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條英機Tojo Hideki 1884.7.30—1948.12.23)
出任第40屆(1941.10.18—1944.7.22)內閣首相
東條英機(1884—1948)是戰前日本軍事法西斯獨裁者,發動全面侵華和太平洋戰爭的罪魁,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希特勒、墨索里尼齊名的戰爭狂人。
1884年12月30日,東條英機出生在東京的一個軍人家庭。其父東條英教是巖手縣一武士之後,早年畢業於陸軍大學,參加過平定西南武士叛亂。中日甲午戰爭時,東條英教任大本營高級參謀,竭盡出謀劃策之能事,戰後以「智將」聞名遐邇。日俄戰爭時出任姬路旅團長,率軍征戰中國東北,為打敗俄國,奪取中國殖民地立下「顯赫戰功」,晉陞為陸軍中將。其軍事著作《戰術麓之塵》深得軍部推崇,被奉為「陸軍之寶典」。家庭教育和熏陶,對東條的人生道路選擇影響極大。
東條從小頑皮好鬥,喜歡惡作劇。上小學起,功課不佳,入中學後,是「打架大王」。其校長說,「東條在打架和不服輸這一點上,確實是全校的冠軍」。為使不肖之子成為「皇國」的有用之「才」,東條父母煞費苦心,強迫東條自帶飯盒,徒步上學,磨煉其艱韌意志,苦練「神刀流劍舞」,培養武士道精神。
1899年,16歲的東條穿上軍裝,進入東京陸軍地方幼年學校學習,接受正統的軍國主義教育,其「發憤讀書」也是從這時開始的。1902年,東條升入陸軍中央幼年學校,兩年後日俄戰爭爆發,東條又升入陸軍士官學校學習。
1905年4月,東條英機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授陸軍少尉銜。之後作為該期畢業生中的「幸運兒」,被派往中國東北戰場。然而,日俄戰爭已告尾聲,躊躇滿志的東條只是嗅了嗅戰場上的硝煙,便隨著奏凱的「皇軍」含恨歸國。然而,此次日俄戰爭中靠「肉彈戰術」成名的「軍神」乃木希典大將,卻成了他終生膜拜的楷模。
日俄戰爭後,東條在聯隊中做了幾年下級軍官。1912年,在其父親朋友推薦下,進入陸軍大學深造。畢業後晉陞為陸軍大尉,擔任過陸軍省副官。1920年,東條任駐德國大使館武官,其間重點調研了德國等歐洲各國的總體戰體制,與同任駐德使館武官的永田鐵山、岡村寧次訂立「盟約」,決心共同推進國家改造和對外擴張「事業」。回國後,東條歷任陸軍大學教官、陸軍省軍務局動員課長、參謀本部作戰課長等職。由於他辦事果斷,講究效率,得了個「剃刀東條」的綽號。
從20世紀30年代起,在世界性經濟危機的打擊下,日本國內形勢動盪不安,法西斯運動隨之興起,其核心力量是軍界的少壯軍官。後來,軍部法西斯分子分裂為統制派和皇道派,東條英機則是統制派方面的重要人物,他主張軍人必須絕對孝忠天皇,服從命令,反對用武裝政變、暗殺等「下克上」方式推進國家改造。
1935年,東條英機被任命為關東軍憲兵司令官,在「強化治安」的名義下,以他的「剃刀效率」,殘暴屠殺大批東北抗日軍民,深得上司賞識。1936年「二二六」 事件後,統制派通過「整肅軍隊」,一舉清除皇道派,牢牢掌握了陸軍大權。東條因在事件中採取了防止關東軍內部騷亂措施,在清除關東軍中皇道派分子時工作得力,連連加官晉爵,升任陸軍中將,再被任命為關東軍參謀長。
1937年7月7日,日本以蘆溝橋事變為借口,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早已為這場戰爭積極準備的東條英機,立即以關東軍參謀長身份,率領察哈爾兵團(亦稱東條兵團)大舉進犯中原,先後攻佔承德、張家口、大同等地,鐵蹄踐踏中華河山,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次年5月,因功升任陸軍省次官,後轉任陸軍航空總監兼航空本部長,進入最高軍事首腦層。
