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境;味淡聲希處,識心體之本然。
風恬浪靜:比喻生活的平靜無波。
味淡聲希:味指食物,聲是聲色。比喻自甘淡泊不沉迷於美食聲色中。
心體:指心的深處,也就是人性的本質。
一個人在寧靜平淡的安定環境中,才能發現人生的真正境界;一個人在粗茶淡飯的清貧生活中,才能體會到人性的真實面目。
諸葛亮在人們的心目中幾乎是智慧的象徵,兼備宰相之器與將略之才,關羽、張飛這些赳赳武夫,在他的鵝毛扇揮動下東征西討,決勝於千里之外。我們一讀《隆中對》,即知諸葛亮對當時全國局勢的認識多麼深刻,對未來歷史走向的預見多麼準確深遠,幾句話就勾畫了三國鼎立的藍圖,尤其令人歎服。他的智慧為什麼這樣超群,眼界為什麼這樣高遠呢?
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一封信好像是專談這個問題的——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婬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諸葛亮認為:大丈夫立身處世,應以靜來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以樸素來培養自己的道德,生活簡樸、恬淡、寡慾,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心境安定冷靜,精神專一不雜,才能見識深遠。要想學習有成就,心境就必須保持絕對的寧靜。要想增長才幹,就必須刻苦學習。不學習怎能增長才幹,不靜又怎麼能進行學習呢?輕浮懈怠就不能思慮深遠,心境險惡煩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莊子·繕性》中首先提出「以恬養知」的主張,認為只有自養而又斂藏,方才不「失其性」。書中說:「在世俗的流習範圍內修治性情,靠仁義禮智的儒俗學說來期求復歸原始的真性;內心慾念早已被習俗所擾亂,還一心希望能達到明徹與通達;這就叫做蔽塞愚昧的人。」
古時候研究道術的人,總是以恬靜來調養心智;心智生成卻不用智巧行事,可稱它為以心智調養恬靜。心智和恬靜交相調治,因而和諧順應之情從本性中表露而出。德,就是和諧;道,就是順應。德無所不容,就叫做仁;道無所不順,就叫做義。義理彰明因而物類相親,就叫做忠;心中純厚樸實而且返歸本真,就叫做樂;誠信顯著、儀容得體而且合於一定禮儀的節度和表徵,就叫做禮。禮樂偏執一方而又多方有失,那麼天下定然大亂了。各人自我端正而且斂藏自己的德行,德行也就不會冒犯他人,德行冒犯他人那麼萬物必將失卻自己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