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砝碼去哪兒了

一家之主,自然要忙一家之事。掌舵一個國家,需要忙的事情更多。對默克爾來說,家裡事重要,外邊的事更重要。外交之於國家而言,既是發展的另一樁頭等大事,也是考驗政府能力的最有效辦法。

德國憲法中「在歐洲一體化的基礎上推行積極的和平政策」的條款,為德國未來的發展制定了不變的基調:主張的是和平,關注的是國際安全,並致力於與歐洲其他國家以及與美國的關係。這個基調決定了德國在外交上的戰略和政策,不管國內和國際發生什麼樣的事情,不論國內是哪個黨派在執政,都不會影響整個外交的大方向,只是不同時期的關注焦點會有所變化。

德國的外交政策可以從三個關係上來解讀,一個是德國與歐洲的關係;一個是德國與美國的關係;另一個是德國與除歐美之外其他國家的關係。

德國外交政策中的一個重點即是推動歐洲國家的合作和促進歐洲一體化的進程。默克爾從2005年登台起,就將這一重點作為努力的目標,致力於化解歐洲國家之間的分歧以及重新樹立德國在歐盟的標桿形象。

對於德國與歐盟之間的關係,默克爾心中有數:歐盟各國家在政治和經濟方面都對德國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2004年12月,為了有一個統一的行為準則,歐洲準備頒布一部憲法,用於約束和規範歐洲各國家的行為,之後憲法草案發佈。在2005年的全民投票表決中,法國和荷蘭沒能通過這一草案,便出現了歐洲憲法危機。德國在歐洲國家中很有影響力,因此大家都把化解此次危機的希望寄托在了德國身上。

默克爾清楚,危機的解決並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兒,一人之力絕不能完成。此時,歐盟在國民心目中的形象每況愈下,即使把歐盟各國家召集在一起討論憲法事宜,也很難取得滿意的結果,甚至還有可能讓形勢更加糟糕。

默克爾採取的策略是,私底下單獨聽取大家的意見,將一致通過的條案做成一個基本法,而將有爭議的條案從原憲法中剔除。她這種尊重每個國家意見的做法贏得了認可,歐盟各項討論也進展順利。

2005年12月,歐洲各國家在歐盟總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首腦會議,議題是從2007年起6年內的財政預算。剛開始時,英國和法國都堅持自己國家政策上的預算,比如前者的特殊返款和後者的農業補助。默克爾不停地在二者之間周旋、協調,還增加了自己國家的支出。最終,多方都做出妥協,這次的首腦會議完美收官。

經由默克爾出馬解決的議題不止一個,早在這年3月,關於歐盟國家領導人所商議的歐洲環境保護問題,因其不懈地努力,故此才在波蘭和法國有分歧意見之下,最終達成一致方案——即預計到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將比30年前降低20個百分點。默克爾不僅成功地化解了歐洲憲法危機,還逐個完成了登台時許下的外交戰略調整方案。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外交上並不重視與小國家的合作與發展,默克爾則很看重這一方面的外交。

施羅德在位時,與普京關係要好,也因此疏遠了波蘭。默克爾成為德國總理後,將訪問波蘭的行程放在訪問俄羅斯之前,很好地促進了與波蘭的友好關係。

當然,默克爾並未疏忽與俄羅斯的戰略夥伴關係。作為鄰國之一,俄羅斯對德國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默克爾明白,雖說德國現在和俄羅斯的關係很穩定,但不能忽視俄羅斯強大的「軍事野心」。她一直在密切關注俄羅斯政策和局勢上每一個微小的變動。

德國和俄羅斯有夥伴關係,也有利益上的衝突,比如雙方都想擴大自己在歐洲的影響力。俄羅斯擁護德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但又處心積慮地要讓歐盟分裂;德國一方面與俄羅斯展開多方面的協作,另一方面則在暗地裡協助美國開展抵制俄羅斯擴展影響力的活動。

默克爾的另一個外交重點,是處理好與美國的跨大西洋友好關係。在施羅德執政期間,她就一直不贊同施羅德對待美伊戰爭的態度,也曾在訪問美國期間在媒體上公開批評施羅德的這一態度。

