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品見效速度有學問 誤區多多

一、見效快的保養品一定對皮膚傷害大

不一定!主要取決於「見效」的機制是什麼。皮膚有一定的「代償」能力,可隨外界的變化自我調整適應和修復。當它受到的刺激超過「代償」範圍,無法及時自我復原時,就需要保養品的幫助。比方說,好的保濕品能模仿皮膚天然的保濕機制,快速補水,防止水分蒸發,效果幾乎在塗抹時就能感受到。單一求效果而粗暴違反自然規律的做法,會造成傷害,譬如為「嫩」而過度去角質,為「白」而用刺激藥品殺死色素細胞等。

二、「溫和」就一定意味著「效果慢」

錯!「溫和」與「有效」沒有直接關係。前者指的是塗抹時的感覺,在皮膚健康的前提下,使用舒適,無刺激感的保養品,都可以說「溫和」。見效快慢,則因保養品配方以及使用者自身狀況和需求而異。有些成分在剛用時會有刺激感,只要皮膚適應後就無大礙,也要注意,某些成分在使用時並沒有刺激感,卻可能有長期隱患。具備一定美容成分知識之餘,在使用一件保養品,特別是美容院私自調配、買賣的產品時,必須謹慎,最好咨詢皮膚醫生。

三、塗完保濕霜後,用皮膚水分測試筆進行測試,水分提高值大的就是好的保濕品

不一定!水分測試筆檢測的是角質層含水量,即便不用任何保濕,洗完手後,你的角質含水量也會顯著提高,但這些水分很快就會流失。相對更合理的做法是在用完保濕品後幾個小時以及第二天再測。不過,角質含水量並非越高越好,理想的保濕霜,可減少皮膚水分的流失,將含水量維持在正常健康的範圍內,卻未必能快速提高角質層的含水量。因此,不用過於迷信美容櫃檯上的「水分測試筆」,堅持使用一段時間後,如果覺得乾燥問題改善了,就是適合你的產品。

四、皮膚更新週期是28天,所以保養品要連續用足28天才能看到效果

對!如果某件保養品對你沒有刺激,而且你也喜歡它的使用感,那就堅持28天或者用完。期間注意皮膚的變化和自身感受,譬如是否逐漸有飽滿感,膚質是否變細膩,光澤度是否增加……這些細微的變化不一定非得等28天才會顯現,而是一天天積累而成。不過,抗老、淡斑等保養品,可能需要更長時間,醫學上的觀察期往往持續三個月乃至半年以上。如果用完一瓶感覺起了一點效,就繼續堅持使用。最好不要同時多瓶保養品輪換用。

五、效果好的保養品會有依賴性

錯!恰恰相反,效果好的保養品在你停止使用後,仍能發揮一段時間的作用。這是因為,一來好的保養品將皮膚調理至健康的狀態,讓它變得更強韌,不易受外界刺激,修復速度也更快;二來某些保養成分確實會停留在皮膚內一段時間,持續發揮效用。不過保養品的效果有限,如果你初用覺得不錯,一段時間後覺得沒有那麼好了,有可能是已經達到了其效果極限。這時,你可以更換新的保養品,但之前先仔細想清楚,到底自己的護理需求,是不是靠外塗保養品就可以達到的。

六、醫學美容效果快,能根治各類皮膚問題

錯!皮膚問題無法「根治」,即便依靠醫學美容手段快速解決,仍有復發可能:痘痘會再長,色斑會重新出現,都屬正常現象,特別是如果在接受醫學美療後不注意日常的養護,復發的幾率就更大。另外,醫學美療效果快,也並非都能立竿見影,不同的皮膚問題需要不同的療程,切勿以為一次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七、潔膚品中有效成分含量低,接觸皮膚時間短,基本上沒有實際護膚作用

錯!某些成分確實能在清潔過程中就開始發揮效用,如鎮定舒緩類;二來短時間接觸一些低濃度成分,有助提高皮膚對於某些可能引起刺激成分的適應力,譬如在進行果酸換膚前,醫生可能會推薦你先使用一周左右含少量果酸的潔膚品,此時果酸的效用不在「煥膚」,而在減輕皮膚正式換膚時的不適。

八、每天早晚都要洗臉,塗抹保養品,所以並不需要「24小時持久作用」的保養品

不一定!保養品塗在皮膚上後,一部分會留在外層而一部分會進入皮膚。留在外層的如油脂、防曬品,確實會被洗去或被汗水沖去,但進入皮膚的成分如透明質酸等,則能停留數小時甚至幾天,更重要的是,某些保養品能激發皮膚天然機制,如促進膠原生成等,確有24小時持續作用的效果。

《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