。到了中世紀中前期,歐洲騎士文化強調光明正大的打法,個人英雄主義氾濫,戰術呆板。歐洲中世紀完全稱得上軍事戰術史的黑暗時代。蒙古採用的多種騎兵戰術(箭雨打擊、兩翼包抄、佯退、開口等)其實並非原創,突厥和回紇等草原部落都曾用過,但經歷嚴酷戰術操練的蒙古軍隊能將其靈活運用、完美發揮。

如果遭遇的敵軍兵力不多或陣型不整,蒙古輕騎兵會從重騎兵隊列之間的空隙衝出向敵軍齊射,這種射擊沒有具體瞄準目標,只是以高頻大量的輪射打擊敵軍,有時還能造成混亂。輕騎兵完成任務返回重騎身後,重騎兵趁勢發起衝鋒,同時兩翼的輕騎兵(往往借助煙霧和塵土等掩護)包抄到敵軍的側翼乃至身後,與重騎兵一起形成合圍之勢。

遇到嚴陣以待的強大敵軍,蒙古經常使出詐敗誘敵的戰術,將前者吸引到選中地點,與埋伏好的軍隊合圍滅之。第一次西征(1219-1224年)後期的喀爾喀河戰役(1223年5月),哲別與速不台率領不足3萬人面對斡羅斯與欽察的10萬聯軍。蒙軍連續撤退九天至有利地點——喀爾喀河畔。追了九天的聯軍隊形混亂,蒙古騎兵遂發起突擊,兩翼也很快包抄到位,一舉擊潰敵軍。此役中70位貴族陣亡,6個斡羅斯王公被處死,加上後來的圍城戰,聯軍損失約5萬人,蒙古人傷亡微不足道。

第二次西征的列格尼卡戰役(1241年4月9日),西裡西亞公爵亨利二世率領的四萬波蘭聯軍被蒙古輕騎兵的佯退所騙,一路追擊後者,德國步兵與前方騎兵脫節。埋伏好的蒙古重騎兵突然從正面向聯軍放箭,佯退的輕騎兵在兩翼包抄,專射敵軍戰馬。

蒙古重騎發起衝鋒,落馬的騎士由於盔甲沉重行動困難,任憑蒙古人宰割。亨利二世和多名波蘭貴族戰死,法國聖殿騎士團的參戰騎士全部陣亡,條頓騎士團大首領身負重傷,聯軍總共死亡25,000人。

困獸猶斗的道理蒙古人自然也懂得。列格尼卡戰役兩天後的賽約河之戰,第二次西征的統帥拔都在賽約河對岸強攻匈牙利的守橋軍,速不台率領部隊悄悄渡過結冰的河面,繞到匈牙利大營側後,與拔都形成合圍。被圍在大營內的敵軍如果以哀兵心態作戰,蒙古即使勝利也會付出較大代價,因此蒙軍在包圍圈西側留出一個缺口。匈牙利軍隊發現逃生希望,無心戀戰,爭先恐後向西逃竄,很多士兵甚至扔下武器。然而蒙古人早在路上設下陷阱,並從後方追殺。這就是蒙古人的開口戰術。在數日的追殺過程中,匈牙利軍隊死亡7萬人,蒙古人可能僅損失1000人左右。

蒙古將領靈活運用兩翼迂迴、佯退誘敵以及開口戰術,在關鍵戰役中屢屢完勝,且勝後時常血腥屠城。歐洲人用韃靼人(Tartars)命名強大到恐怖的蒙古戰士,因為Tartar一詞源於Tartarus——希臘神話中的地獄。他們和羅馬帝國後期來自東方的匈奴人一樣,是懲罰基督教世界的上帝之鞭。

蒙古人不僅戰術設計高超,也有嚴格軍紀保障下的卓越執行力。1213年9月的陽河谷之戰,成吉思汗率軍34,000人欲殲滅鎮守要衝的10萬金軍。蒙古的策略是中路人馬直接攻擊守軍;同時利用陽河谷週遭的複雜地形做掩護,東西兩路騎兵翻山越嶺迂迴至金兵的側翼和身後。這個計劃看起來簡單,實則難在各路軍隊執行與配合的精確和到位。如果中路進攻過於猛烈,金兵很有可能直接撤退,蒙軍喪失了包圍的可能。東西兩路如果過早攻擊,則很可能被金兵識破意圖(金軍已有多次被迂迴包圍的教訓);或者兩路發起攻擊時間相距過久,則由於人數劣勢可能被金軍反制。

無論上述哪種情況出現,金朝全軍都很可能成功撤回陽河谷後面的居庸關,蒙古則將面對艱難的攻城戰。實際情況是,蒙古中路佯攻吸引了守軍的全部注意力,包抄騎兵成功直插守軍兩肋和身後。8萬金軍遭屠戮,屍體堆滿陽河谷。此役蒙古的斥候和傳令兵(負責偵察、聯絡和傳達命令)發揮了關鍵作用,確保行軍與進攻的準時、協調、恰到好處。蒙古的情報搜集也非常有前瞻性。情報系統是國家軍事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的情報網絡和商人充當的間諜遍佈歐亞大陸。每次大規模戰爭和戰役前必定是諜報先行,在分析情報的基礎上制定作戰方案。

