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it is a question.(生存還是滅亡,這是個問題。)愛,還是不愛,這也是個問題。
過去的時代已經過去,它們能夠給我們這個時代很多啟發,包括對愛情的啟發。那麼,什麼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愛情?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清楚「我們這個時代的愛情是什麼?」換言之,我們就要搞清楚這個時代的愛情現狀。可以說,這是一個——很會愛,指愛的形式與示愛勇氣;又不會愛,指愛的深情;很懂愛,指愛的知識;又很不懂愛,指愛的平淡與真實——的時代。就這個時代有別於以往時代的愛情現狀而言,根據生活的積累和媒體的資料,愛情大概分為如下幾種類型。
其一,缺乏戀愛。現在的青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被現實的房子呀、車子呀、高收入工作呀等問題牽引著,沒怎麼戀愛就被父母因為對方的條件而要求結婚或者要求分手。有的學生曾在群裡說,只要對方靠得住,有能力,有上進心,有責任感,暫時沒有房子、車子,自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父母不能接受。所以自己的婚姻自己也無法做主,像父母要自己結婚而不是自己要結婚一樣。
其二,不會戀愛。現在的青年,在愛情電影電視節目、愛情小說和愛情心理網站中流連忘返,就是難以真真實實地去談一場戀愛,去愛一個真實的人,去接受一個真實的人的愛。網絡的存在使得愛情的虛幻感更加強烈,徵婚節目的存在也是現實世界戀愛之難的某種證明。有的甚至不談戀愛,喜歡獨身。所謂「我喜歡一個人」,不是喜歡一個愛人,而是喜歡自己一個人生活,認為自己是最完美的愛人。我聽說某名校有個40多歲的女老師獨身很多年了,她也蠻漂亮,也不是怨婦型的女人。她不是恨男人,而是覺得一個人也可以幸福,為什麼一定要兩個人呢。這樣通達的獨身觀念是不多的,畢竟她是高級知識分子。
更多選擇獨身的人不是主動選擇,而是出於無奈,尤其是女性。年輕時幹事業沒考慮婚事,年紀漸長待遇不錯,又不願意選擇比自己弱的人,漸漸就「剩」下了。大城市的「剩男」有類似情況,也有的迫於高房價而無奈獨身。獨身現象在高校不少,被看得很淡,這和大學的人文精神與自由氛圍有關。但若是在中小學或其他單位,肯定被議論紛紛。
其三,不敢戀愛。因為受過傷害而不敢開始新的戀愛。這是一個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強的時代。之所以說其弱,是因為無論是戀愛的分手,還是夫妻的離婚,都對一方或者雙方造成了傷害,相處的時間越長,傷害就越大。所以越沒心沒肺的人,越容易渡過難關;越深情的人,越難以擺脫,有的甚至是幾年之後才慢慢從陰影中走出來。之所以說其強,是因為這個時代的壓力大,誘惑多,如果你都能夠堅持真愛,堅持自我,堅持反思,那麼你就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個可愛的人。
其四,暗戀。這或者是單相思,或者是雙方都有感覺,有意思,但因為自尊、顧忌或者其他原因,沒有一方先挑明,最後也只能無言地分開。有些大學生就是這樣的戀愛模式。其實怎麼說呢,有時候愛就是一句話。如果你覺得很多話要說也可以寫信,沒什麼大不了的,對方又不是老虎!
其五,追求完美愛情。有的文章說「為了追求完美的愛情,要做好獨身一輩子的準備」,我看了覺得好玩。想想歷史上、現實中哪個人的愛情是完美的呢?幾乎沒有。尤其是娛樂圈,有人被「完美」地宣傳了一下,很快就傳出分手或離婚的消息。所謂「完美」觀念,一是,你要找到那個完美的「他」(「她」);二是,對方也要把你當成完美的「她」(「他」);三是,你們要把愛變作和諧生活和精神對話、精神旅程。此三者缺一不可,否則就不完美了。追求完美其實是害怕殘缺,害怕失去,其心理根源是脆弱與恐懼。即使是魯迅、沈從文、巴金,他們也不會覺得婚姻完美。因為婚姻就是生活,生活是不完美的,而且他們也不以完美為念,而是注重真實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呢!或者說,愛情沒有完美,只能盡量接近完美。
其六,老少戀。這分為師生戀和非師生戀兩種。趙薇的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也講述了一個師生戀老少戀的故事。根據趙薇的自述,故事源自她的親身經歷。她為了他天天去聽他的課,啃那些很抽像的理論書,想與他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只不過那位老師婉言謝絕了她。現實生活中實現不了的,她就讓它在電影中實現。結合民國的例子,老少戀至少表現為如下幾種情況。
一是,玩弄情感型。如胡蘭成,雖然他符合張愛玲的條件,比她大15歲多,但他是個花花公子,最終張愛玲選擇與之分手。
