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相逢卻似曾相識,未曾相識已相思

——紅葉傳情的故事

我還記得小時候,曾經在海邊放過漂流瓶。

好像當時是受了一部外國影片的情節的影響,拿一個空酒瓶,裡面塞了張紙條,就滿懷希望把它扔進了大海裡。

那時候比較懵懂無知,也比較幼稚,記得紙條上只寫了一句話:「撿到這個瓶,記得要給我回信」。然後就什麼都沒寫,沒有姓名,沒有地址,還好寫的是漢語,撿到的人至少知道這應該是個中國人。

然後,好長一段時間,心裡都滿懷希望的等待。後來長大了,知道這很幼稚,也知道不可能真地會等到這樣的一封回信。但我每一次站在河邊,站在江邊,站在海邊,甚至只要是站在水邊,就會在潛意識裡產生一種衝動——希望真的可以撿回一個漂流瓶,裡面有寫給我的、不知是來自天涯海角的哪一個角落的回信。

所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有一種童年原型理論,是說童年的一些事情、一些想法,有時候會隱性地、或顯性地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我大概就被這個漂流瓶情結給顯性地影響了,所以一直到長大以後,我都特別喜歡寫信。以前是用毛筆寫那種蠅頭小楷,覺得寫的過程很愜意,很享受。現在都用電腦了,所以大多數時候用Email。但我即使接受了電子郵箱的寫信方式,也一直難以接受QQ和MSN的那種信息傳遞方式,因為那實在太快了,太直接了,太沒有等待與回味的餘地了。或者因為那根本就不是寫信,所以那只能叫聊天,要聊天的話,又不如面對面了,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會讓你說的話得到無限的昇華。所以我還是喜歡寫信:在漫長的斟酌中,寫下,寄出去;在漫長的等待後,收到,讀出來。

但可惜,我當年從海上寄出的是一封再也不會有回信的信。

但也說不定呢!我總覺得這個世界是用「奇跡」這個詞創造的。萬一將來會有一封回信呢?萬一會像唐代的於祐和韓翠萍那樣,會在命運的驅使下發生一段真正的奇跡呢?

唐代於祐,是唐僖宗時期的人,並不是一個什麼有名的詩人,只是一個屢試不中的讀書人。但在大唐的國度裡,只要是讀書人基本上就都是詩人,只要是詩人就會有傳奇。這於祐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的例子。

說於祐年輕的時候,每年都到京城來參加科舉考試,但很不幸,他作為一個高考落榜生,是年年考,年年不中。這讓他的人生一直都黯淡無光。所以他最後只能到河中府貴人韓泳家去做家教和文字秘書。相比之下,我覺得古代的讀書人還算是幸運的,高考落榜了,還能去當個師爺、秘書什麼的。可現在,大學考上了,甚至研究生畢業了,這種職業和職位往往是打破了頭也謀不上。

說在於祐徹底灰心,告別科舉考試之前,就在某年他進京趕考的過程中發生過一件類似於漂流瓶事件的小事。

說有一天,落榜生於祐在皇城的街道上散步,時值深秋,西風送落葉,斜陽照殘影,顧影自憐的於祐徘徊在御溝邊,望著漂浮的落葉,順流而下,內心充滿迷茫和悵惘,感到人生如落葉一樣隨水飄零。於是,他下意識地在蹲在御溝邊,毫無目的地撥弄著河水。忽然,他看見順水漂流過來一片紅葉,上面隱隱約約,好像有墨跡。眼看著這片紅葉就要從他眼前流走了,他急忙撈起來,仔細一看,哦,紅葉上果然有字,還是一首詩,詩曰:

「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慇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

於祐反覆吟誦這首詩,細細地品味,從字跡來看,工整秀麗,應該出自於一個女子的手筆;從詩的含義來看,寫的是一個女子孤寂無聊的心情,「深宮盡日閒」嘛,從這句中可以知道,她生活在深宮中,能寫出這麼哀絕淒婉的字句來,一定是一位絕妙佳人。十之八九,可能是一位宮女。於祐不由地歎道:「唉,可惜了一個如此多情的女子!」

