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集:出生早,成名晚

【集部簡介】

《四庫全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前面的三部我們已經說過,回想一下,有四書五經、歷史方志、先秦諸子百家,集部是什麼呢?從名字上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一種總集,但是集部絕不僅僅是歸納而已,其中還有很多學問。集部也能看出一個編輯的水平高低,這就是我們今天的話題。

自從清代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修成之後,經史子集的分法就深入人心。《四庫全書》在每一部的前面都有專門論這一部的發展情況的序言。

一般來說,「集」是將歷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等融為一本的集子,也有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分為《總集》、《楚辭》、《別集》、《詩文評》、《詞曲》五類。

集部的目錄中,《楚辭》最古老,《別集》其次,《總集》第三,《詩文評》又比它們晚,《詞曲》則是它們的旁支。古人不並不是寫文章來出名的,秦朝以前的書中,沒有人稱讚屈原、宋玉善於寫賦,因為大家並不覺得這有什麼好誇耀的,主要是看這個人有沒有思想。但是到了漢代,開始出現了專門的詞人,以寫文章為職業,並且搜尋前人的著作,總結他們的詩賦。所以漢武帝派官員到民間去搜集司馬相如遺留的文賦,魏文帝曾下詔讓人貢獻孔融的文章。到了南北朝,一些找到的專人文章才開始編成文集,在唐朝末年又印刷出版發行。

《四庫全書》中,要數《別集》最繁雜,因為每個人都可以出自己的文集,這雜老的《別集》之中,有高妙的文章、清麗的詞句,堪稱絕世的珍寶。但是《四庫全書》的編寫是為了清朝皇帝能夠更瞭解中華典籍,同時也是為了推行皇帝的一些文化政策。清政府對言論控制得很嚴,經常發生文字獄,有人因為說錯話、打錯比方而喪命。所以在編寫集部的過程中,編委們刪掉了「反動的言辭」,他們這樣做是為了保證作品符合皇帝的心意,也讓很多珍貴的典籍遭受了滅頂之災。

能夠進入《總集》的,大多都是被反覆評定出來的真文章、好作品,也是經過編委們的加工,去掉了認為糟粕的東西。《總集》的聲望名氣,比《別集》要高出許多。浮華的東西容易消失,只有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才能永恆地流傳下來。經過歷史的選擇,能夠進入《總集》的少而精,只有《文遜、《玉台新詠》、《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等幾十家而已。

《詩文評》這個類別,起自南北朝齊梁時候的著作。評論文章全部從詩句對聯中的音韻規則著手。這些人的經歷差別很大,比如寫《詩品》的鍾嶸,因為求功名沒有如願,他的作品最後還被人譏笑;寫《文心雕龍》的劉勰,因為被優待器重,他的作品也就被繼續推論和闡述。文壇的恩怨,自古都是這樣。《冷齋曲》推崇《豫章》,《石林隱》排斥《元祐》。結黨的人、叛亂倖存的人,寫文章抒發不滿,這些是他們自己的事了。因此,選集的時候應該區別保存,各個核實。至於那些文字遊戲、門派之爭,以及周邦彥、柳永、蘇軾、辛棄疾他們各創的風格流派,是應該保存的。但是誰好誰差,讓讀者來判斷。

古代的文人因為觀點不同,就會發生爭執,通過講學、寫文章來交流各自的看法。在講學的時候,就會聚集黨羽、招攬同夥,這樣往往給家族招來災禍。喜歡喝酒的文人之間的文章、他們相互攻擊的話語,並沒有擾亂國家大事。

《四庫全書》的編委主張不管門派,一律從公心出發。取各個派別的長處,也不遮掩他們的短處。這是為了防止發生派別之爭,所以編選文集不僅僅是一件簡單的文學事件而已。

《國學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