二是,「我可以愛」型。如自我壓抑了多年的魯迅,剛開始對於小自己18歲的許廣平的追求是若即若離,顧慮重重的,但是最終情感突破理智的藩籬,喊出「我可以愛」的呼聲。
三是,「為愛等待」型。如巴金對於比自己小16歲的讀者蕭珊的主動示愛是猶豫而善良的,他讓蕭珊考慮清楚,等她成熟,不想耽誤她。蕭珊也為之感動,最終巴金等來了一場忠貞愛情。
四是,「活在當下」型。好像是2012年,我的一位80後碩士朋友打電話跟我說,我們都認識的一位老師娶了一個小他20多歲的妻子。我當時問她:「你不覺得他們差距太大了嗎?」她說:「我覺得他們蠻好的,合得來就好。」後來,我給那個老師打電話時終於忍不住問他:「你有沒有為她想過,假如你70歲走了,你的妻子還不到50歲,你忍心嗎?」我跟他很熟,他沒有罵我。他說:「你的善良和真誠令我感動,但是愛就是愛,情感可以衝破身份、年齡等限制,而且我們沒有強迫與被強迫,就是覺得適合。如果以年齡設限,魯迅他們都不用結婚了。我們要活在當下,過去已經過去,未來尚未到來,只要做好現在,活在當下,未來也不堪憂,把愛當成旅程,不也是很快樂的事情嗎?!」(大意如此)這大概是當下老少戀的普遍心態。
其七,離婚率偏高。誰都知道,結婚很正常,離婚也正常,但是現在離婚率的確偏高,就不太正常。
今天,你離了嗎?20世紀末曾經流行這樣一句「戲侃」,但時至今日,大家已不再覺得其幽默,因為「狼」真的來了。據民政部提供的數據,今年(2011)一季度,全國有46.5萬對夫妻勞燕分飛,平均每天有5000對夫妻離婚,離婚率為14.6%。
從過去的談離婚色變,到70後糾結於離或不離,再到如今80後的「離婚沒啥大不了」,中國人的婚姻觀正在發生改變。據不完全統計,從年齡結構看,目前全國22~35歲的人群已經成為離婚主力軍,也就是說,70後、80後成為離婚高發人群。中山大學在上海、廣州進行的一項小樣本調查顯示,70後、80後的已婚人士中,離婚人數達到或者接近一半。
「今天,還能相信愛情嗎?」近日在網絡上瘋傳的這句話,讓人傷感,更讓人困惑。(http://news.qq.com/a/20110619/000652.htm)
全國一季度離婚率,2007年11.1%;2008年12.4%;2009年13.6%;2010年13.0%;2011年14.6%。廣東一季度離婚率,2009年9.8%;2010年10.4%;2011年10.9%。
2009年中國離婚率十強榜:北京,離婚率39%;上海,離婚率38%;深圳,離婚率36.25%;廣州,離婚率35%;廈門,離婚率34.9%;台北,離婚率34.8%;香港特別行政區,離婚率33.8%;大連,離婚率31%;杭州,離婚率29%;哈爾濱,離婚率28%。
(http://fashion.ifeng.com/emotion/topic/detail_2010_08/17/1970002_1.shtml)
其他戀愛模式在此從略。因為本文不是論文,是隨感,是日誌,這裡講的是這個時代的愛情現狀,重點講述與以往時代略為不同的或值得講述的情況,其他情況則從略。如果說這很「片面」,也無所謂,因為深刻本來就是片面的。在此文中我沒有說出的內容還有很多,但不說出並非不知道,因為什麼都說等於什麼都沒說。
那麼,什麼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愛情?如果說上面講的是當今時代的愛情現狀,那麼下面講的就是當今時代的愛情實質或愛情境界。
其一,真愛。愛就一個字,不用太複雜,但是愛最需要的一個字就是「真」,對你真才是對你好。「愛」就是接受一顆心,缺乏對一顆心的接受和包容,就會什麼都看不順眼。真愛需要承諾,而承諾需要信任,信任需要彼此的責任感,因此才有安全感。有位80後大學女班主任在群裡跟學生們說:「我找一個有責任心的好男人,將來成立一個幸福的小家庭,過自己想要的平淡生活,就滿足了。」真愛還不害怕殘缺,這個世界其實沒有百分之百的男性和女性,但是不要緊,哪怕我們只是百分之七八十的男性女性,我們也能談一場百分之百的戀愛,然後是百分之百的百年好合白頭到老。因為殘缺所以真實,因為真實所以完美。
其二,自由愛。愛不是佔據,愛是一種自由。但這是一種親密的自由,彼此不打亂對方的空間與自由,彼此尊重對方的空間與自由,彼此甚至可以有一點不影響婚姻的小秘密,彼此也可以到各自的空間裡跟各自的朋友交流,以求更好地理解對方。因為愛是磨合,而不是取代。
其三,恩愛。恩愛恩愛,恩大於愛,把愛變為一種恩,這是典型的中國婚姻特色。
婚姻生活是平淡的,但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就讓我們以平靜、樂觀、感恩的心去面對、度過與分享這種平淡,在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務活、耗費時間的工作中尋找樂趣,坦然、泰然、淡然,富足、知足、滿足。只要我們有一顆這樣的心,那麼我們的心就有了自由的空間,而有了這樣的空間,我們的愛情就會餘裕豐盈,永葆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