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春秋》筆法,一字褒貶

【春秋其書】

相傳孔子曾做了一本《春秋》,記載古代歷史。後來,出現了《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春秋左氏傳》是其中最有影響力的一本,又稱為《左傳》,或者後人直接將《春秋左氏傳》稱為《春秋》。左氏《春秋》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結束於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東漢以後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左傳》的作者,司馬遷和班固都證明是左丘明。

【左傳名句】

多行不義,必自斃。

解讀:壞事情做多了,就會自取滅亡。這也是一種自我告誡,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到會不會落得咎由自齲只有懷著這樣的謹慎之心,我們才會小心很多。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解讀:如果想要為難一個人,就不用擔心找不到借口。欲加害於人,即使無過錯,也可以羅織罪名作為理由,這也是人們常用來叫冤的一句話。

松柏之下,其草不殖。

解讀:在高大的松柏樹下面,小草是不能繁殖的。比喻在強者面前,弱者是很難生存的。要想從容自如,就要成為一個強者。

臣義而行,不待命。

解讀:如果臣子能夠按照道義來做事情,就不必等待命令。每個人都應該有分辨能力,只要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就應該主動,不能等著別人來命令你。

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

解讀:人們認為好的,我就施行它;人們認為不好的,我就改正它。對待自身也應如此,別人讚揚的地方,就要發揚光大,別人建議改正的地方,就要小心改過。

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解讀:與其殺一個無罪的人,寧願冒著用法不當的罪名放了他。為政的人當有這樣的底線,要保證無辜的人能夠生活,這樣的官員才是稱職的官員,哪怕犯錯,也是值得的。

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解讀:鼎的輕重大小,除了國君之外別人是不能問的。「問鼎中原」,就是征服中原的意思,古人看重一個人的身份,鼎是國家的象徵,別人詢問就是在超越本分,是不應該的。

福禍無門,唯人所召。

解讀:福氣和災禍不會自己找上門,都是因為自己的行為導致的。好的行為招來福氣,不好的做法招來禍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想要積德求福,就要多行善事。

【左傳故事】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晉國發生了內亂,公子夷吾出逃。他求秦國支持他當上晉國國君,事成後以五座城池作為酬謝。後來,夷吾果然在秦國的幫助下當上國君,卻不願意履行落難時候的諾言。不久,晉遭受自然災害,糧食歉收,晉惠公向秦買糧,秦國不計前嫌,慷慨地答應了晉。

第二年,秦國剛入冬就發生饑荒,秦王派人到晉國買糧。晉惠公還是不想答應秦國的要求,這時大夫慶鄭認為不妥,大臣虢射說:「晉國不割五城給秦是根本問題,根本問題不解決,只答應賣糧,就好比只有毛沒有皮。沒皮毛又能依附在什麼地方呢?我們已背了約,再賣糧給秦,也不能平息秦國的不滿,不如乾脆連賣糧也不答應。」

晉惠公聽信了虢射的意見。慶鄭歎氣說:「國君這樣做,將來要後悔的。」果不出慶鄭所料,第二年秦晉發生戰爭,晉惠公成了秦國的俘虜。

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魯莊公姬有三個弟弟:慶父、叔牙、季友。其中慶父最為專橫,並拉攏叔牙,蓄謀爭奪君位。魯莊公病後,與三弟叔牙商量繼任王位的事情,叔牙收了二哥的賄賂,就主張立慶父為新皇帝;但是與四弟季友商量的時候,季友支持立公子斑,並逼叔牙以死表明擁立斑。

魯莊公病死後,姬斑繼位。但是慶父不甘心,想要暗殺姬斑。他唆使一個馬伕打死了姬斑,由慶父立姬開為魯閔公。慶父更加肆無忌憚,野心也越來越大。曾有人在哀悼閔公的時候說:「不去慶父,魯難未已。」意思是要是慶父不死的話,魯國永遠也好不了。

閔公被殺後,慶父想自己當皇帝。這時候,季友趁亂領著魯莊公的另一個兒子姬申逃到邾國,發出公告聲討慶父,要求國人殺慶父,立姬申。國人響應了季友,慶父逃亡到國外。姬申當上皇帝之後,季友從莒國押回了慶父,並將他殺死。

《國學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