於祐晾乾了紅葉,把它揣在懷中,回到了客店。以後的許多天,總會坐在書桌前,手中拿著紅葉,癡癡的發呆。我們常說睹物思人啊,為什麼定情要有信物,為什麼結婚要送戒指啊?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為什麼不是一堆永流傳啊?事實上,事物越小,越集中,越能引發人們對事物相關人的想念與思念,所以王維《紅豆》詩才說「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啊。於祐雖然根本沒見過那個紅葉題詩的宮女,但他天天老看那個紅葉,心中就不由自主想的全是那個素未謀面,卻又神交已久的紅顏知己。這樣渾渾噩噩過了許多日,竟然因為思慮過度,病倒在客店裡。他的好友聽說後,就趕到了於祐的住處來看他。在聽完於祐說完自己得病的根由後,不由得哈哈大笑,說「你怎會如此愚鈍,這個女子寫這首詩,又不是有意於你,而你也是在偶然間得到的,何必如此癡情呢?而且,皇宮守備森嚴,你怎麼可能找到這個女子呢?你的這種癡情真是好笑啊!」

於祐回答說:「唉!兄台,你也不必譏笑我,假如你身處我的這種境地,定然也會如此。姻緣前生已經注定,能得此佳人為妻,什麼功名利祿,都不過是過眼煙雲罷了」。

注意,於祐這段話意思的關鍵在於他相信姻緣乃屬前生注定,好像就是相信我們常說的宿命論,相信是命運把這片紅葉送到了他的手裡。所以,作為旁觀者,他也知道寄希望於這段情感純屬是無稽之談,但作為當事人,他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他心想,「佛祖高高在上,我若誠心抱定這段姻緣,佛祖必定會從我所願的」。

於祐為什麼會這麼想呢?一般人會覺得他就是當局者迷,癡心妄想而已。但我覺得這和唐人的文化心理有關係。我們知道唐代是三教並行的,也就是儒、釋、道都很流行。釋家,也就是佛家是講宿命論的,這不用說。儒道兩家看似不同,但追根溯源,都本出於《易》,而魏晉南北朝以來,易學盛行,到了唐代的儒、道兩家這時候都有豐常濃厚的易學色彩。易學也講命運,但不是佛家宿命論,不只是簡單的命中注定。據我的研究,我認為中國傳統易學的命運觀其實是種系統論與信息論,它認為我們每個人、每個群體,乃至整個社會都生活在各種各樣的系統之中,系統中的信息變化多樣,而有些信息的變化會引發整個系統的變化,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對於那些能引發整個系統變化的關鍵性信息,要研究,要重視,甚至要頂禮膜拜。所以易經中的卜筮,就是用極為神秘的形式去尋找這種信息,然後對它頂禮膜拜。後世易學流於民俗,發展成了相命之學,我認為那都是迷信,都是末流。但易學本身的這種命運觀還是有著它獨特的價值的。當然,這一塊的內容相當艱深,也不適合在這裡解釋過多。但於祐把這件事當作是命運的安排,也就是他把這片紅葉當作是他人生系統的關鍵信息、關鍵因素來看待的。認為這片紅葉會帶來他個人人生系統的一系列變化。這種命運觀就不是佛家的宿命論了,宿命論本質是消極的,而這種命運觀恰恰會催生出積極的人生態度。所以創造這種命運觀的《易經》,在乾卦裡就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正是在這種信念的作用下,於祐拖著病體,又來到御溝邊,沿著水流找到了源頭。原來御溝的水流只是經過皇宮,它的源頭在皇宮外面。這時,他看著御溝中順水漂流的落葉,心中一陣陣地激動,彷彿夢想因此就會成真。他拾起一片紅葉,也在上面題了一首詩:

「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流水無情何太急,紅葉有意兩心知」。

寫完後,他把這片紅葉放入御溝的上游,看著它飄飄蕩蕩,流進了皇宮裡。

我們來客觀分析一下,於祐的這種行為到底有多荒唐。第一,你根本無法知道這紅葉流進了皇宮能否被人注意到。它有可能怎麼進去的,怎麼出來,就像學生們聽課,左耳進,右耳出,這葉子最大的可能就是上游進,下游出,流入皇宮不過是到此一遊而已;第二,就算它進去了,也被人拾到了,誰又能保證那個人一定是當初葉上題詩的那一位呢?第三,就算過於幸運,拾到落葉的真便是在葉上題詩的那一位,但宮門一入深如海,她又怎麼出得來又怎麼與你相認呢?第四,就算她僥倖出宮了,又怎麼知道你這首紅葉詩是誰寫的,人海茫茫,又到哪裡去找你呢?所以我們不難發現,於祐這一做法確實荒唐,但不要忘了,你我這樣想,那都是局外人,於祐他不這樣想,他想到的只有千里姻緣一葉牽,一切自有命運的力量!這就像萊特兄弟相信他們能飛,於是他們最終飛起來了一樣。果然,這片紅葉開始發揮它在於祐人生中的關鍵性力量了。

