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警惕下班沉默症
適當的“沉默”,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提醒自己需要放鬆的信號。可若長時間的“選擇性沉默”,則可能打破心理平衡,導致孤僻冷漠、消極倦怠,加深人際之間的距離和隔閡,甚至誘發嚴重的抑鬱情緒。
“疲憊”讓他不想說話
有調查顯示,近60%的人認為下班沉默的原因是工作壓力太大,讓人感到疲憊,希望得到寧靜的休息空間。現代人對於成功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加上物質要求不斷提升,自我價值與經濟地位相關聯,讓人們越來越強烈地去追逐經濟利益。
為了提高工作所帶來的經濟利益,人們不得不不斷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做事的頻率,花最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情。很多人只想著盡力扮演好自己的職業角色,而很少關注自己的情緒和心理,隨之而來的就是巨大的壓力和焦慮情緒,並且兩者之間會相互影響,不斷激化對方,最終造成負面情緒加劇。
還有一些人,由於與他人交流太多,而出現了厭惡情緒,甚至出現排斥與他人的情感交流。身邊就有這樣的朋友,每天上班就是忙於開會、討論、電話、和客戶溝通,午餐時間常常用於彌補上午的未盡事務和準備下午的工作,下班後常常還要加班,等回到家,整個人猶如一根放鬆下的弦,再也提不起精神來。
“勾心鬥角”的工作環境讓他不敢說話
在個案咨詢中,不少職場人士說出了自己的為難。在和同事聊天或私下交談中,無意中說了對上司或領導的意見或不滿後,結果被同事打了小報告。更有人故意先說一些針對領導或上司的不滿,引誘當事人發表意見,然後將當事人的言論或斷章取義或添油加醋地去向領導告狀,以此來打擊當事人。
於是,“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成了很多職場人的黃金法則。一句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的話,很可能成為競爭對手陷害自己的殺手鑭。因此三緘其口、三思而行、沉默是金就成為保護自己的基本方法。久而久之,某些人成了驚弓之鳥,工作中出於自我保護的行為慢慢成為一種生活習慣,能不說的話就不說,能不發表的觀點就不發表。有的人還會利用網絡的方式,用虛擬的身份在網絡中和其他人進行交流。
“下班沉默”傷人又傷己
繁忙的工作往往會讓人們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忽略了家庭角色對於自我角色的期望,而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選擇生活的方式,沒有很好地考慮家人的感受。下班沉默的人中有一部分會通過網絡、短信等方式與他人交流,另一部分則自我封閉,不與他人溝通。
離開辦公室時提醒自己轉換角色
對於“下班沉默”的人們,職場中的自我保護固然重要,但是應該分清楚工作和休息的關係和界限,不論工作多忙,有多少煩惱,一定要記住一點: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我們更好地生活,但是千萬不要變成了工作的奴隸。
一旦離開了工作場所就要盡可能地告訴自己,現在應該轉換到休息的角色,並將一天的煩惱都留在辦公室裡面。回到家時要注意自己作為家庭成員的角色。網絡和短信等現代電子工具的溝通並不能代替現實生活中的交流。主動與家人溝通,經常陪家人一起看電視、聊天,每年安排時間和家人一同外出遊玩,營造一個美好的家庭生活環境。
如今的都市人,在工作生活中,的確都會面臨不小的壓力,參與一些壓力管理和情緒控制的課程或查閱相關資料,尋找一些適合自己的緩解壓力的方法,有助於幫助壓力下的人們輕鬆面對工作與生活。此外,繁忙的工作是否擠壓掉了曾經的興趣愛好?拾回自己的興趣愛好,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經常搞一些活動,也可以關注一下社區內組織的活動,融入其中既可以豐富自己的生活,又可以和社區中的鄰居建立好關係。
不管是從哪方面來講,下班沉默都會令壓力加大,尤其是對於職場中的一些不如意,下班後不能及時發洩出來,只會讓壓力更大,讓神經無法放鬆,所以上班族要拒絕下班沉默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