1940年7月,由於希特勒德國在西歐初戰得手,日本國內再次掀起戰爭狂潮,近衛文縻東山再起,接連組成第二、第三次近衛內閣,東條連任陸相。在此期間,東條竭力協助近衛,對內開展所謂「新體制」運動,加強法西斯專政,對外繼續侵華戰爭,推動政府制訂向東南亞地區擴張的「南進」方針,締結日德意軍事同盟,將日本推向與世界人民為敵的絕路。
東南亞地區早就是日本覬覦的目標,佔領這一地區,不僅能保證日本獲得大批重要戰略資源,而且有利於從地理上進一步孤立中國。由於荷蘭、法國已被德國打敗,荷、法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形成半真空地帶。近衛內閣於成立的當月,便派兵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邁出了「南進」的第一步,直接威脅了美英在這一地區的權益,激化了日本與美英的關係。美英兩國立即採取凍結國內日本資產、禁止對日石油出口措施,以示報復。
從1941年春開始,日美舉行多次談判,由於雙方的主張相距甚遠,矛盾日趨激化。東條是頑固的對美強硬論者,要求政府停止對美談判,武力解決問題。在1941年9月6日的御前會議上,東條等人的對美強硬論取得優勢,會議決定對美談判以10月上旬為限,屆時日本的要求若不能滿足,則不辭對美開戰。到10月上旬,日美談判仍無進展,東條急不可待,率先跳出來脅迫政府立即對美開戰。東條氣勢洶洶地聲稱,「對陸軍來說,在(中國)駐軍問題上決不能讓步」。「如果完全屈從美國的主張,中國事變的成果就將毀於一旦,滿洲也將難保,朝鮮的統治也將陷於危機」。近衛雖然也是「不辭對美一戰」論者,但鑒於日本準備不足,無絕對取勝把握,害怕承擔戰敗責任,主張繼續對美談判。對此,東條暴跳如雷,當面指責近衛出爾反爾,違背御前會議決定。近衛自知理屈,只好辭職。
東條的「魂力」和「勇氣」給日本統治集團帶來了「希望」,在討論繼任首相時,木戶幸一等政府重臣認為,除從皇族中指派首相外,東條英機是最合適的人選。1941年10月18日,在好戰分子的一片讚許聲中,東條「閃亮登場」,開始了日本近代史上最反動的軍事法西斯獨裁統治。
內閣成立當日,東條便公然宣稱,侵佔整個中國,「確立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既定的國策」。接著。在東條主持下,連續召開大本營政府聯絡會議,專門討論對美戰與和問題。11月5日的御前會議,正式作出了12月初向美、英宣戰決定。
東條英機一向推崇希特勒的「閃電」戰術,鼓吹「先手先手(圍棋術語,意為先發制人)乃戰爭常識」理論,並基於這一戰略思想,秘密部署了對美戰爭。
1941年12月8日晨(美國時間12月7日),由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指揮、南雲忠一親自率領的海軍「機動部隊」,對美國太平洋海軍重要基地珍珠港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擊沉擊傷美艦20餘艘,炸毀美機約300架,斃傷美軍約4000人,製造了震驚世界的「珍珠港事件」。與此同時,日本陸海軍兵分多路,進犯東南亞各國,在四個月左右時間裡,連克馬來亞、菲律賓、荷屬東印度、香港、緬甸等地,重創英國遠東艦隊,迫降或驅走當地美英軍隊,將東南亞地區約1.5億人口和33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置於日軍控制之下。
初戰「大捷」,日本統治階級欣喜若狂,東條威名大振,亦更加驕橫不可一世。當時有人建議:日本應乘此有利時機,與美國進行和平談判,鞏固既得戰果。東條卻不屑一顧,還狂妄地聲稱:「就當前情況看……佔領澳大利亞也不難,現在不宜考慮和平。」這個戰爭瘋子,已被暫時的勝利沖昏了頭腦。