經過這次落弟之後,於祐先是懷揣著那片紅葉永遠告別了科舉的考場,以後他再也沒參加科舉,要是他還一如既往地考,說不定哪天考中了,就再也沒有後來的故事了。然後他像我們開頭說的來到了韓泳家做家教。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天下大旱,皇帝為了表示自己崇尚節儉,帶頭做個示範,於是遣散宮女三千人,以顯其施政的仁厚。有一個宮女叫韓翠萍,被遣散後無家可歸,於是寄住到她遠房親戚韓泳家中。

有一天,韓泳突發奇想,就跟於祐做媒,說這個韓翠萍原本也是良家女子,剛剛三十歲,比你小一歲,眉清目秀,才貌出眾。而你也老大不小了,我來撮合一下,讓她嫁給你,你看怎麼樣?要知道於祐這時候已經三十一歲了,在現在也算是大齡青年了,在古代那要算是老齡青年了,實在不能再等下去了。於祐聽到這話,立刻叩謝允諾。於是,韓泳請人做媒,幫助於祐送了彩禮。一切都按照禮儀妥辦,成就了這件婚事。

成親之後,說這個韓翠萍有一天偶然在於祐的書箱裡見到了那片紅葉,不由得大吃一驚,說:「這是我所作的詩句,這是我親手放於御溝中的紅葉,相公你是怎樣得到的?」於祐就把撿到紅葉的始末告訴了韓翠萍。韓翠萍馬上說:「這真是巧了,我從御溝中也撿到一枚紅葉,不知道又是什麼人作的呢!」於是開箱取出紅葉,於祐一看,正是自己的那片紅葉,當時是熱淚盈眶,心裡說「my god!我滴個神啊!這真是一切自有天定,不可不信緣啊。」當年在心中發下的宏願竟真的實現了,誰能說這不是命運的力量呢?兩個人拿著題詩放流的紅葉,驚歎不已,感慨不已。

後來,韓泳設宴招待於祐和韓翠萍。韓泳說:「你們二人怎麼答謝我這個媒人了」!韓翠萍笑道,說:「我和夫君天作之合,媒人卻不只是你呢!」韓泳說:「這從何說起呢?」韓翠萍要來紙和筆,作了一首詩:

「一聯佳句題流水,十載幽思滿素懷。今日成卻鸞鳳友,方知紅葉是良媒」。

有的讀者朋友可能會問:「傳說吧?要不就是小說吧?真得有這麼神的事兒?」還別不信,還就真有這事兒,而且還不只一件。

於祐和韓翠萍紅葉傳情的故事最早見於北宋文人張實的《流紅記》,其中還記載了唐昭宗時,宰相張濬曾作詩記述了這段傳奇故事:「長安百萬戶,御水向東流。水中有紅葉,惟君得佳句。子復題脫葉,送入宮中去。深宮千萬人,葉歸韓氏處。出宮三千人,韓氏籍中數。回首謝君恩,淚灑胭脂雨。寄寓貴人家,方與子相遇。佳聘六禮具,百年為夫婦。兒女滿眼前,青紫盈門戶。茲事自古無,可以傳千古」。 可見此事不虛。

唐人孟棨所作的《本事詩》中也曾記載過與此類似的另一個故事:在唐肅宗時,詩人顧況一次與友人遊園,於流水中得到一張大梧葉,上面有詩一首:「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個性灑脫的顧況見詩後,也取一片樹葉,題詩在上:「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裡斷腸時;君恩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讓其泛於波中,隨水漂流進宮。十多天後,友人在東苑游春時,又得一紅葉題詩,當即帶回送給顧況。詩是這樣寫的:「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尋春次第行」。遺憾的是,這一段緣分終究沒能成為類似於祐夫婦的佳話。

另外,於祐題紅葉詩的時候曾有一句叫「曾聞葉上題紅怨」,也就是在他之前他就應該聽說過這種紅葉題詩的事兒。那在他和韓翠萍之前是不是還有這樣的事兒呢?還有!明人徐應秋的《玉芝堂談薈》裡就記載了唐德宗時,這比於韓戀要早了將近一百年,奉恩院王才人養女鳳兒,就曾在紅葉上題詩,放在御溝中隨水流出。進士賈全虛得到了此葉,認真起來,懷戀題詩的人,以至於經常思念泣下。德宗皇帝知道了,查問其事,最後將題詩的鳳兒賜給了賈全虛為妻。你看,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一看才知道,奇妙還不少。這麼多紅葉題詩、緣定今生的事兒,難道還能說此事只是讀書人善意創作和加工的嗎?