1218年,花剌子模的海爾汗搶劫蒙古商隊,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殺死了蒙古交涉的使者。同年的忽裡台大會上成吉思汗決定發動第一次西征。此前通過絲綢之路上的商隊間諜,蒙古人對花剌子模已經有相當的瞭解。西征的戰爭規劃周密完整,備戰充分,事無鉅細,甚至是過於小心謹慎。高級將領組成的委員會負責制定戰爭規劃:分析雙方形勢、戰略目標、進攻路線選擇、軍隊數量及構成、每支部隊的目標與任務、後勤保障等。

蒙古人召集了10萬蒙古新兵參戰,但他們缺乏實戰經驗。成吉思汗在1209年整個夏天高強度訓練新兵以達到作戰部隊的水平。蒙古還徵召了圍城戰需要的工程專家和士兵等近萬人,準備大量的破城槌、投石機和火藥等。物流保障方面,3000多公里的行軍路線上設置軍火庫,修路架橋。

反觀花剌子模,幾乎沒有任何戰爭規劃,僅是將大部分兵力分佈在重要城市裡「迎接進攻」,戰爭主動權拱手相讓。從攻打第一個城市到佔領花剌子模的首都撒馬爾罕(1220年3月),蒙古軍隊僅用了六個月。花剌子模在戰爭開始前竟然估計蒙古軍隊要一年才能行進到本國。蒙古軍隊最多的時候僅有20萬人,而花剌子模有40萬裝備精良的軍隊。這是13世紀一場準備充分、以少勝多的閃電戰。

第二次西征(1236—1241年)開始的十年前,蒙古人搜集歐洲情報,瞭解歐洲君主王侯對入侵的抵抗程度,繪製羅馬時代留下的道路地圖。第二次西征佔領俄羅斯後,蒙古人花了兩年時間鞏固統治並繼續搜集情報,在這個過程中,蒙古天才將領速不台成了「歐洲通」,他對歐洲的政治環境、各國的兵力部署配置、軍隊的優劣都瞭然於胸。拔都是名義上的西征統帥,速不台才是擊垮東歐的真正決策人和指揮者。與此相對,歐洲人對蒙古所知甚少。

軍事立國的蒙古非常重視軍隊各類各級人才的長期培養。蒙古兒童從四五歲起就送到戈壁裡的學校練習射箭和騎馬,到十五歲應徵入伍時,已具備優異的騎射能力。

蒙古軍隊的訓練方式接近現代軍事的實操演習(sham-fight),主要目的是掌握實戰中的行軍、佈陣和戰術以及面對面的近身武器格鬥,訓練嚴格殘酷。成吉思汗在只有13,000人的軍隊時就用此種演練方式。軍隊達到5萬人以上的規模時,演習所需場地過於龐大,管理過於複雜,成吉思汗以狩獵活動取而代之。

通過和平年份冬季持續一到三個月的大狩獵(nerge),普通戰士對各種戰術無比精熟,各級指揮官(萬戶長、千戶長和百戶長等)在指揮、控制、協同配合等方面也獲得了充分的鍛煉。 征服金朝的過程中,成吉思汗又認識到攻城戰的重要性,於是成立了戰爭學院,從中原俘虜的工匠教授圍城戰所需的器械和火藥等專業知識。蒙古最終建立起一支3萬炮兵和工兵組成的攻城部隊。戰爭學院後來增加了對高級指揮官的培訓,想成為千戶長以上的將領必須在戰爭學院受訓。

蒙古戰士軍紀嚴明,沒有人會為搶劫財物而放棄追擊和戰鬥,違抗命令不進攻者將被斬首。對逃兵的懲罰尤為嚴厲,未獲准撤退的視為逃兵,會面臨連坐懲罰。「十人隊中有人逃而其他人沒有當場制止,全隊死刑,如果十人隊全逃了,則該十人隊所屬的百人隊全部處死」。

第二次西征和第三次西征(1253-1259年)期間,蒙古帝國發生的兩次汗位爭奪分別拯救了基督教文明和穆斯林文明。第三次西征的阿音扎魯特戰役(1259年9月),埃及的穆斯林聯軍反敗為勝。蒙古的軍事擴張走到盡頭,騎兵優勢盡失:阿拉伯馬高大、衝刺速度快、耐力好;大馬士革彎刀更大;埃及強弓比蒙古復合弓的射程還遠,而且馬木留克騎兵是終身訓練制。幾十年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產生了一種混合了蒙古、阿拉伯、拜占庭和十字軍特色的強大軍事體制。14世紀以後,歐洲發生了若干次軍事革命,冷兵器時代漸漸謝幕。

《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