為支撐和擴大侵略戰爭,東條不斷強化國內法西斯體制。對美開戰後,東條內閣立即以「非常措施」之名,頒布《言論、出版、集會和結社等臨時取締法》、《戰時犯罪處罰特例法》,逮捕與左翼運動有關的人士,實行白色恐怖。1942年,東條內閣利用國內的戰爭狂熱,以官推議員形式,舉行翼贊選舉,再由新當選的眾、貴兩院議員組成翼贊政治會,實現了「一國一黨」制。隨後,政府改組了大政翼贊會,將各省領導的各種產業報國會、婦人會、青少年團等全國性組織,統統置於翼贊會領導之下。此外,政府還通過部落會、町內會、鄰組等地方組織,把法西斯統治的觸角伸入到普通國民的生活之中。1943年,東條新設軍需省,專門負責戰爭物資的生產和調撥,戰機的生產成為重中之重,戰時經濟統制被推向了極端。
為加強對佔領地的統治,保證最大限度地攫取當地資源,東條不顧部分閣僚反對,於1942年成立大東亞省。東條認為,該省負責處理的「大東亞共榮圈」內各國事務,不屬於一般意義上的外交範疇,因此不會出現日本外交由外務、大東亞兩省分掌的局面。東條此舉並非對外交事務無知,而是要在「共存共榮」、「東亞新秩序」的幌子下,強化對殖民地和佔領地的控制。
東條專橫跋扈,心地狹窄,權力慾極強。執政期間,頻頻通過內閣改組和政府機構改革,安插志同道合者。他還通過頒布《戰時行政特例法》和《戰時行政職權特例》,從法律上強化首相權限。他不僅擔任首相兼陸相,還先後兼任過內務相、軍需相、外相、文相、商工相及參謀總長等要職,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將法西斯獨裁體制推向登峰造極地步。
但是,日本的軍事優勢未能維持多久。在太平洋戰場,美軍初戰受挫後,迅速組織力量反攻。從1942年6月起,日軍在中途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爭奪戰中連遭敗績,失去了海上優勢。到1944年6月,美軍攻佔了被日本視為「絕對國防圈」內的塞班島,日本本土已完全暴露在美機轟炸圈內。在中國戰場,中國軍隊頂住了日軍的重點進攻,迫使日軍龜縮在一些「點」和「線」上負隅頑抗,緬印戰役打響後,局部的戰略反攻已經開始。在亞洲其他地區,朝鮮、越南、馬來亞等國的抗日武裝,到處予日軍以沉重打擊。
在歐洲戰場,蘇軍在1943年春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擊退德軍後,開始大舉反攻。美英軍隊則開闢了北非第二戰場,迫使意大利於1943年9月投降。到1944年6月同盟國軍隊在諾曼底登陸成功後,德國的戰敗已是時間問題。
世界戰局的逆轉,日本在軍事上的敗退,引起日本統治階層一片恐慌,東條無力扭轉被動局面,以致眾叛親離。1944年7月18日,在部分重臣和海軍將領堅決反對下,東條狼狽下台。
東條辭職後作為政府重臣參與政治,繼續鼓吹「本土決戰」,策動陸軍阻撓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拒不向同盟國投降。
日本宣佈投降後,東條被定為甲級戰犯。1946年5月到1948年4月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東條進行了多次審訊。東條拒不承認戰爭犯罪,頑固堅持反動立場。他在1947年12月19日的供詞中狡辯說:「我始終認為這場戰爭是自衛戰爭,不違反現時承認的國際法。我從未想過我國進行的戰爭是國際犯罪。」
正義必勝,邪惡必誅。東條英機這個日本法西斯巨頭,終未逃脫歷史的懲罰。1948年12月23日零時1分至35分,東條英機與另外6名甲級戰犯一起被處以絞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