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序

瑪麗·居裡一生中充滿了奇異的經歷,人們往往把她的故事編成一部傳奇。

她容貌秀麗,卻出身貧寒,自己的民族當時正受到外族欺凌。早年,她在命運的有力召喚下,離開自己的祖國波蘭,前往巴黎求學,度過許多年貧窮孤寂的生活。在那裡,她遇到一個與自己天賦相當的青年,兩人後來結了婚,沉浸在與眾不同的幸福生活中。兩人以無比堅韌的意志,在枯燥的工作中不屈努力,最終發現了一種神奇的元素——鐳。這一發現不但創造了一個新的科學領域,而且找到了一種新的用途:為人類治療一種可怕的疾病提供了手段。

這兩位造福人類的科學家聲譽傳遍了全世界,然而瑪麗卻橫遭不幸:死神剎那間奪走了她的丈夫,她失去了自己最好的伴侶。精神痛苦和身體疾病折磨著她,但她沒有因此停頓,獨自將兩人剛剛開始的工作繼續下去,使共同開創的這門科學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她在永恆的奉獻中度過了自己的後半生。起初,她忘我地投身救治戰爭傷員;後來,她為學生奉獻出自己的全部時間、知識和智慧,為世界各國來向她求學的未來科學家們奉獻出自己的精力。

她從不看重財富,對於不得不接受的榮譽,態度也很漠然。完成歷史交給她的使命後,她心力交瘁而辭世。

這個故事實在太像神話了。然而如果添加上哪怕一丁點虛飾,都該看成是一種罪過。凡是我不能確定真實性的逸聞趣事,一概沒有包括其中。我使用的字眼絲毫沒有失真,即使是衣服的顏色,也決非子虛烏有。我陳述的完全是事實,引用語都是當事人確實說過的話。

我要向身在波蘭的親屬表示謝意,他們不但修養深厚,而且親切慈祥。我要特別感謝我母親的大姐德盧斯卡夫人,她們兩人不但是姊妹,而且是密友,她不但為我提供了許多珍貴的信件,而且介紹了我母親青年時期生活的許多直接證物。許多文件還能喚起我對後來年月的回憶,其中有私人文件;有瑪麗·居裡關於自己生活片斷的簡短記錄;有數量巨大的官方文件;有許多法國和波蘭朋友的敘述和信函,我無法表達對這些朋友的真誠謝意;當然,還有我姐姐艾萊娜·若裡奧—居裡、我姐夫弗雷德裡克·若裡奧和我本人根據記憶的敘述。

我希望,讀者能從瑪麗·居裡短暫的一生中體會到,她的品格比她的工作和生活更加難能可貴。她的性格堅定不移,一旦做出明智判斷便鍥而不捨,畢生奉獻出一切,絲毫也不索取,甚至連饋贈都不接受。這個靈魂中最優秀的品質,在於福禍榮辱都不能使其非凡的純潔發生絲毫變化。

由於具有這樣的品格,她漠視金錢,不享舒適,但凡憑天賦盛名可獲得的種種利益她都一概拒絕。世人希望她拋頭露面的活動讓她痛苦不堪。她生性敏銳嚴格,追逐名利的態度她一概沒有,既不精通此道,也不受本能的驅使對名利發生興趣,就連故意做作或裝出謙虛態度也不會。

她不願做名人。

我是在母親三十七歲時出生的,等我長到能真正瞭解她的時候,她已經是個年邁的女人了。她那時久負盛名,可我對母親是位著名科學家這事卻瞭解極少,也許是因為瑪麗·居裡根本就沒把自己看做「著名科學家」。我倒覺得與自己生活在一起的母親從來就是位窮學生,她永遠富於幻想,與我來到這個世界前的那個瑪麗婭·斯科洛多斯卡毫無二致。

瑪麗·居裡直到去世那天時,仍然保持著原來那位年輕姑娘的本色。她度過艱苦漫長而輝煌的職業生涯,有人崇拜她,也有人貶低她,這些並沒有使她變得更加偉大,也沒有讓她變得渺小。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她仍然一如既往、口氣溫和、意志堅決、態度羞怯、充滿好奇,完全與她少年時期一樣內向。

如果以政府為要人舉行隆重葬禮的方式給她送行,那對她幾乎算是一種褻瀆。而她就像無數普通人一樣,葬禮無比簡單樸素,極其平靜地葬在一塊鄉間墓地中,躺在一片夏日的花叢中。

但願我具有作家的天賦,將她的故事娓娓道來。她一輩子都像個學生,如同路人般平靜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周圍環境絲毫沒有影響到她,她一切處之泰然,對自己創下的輝煌業績幾乎毫無察覺。愛因斯坦評論道:「在所有著名人物中,只有瑪麗·居裡沒有受到榮譽的腐蝕。」

《居里夫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