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派的代表作家姜夔

一、生平事跡

南宋後期,宋、金兩國日趨衰弱,雙方都無力發動進攻。這時勃興於塞北的蒙古人,發動了侵金戰爭,相距較遠的南宋王朝倒可以繼續偏安一隅,暫時過起太平日子了。於是,朝廷上下,文恬武嬉,又繼續過著「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林升《題臨安邸》)的奢侈淫逸生活。在這種政治風氣的影響下,詞壇上愛國主義的呼聲漸趨微弱,代之而起的是以姜夔為代表的格律詞派。這派著名的詞人有史達祖、吳文英、王沂孫、周密和張炎等,他們遠離社會現實生活,專在藝術技巧上刻意求工,以滿足當時社會上流連光景、吟玩性情的生活趣味。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大約生於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卒於宋寧宗嘉定十四年(1221)。

白石幼年隨父(名噩)宦居湖北漢陽,十四歲父親去世,又依姐姐居住,少年時代大致在漢陽度過。成年後,為尋求出路,曾出遊揚州,旅食江淮一帶。從他詞中所寫的「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鷓鴣天·元夕有所夢》)的句子看,他可能在合肥有過一段情事。

淳熙十三年(1186),白石三十二歲,在湖南結識了福建老詩人蕭德藻,蕭氏欣賞他的文才,把侄女嫁給他,並帶他寓居浙江湖州。由於蕭的介紹,他又結識了楊萬里。楊萬里賞識他的詩才,又把他介紹給范成大。紹熙二年(1191)冬,白石冒雪訪范成大於蘇州,在那裡逗留了一個多月,應主人之請作了《暗香》和《疏影》兩首新曲。范成大對此「把玩不已」,頗為讚賞,並把家中一個名叫小紅的歌女送給白石。白石和小紅的關係很好,他每次寫成新詞,自己吹簫,小紅伴唱。這種適意的生活,就是他在《過垂虹》詩中寫的:「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白石一生與功名無緣,他早年考過功名,但沒有結果。四十歲那年,有過一次「詔免解與試禮部」(不必經過地方考試直接參加禮部進士的考選)的機會,那是因為他曾向朝廷上《大樂議》(《宋史·藝文志》),皇帝賜予他的,但還是沒有考取,遂以布衣終身。

白石中年以後,瀕於貧困潦倒,幸虧有張鑒的幫助,生活還算過得去。張鑒是南宋大將張浚的孫子,在杭州、無錫等地擁有田宅,曾想出資為姜夔買官爵,被姜夔謝絕了。姜夔稱他和張鑒「十年相處,情甚骨肉」,大約他長期寓居西湖,浪游浙東、無錫等地,主要依靠張鑒資助。

張鑒死後,姜夔生活失去依靠,只好求食於浙東、嘉興、金陵等地的朋友。晚年窮困潦倒。嘉定十四年(1221)卒於西湖。家貧不能治理喪事,友人吳潛等人給以資助,葬於錢塘門外西馬塍。

大概由於他一生未曾做官,《宋史》沒有給他立傳。其生平事跡散見於筆記和其他文字材料。

二、創作成就

姜夔在南宋文壇上以博學多才著稱。他不但擅長詩詞,而且還精通書法和音樂,曾上書論雅樂,進《大樂議》、《聖宋鐃歌鼓吹曲》。

(一)詩

他的詩,今傳《白石道人詩集》,存詩一百八十餘首。他寫詩初學黃庭堅的江西詩派,後又改學晚唐,楊萬里稱讚他「於文無所不工,甚似陸天隨」,把他比擬為晚唐隱居在吳淞江上,自號天隨子的詩人陸龜蒙。所以他的詩能於江西派清勁爽朗中兼有晚唐詩綿邈蘊藉的風神。其《昔游》詩寫他早年的江湖遊歷,有聲有色,氣魄不凡。他的七言絕句比五、七言古體寫得更好,如《除夜自石湖歸苕溪》:

細草穿沙雪半銷,吳宮煙冷水迢迢。

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黃帽傳呼睡不成,投篙細細激流水。

分明舊泊江南岸,舟尾春風颭客燈。

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雲衣。

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

這是姜夔七絕的代表作。作者於紹熙二年(1191)冬,冒雪到蘇州石湖拜訪范成大,在那裡住了一個月,直到除夕晚上才乘船返回湖州。在船上,詩人將歸途中的所見所感寫成十首絕句,這裡選錄的是組詩中的第一、三、七首。這三首詩,不僅形象地描繪了詩人沿途所見的種種景物,而且還抒寫了他對這些景象的強烈的感受。詩的構思高妙,畫面生動,清新別緻,確有無窮韻味。難怪楊萬里對這組詩極為稱賞,認為「有裁雲縫月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聲」(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引)。又如《湖上寓居雜詠》:

