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年羹堯之死》這本小書,是我正式出版的第一部著作。然而每每打開電腦,欲自作一序時,便生出近鄉情怯的感覺,不知從何下筆,述說內心的感觸。唯有略陳固陋,聊展寸私而已。

我從小喜歡歷史。當然,這裡所謂的歷史,和我後來作為專業學習了多年的歷史學是很不一樣的,無外乎評書戲曲、歷史小說等大眾喜聞樂見的講史方式。上高中以後,我逐漸步入互聯網世界,並開始在網上與人論史。當時,受《雍正王朝》等熱播清朝題材電視劇的影響,網絡上論說清史的聲音最為熱烈,我也不能免俗,躍躍欲試,頗想加入討論。不過,以我一貫好勝求異的性格,雖然極年輕,也不肯跟在別人後面,或應諾叫好,或發表些過於幼稚的觀點。於是,我開始在網絡上默默搜集清史文獻,半懂不懂,啃了不少史料。記得高三時,班主任讓我們羅列自己閱讀過的課外書,我的書單中竟有《雍正朝漢文朱批奏折彙編》之類,令老師大為驚詫。有了些背景知識打底,我在網絡清史圈也顯得游刃有餘起來,先是發史料,再是論觀點,上大學以後又寫起了網絡小說,吸引了不少粉絲,自我感覺十分良好。然而,當我真的憑著這樣得來的自信,選擇北大歷史系,準備以清史為專業時,我才倉皇發現:原來我這樣的「出道」經歷,就是學院派口中的「民科」啊!

還好,北大是個英雄不問出處的地方,只要能夠按照專業要求完成學業,其他事情是不消多說的。六年時間的研究生學習,我努力而又盡量不動聲色地克制自己的「民科」趣味,強迫自己變得專業、再專業一些。終於在2015年,我拿到了歷史學博士學位,一時間洋洋得意,自詡為孫菊仙、言菊朋,「名票下海」,轉型成功。

博士畢業以後,我入職國家圖書館,雖然科研壓力較之留在高校有所緩解,但如何利用自己的專業背景,開展閱讀推廣、文化傳播,成為我必須要考慮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此前的「民科」經歷,特別是在歷史普及文章寫作方面積累的題材和經驗,就頗值得我「創新性轉化」與「創造性發展」起來。於是,我撿起了自己的舊愛好,再以歷史學專業的思維方式、研究方法昇華其境界、匡正其觀點、去取其材料,以微信公眾號為平台,寫作多個系列的讀史、講史小文章。《年羹堯之死》,即其一也。

這裡還要說說我跟本書的主人公年羹堯的緣分。在「民科」時代,我的頭號「研究」對象是當時最受熱捧的雍正皇帝。年羹堯作為康雍時期的一位極重要大臣,我雖然對其經歷、事跡有所涉獵,但也失於浮泛。2010年,我認識了後來的密友吳菲帆。現在已經是上海灘律師的她,當年還是個追捧我小說《天地古今惟一嘯》的本科小女生,且她的趣味與旁人大不同,所鍾愛的竟是我筆下的配角——年大將軍羹堯。作為一個意志十分薄弱的作者,隨著與「年粉」小吳的頻繁交流,我對年羹堯的興趣也日漸增高,閱讀了與之相關的不少史料,對他的性格、經歷,也頗多同情之理解,甚至一度因為對他下筆「偏袒」,招致其他讀者的不滿。

2012年,隨著博士階段科研壓力的日益增大,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小說慘遭擱筆,至今未能完結。幸好,因為寫小說而積攢的材料還在電腦中,因為寫小說而梳理的思路還在自己腦中,幾年後重新撿起,倒也不費什麼力氣。不過,當年小說寫得駁雜,轉作以歷史學為基礎的普及讀物,總要有個明確的主題。這時候,年羹堯這個傳奇人物的傳奇經歷搶先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年羹堯是清代中前期的重要大臣,影視劇上鏡率頗高,也因此在觀眾心目中形成一些程式化的形象,如武藝高、功勞大、個性張揚跋扈等等。然而,歷史上的年羹堯並不是個簡單的臉譜化人物,他四十七歲的生命雖然不長,然而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功大罪的人生經歷,卻頗能令後來人感慨嗟歎;他與康熙、雍正兩位君主,以及同時代許多著名人物,都有複雜深刻的關係,並由此而對歷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這種複雜與深刻,往往體現在人情事理的細節當中,欲將這些細節鋪陳展示給更多的讀者,引起他們的共鳴與思考,就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學術論文所能實現的,而非融情入理、苦心孤詣、筆觸纖微所不能。在這種情況下,我寫作了《年羹堯之死》,嘗試以此人為突破口,實現我對於歷史普及讀物的追求,即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制度設計、社會心理、風氣好尚,通過古今同理的人情世故與邏輯推理,向讀者做出歷史場景的推斷、認識誤區的澄清,將類比的觸角突破時間的塵封,引入到今天的現實生活中。

《年羹堯之死》在網絡連載後,經我的博士指導老師之一、北大歷史系主任張帆教授介紹出版;又煩張老師,並我的導師北大歷史系郭潤濤教授、我的領導國家圖書館張志清副館長多加垂注,撰寫推薦意見。師長輩的殷殷熱望,令我喜而生愧,愧而圖進。本書蒙策劃人尚紅科先生青眼有加,棄瑕錄用,感激之情,亦難言表。此外,文章在網絡發佈時,收穫了許多師友和網友的轉發鼓勵與精彩評論,拳拳惠愛,再致謝忱。至於我的父母、家人,更自始至終都是我的忠實讀者與堅強後盾,工作的壓力和寫作的勞苦,在他們的支持下一次次冰消瓦解,化作動力與激情。

值此拙作付梓之際,心曲葵葵,毫端草草。已矣哉!書不盡意。

鄭小悠

2018年3月18日於家中

《年羹堯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