我曾經在自己上課的班上做過一個小小的調查,結果是在聽過紅葉傳情這個故事之後,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肯定地認為這是一個民間的傳說故事,也就是不認為這是實有其事的。這還只是年青的大學生們的想法,等到他們在社會上再摸爬滾打幾年,就會有更多的人不會相信真的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因為在我們成長乃至成熟的過程中,我們會越來越老於世故,越來越現實,越來越不相信有奇跡會發生。我們把這種心態美其名曰叫「理性」。事實上我覺得這反倒是成長的悲哀。這至少反映出這種心態的三種不良的方面來:

第一,旁觀者姿態。我們有一句話叫「旁觀者清」,本來是說旁觀者容易把事情看得清楚,但事實上,我們成人化之後,往往看重的是旁觀者的清閒、輕鬆和不負責任。所以我們奉行一條生活準則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但這種姿態成為習慣之後,很多人是「事若關己」,也同樣會「高高掛起」,所以在工作與生活裡會有很多事兒,很多細節,我們只要能糊過去就行,而不是借此來求新局面,新境界,事實上我們常說沒有機會,實際上是因為我們已經不會把一片順水流來的紅葉當成改變人生的機會而已。所以我認為這種旁觀者姿態決定了大多數人生活中的平庸與碌碌無為。

第二,不相信奇跡。我們小時候聽故事,會把自己想像成不是孫悟空,就是二郎神,於是我們那時相信是有觔斗雲,是有七十二變的,只是自己還沒有機會學會而已。但我們長大後再不會把自己置身於故事裡,所以也就不會再相信那些騰雲駕霧的奇跡。所以要不是有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我們有可能到今天也無緣與那些天空的鳥兒們一起比翼飛翔。

第三,就是對命運的消極理解。我是相信有命運的,但不是我們傳統理解的那種宿命的觀點。人一生的這個生存系統裡,除這你自身,有很多未知的因素,有很多變化的信息。這些因素、這些信息總會在某些特殊的時候裡露出些蛛絲馬跡,觀察它,揣摩它,引導它,控制它,這就是易學所倡導的一種主動的命運觀,所以音樂巨匠貝多芬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潛台詞就是首先是有命運的,其次,我要成為那個駕馭自身命運的人。而宿命論則把命運當作是純粹的不可知不可控的因素,所以我們習慣了任人宰割,對於細微的變化向來麻木不仁。

當然,這些只是紅葉傳情這個真實的故事帶給我個人的思索,它帶給後人更大的財富是一種獨特的情感傳遞形式。自唐以後,用紅葉,或紅葉題詩來表達愛意,幾乎成了一個奇特的東方文化現象。以至於北有北京的香山紅葉,南有南京的棲霞紅葉,都成了這種紅葉文化的典型代表。

也就是在八十多年前,在北京的香山腳下,與張愛玲、蕭紅、廬隱一起合稱為「民國四大才女的」石評梅收到了高君宇的一片紅葉,高君宇是共產黨早期的革命活動家,當過孫中山的秘書,周恩來與鄧穎超的婚姻他就是介紹人。石評梅只見紅葉上寫著兩行字:

「滿山秋色關不住,一片紅葉寄相思。」

石評梅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她心裡很喜歡高君宇,但高君宇在鄉下有一個父母包辦婚姻的妻子,她表示:「寧願犧牲個人的幸福,而不願侵犯別人的利益,更不願拿別人的幸福當作自己的幸福。」而且,石評梅自己也有一段痛苦的感情經歷。所以高君宇的紅葉傳情,遭到了石評梅的拒絕,她在紅葉背面寫了一句:「枯萎的花籃,不敢承受這鮮紅的葉兒」,然後退還給高君宇。不久,高君宇勞累過度病逝京華,葬在了陶然亭。石評梅整理他的遺物時又看到了那枚紅葉,此時紅葉依然,但卻物是人非,只有那份感情還依然鮮艷、熾烈。她悲痛欲絕,心如刀割,懷揣著那片紅葉親筆在墓碑上寫了一句話:「君宇!我無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之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淚流到你墳頭,直到我不能來看你的時候。評梅。」後來,石評梅不久也去逝了,她的墳就挨著高君宇,一起葬在了陶然亭。雖然,他們沒能像於祐、韓翠萍那樣結為連理,但因為那鮮艷的紅葉,他們的命運同樣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這不就是生命的奇跡嗎?

所以,我現在有時還會佇立在水邊,等著一封或許是永遠也不會等到的信。

如果說紅葉因為替人傳情,從而獲得了獨特的文化價值;那麼柳毅因為替人傳書,同樣獲得了令人羨慕的愛情。可見人勤快一點兒,多替別人跑跑腿,還是物有所值的。

請看下回:柳毅傳書的故事——「一個郵遞員的幸福生活」。

《五代前的那些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