湖上風恬月淡時,臥看雲影入玻璃。

輕舟忽向窗邊過,搖動青蘆一兩枝。

苑牆曲曲柳冥冥,人靜山空見一燈。

荷葉似雲香不斷,小船搖曳入西陵。

這組詩作於寧宗慶元六年(1200),時作者寓居西湖之孤山。原詩十四首,此為其中的第二、九兩首,皆以湖景為主,著重寫它的幽美與寧靜。姜夔寫這組詩時,韓侂胄正準備北伐,南宋國力還較強,所以詩人筆下的西湖還是恬靜的,詩的風格亦清妙秀遠。

他論詩提倡「高妙」,所謂「詩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所著《白石道人詩說》,為南宋詩論的重要篇章,在我國文學批評史上佔有一席地位。

(二)詞

姜夔的創作,最有名的還是他的詞。從內容上看,白石詞多是紀游、詠物以及愛情之作,反映的生活面比較狹窄。這幾乎是婉約派詞人的通例。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詞在思想內容上毫無可取之處。《揚州慢》便是姜詞中思想性較強的一首: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寫這首名作的時候,姜夔只有二十歲左右。如詞序中所說,本篇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由漢陽沿江東下過揚州時所作。當時距金主完顏亮南侵(公元1161年)已十五年,距符離之敗(公元1163年)也有十三年,而揚州城依然「四顧蕭條」,悄無人煙。這不能不激起作者的無限感慨和悲憤。此詞即通過對揚州遭劫後的荒涼景象的描寫,並結合自己身世之悲,寄寓作者深沉的家國之恨。全詞的情調顯得十分哀涼而低沉,但韻味卻十分濃厚。難怪陳廷焯說:「『猶厭言兵』四字,包括無限傷亂語,他人累千百言,亦無此韻味。」(《白雨齋詞話》)又如《永遇樂》(雲鬲迷樓)等,寫江北人民盼望統一的急切心情,激勵辛棄疾完成澄清中原的歷史重任,在白石詞中是難得的。

姜夔對詞的貢獻,主要表現在藝術形式上。他精通音律,能自度曲。今傳《白石道人歌曲》存詞八十多首,其中有十七首註明工尺譜(中國古代的記譜形式),是研究宋代詞樂和中國古典音樂的珍貴資料。他繼承了周邦彥格律精長的傳統,卻又不滿於周派詞人軟媚無力的風格,於是用江西派詩人瘦硬生新的筆法入詞,所作往往音調諧婉優美,筆致清拔勁健,意境含蓄深遠,創作出一種清幽冷雋的意境。他的詞風是婉約與豪放兩大派「嫁接」之後的產物,它在傳統詞的「柔美」中多少引入一點「剛美」。這種藝術上的特色集中表現在他的兩首自度曲中: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暗香》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疏影》

這兩首詞,都是作者應出使金國歸來的范成大之請而創製的。其調名來自北宋林逋的《山園小梅》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暗香》與《疏影》同詠一題,是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前一首詞以梅花為線索,通過回憶對比,抒寫今昔之變與盛衰之感。全詞詠梅與憶人融合一體,神形兼到,境界高潔,構思精妙。與《暗香》著重對往昔的追憶不同,後一首則集中描繪梅花的幽獨孤高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對青春、對美好事物的憐愛之情。兩首詞裡顯然都有作者的寄托,但由於構思精巧,筆調清婉而不失剛健,讀來備感韻味深長。張炎在《詞源》裡說:「詞之賦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可見評價之高。

在南宋詞壇,姜夔是與辛棄疾、吳文英鼎足而三,成為「清空」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詞作不僅影響了宋末的王沂孫、張炎等人,還下開清代朱彝尊等浙派詞人,在詞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嚴守格律,追求「清空」,所謂「清氣盤空,如野雲孤飛,去留無跡」(張炎《詞源》),所以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讀姜夔的詞「如霧裡看花,終隔一層」。王國維雖有微詞,但同樣揭示了姜夔的詞風。我們認為,「霧裡看花,終隔一層」也是一種美,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含蓄之美、朦朧之美。但他有時用典過多,又產生了詞意晦澀的毛病,影響是不好的。

三、主要參考文獻

(一)傳記

1.周密:《齊東野語》卷一二「姜堯章自敘」,中華書局,1983年。

2.夏承燾:《姜白石系年》,見《唐宋詞人年譜》,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唐圭璋:《姜白石評傳》,《詞學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謝桃坊:《姜夔事跡考辨》,《詞學》第八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二)作品

1.《白石詩集》一卷附《詩說》一卷,清光緒榆園叢書刊本。

2.夏承燾:《白石詩詞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3.夏承燾:《姜白石詞編年箋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該書附有解評、版本考、序跋。

(三)其他

1.殷光熹:《姜夔詩詞賞析集》,巴蜀書社,1994年。

2.唐圭璋、潘君昭:《論姜白石及其詞》,《南京師範學院學報》1962年第3期。

《唐宋文學六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