當時,施羅德對美伊戰爭的態度確實讓德美關係降溫不少,但給德國國內民眾提供了一個無恐怖主義出現的安全環境。默克爾登台後,德美關係迅速升溫,雙方重要的外交政策是以價值觀和戰略利益為基本導向的。

從第一個任期到第二個任期,默克爾一直走在致力於促進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道路上,將鞏固和美國的跨大西洋關係作為重要任務,同時繼續加強與俄羅斯的互惠互利關係。

默克爾認為,德國在世界範圍內擔負著責任,所以在與中國等亞洲國家發展外交關係時,要將價值觀加入其中。她的這種價值觀外交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引起了許多國家的反對和不滿。如果她繼續將這種政策推行下去,將會在國際範圍內引起更大的震動和引發國與國的緊張關係,當然,德國的發展和在全球範圍內的地位也會深受影響。

默克爾執政之初,德國不僅與美國關係緊張,與歐盟其他國家的關係同樣處於緊張狀態。施羅德時代留下來的外交遺產,就是德國只與俄羅斯、法國等少數國家處於關係良好的狀態。

2005年,默克爾就任總理之後,為了改善與美國及其他歐洲國家的關係,採取了「旋風式」的出訪策略。默克爾與前任施羅德一樣首先選擇訪問巴黎,在巴黎的愛麗捨宮,當時的法國總統希拉克熱烈歡迎默克爾的到來。

在兩小時的會晤中,兩人的談話重點聚焦在加強歐洲整合和大西洋紐帶議題上,這項議題在施羅德時期是不提倡的。默克爾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我對於發展兩國的關係非常有信心。」在她身邊的希拉克也表示:「對於這份偉大的友誼我們深為感動,法德關係不同尋常。如果我們的關係有所疏離,歐盟將會運行不暢,歐洲猶如一輛壞掉的汽車。」

為什麼默克爾與施羅德都選擇首先訪問法國?原因不難理解,法德關係決定著歐盟的運轉。默克爾表示,德法兩國保持友好關係不僅對兩國有益,對歐洲的建設也是極其重要的。不管在歷史還是現實中,法德關係都影響到整個歐洲的團結與發展。歐盟遭遇向東擴張、機構改革等方面問題時,更需要德法兩國聯手幫助歐盟走出困局。

為了加強與英國的關係,默克爾出訪英國時說,德國新政府非常重視與英、法兩國的關係。德國希望像法國一樣,同英國建立起良好的關係。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也表示,在歐洲,保持良好的英德關係非常重要。德國要想成為歐盟的領頭羊,加強與英國的合作是必然的。原因有二:其一,歐美就伊拉克戰爭以及《京都議定書》等問題存在分歧,歐盟需要英國在中間充當和事佬;其二,英國當時是歐盟輪值主席國,歐盟的許多問題都需要英國帶頭來解決。

此外,德國與中東歐國家的關係也需要進一步加強。

2004年,歐盟的成員國增至25個,其中,新成員多為經濟不發達的中東歐國家。以德、法、英為首的歐盟老成員國擔心新成員國的加入,勢必會加重歐盟財政危機和就業困難。隨著中東歐移民的進入,移民問題也將更加嚴峻。與此同時,新成員國也同樣擔心,為了加入歐盟,它們需要放棄自己的部分主權,而它們想得到的補償遲遲沒有實現,這合理嗎?

這些中東歐國家在伊拉克戰爭問題上一直支持美國,德美關係的破裂也影響著它們與德國之間的關係。

默克爾出訪波蘭,目的是為了緩和與中東歐國家的關係,推動擴大後的歐盟的發展腳步。這一舉動讓波蘭和其他新加入歐盟的成員國對默克爾抱有很高的期望。波蘭作為德國最重要的鄰國,無論在地理位置還是政治經濟等方面,可謂互為唇齒。

從這些大局勢上不難看出,默克爾在歐盟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2005年年底,剛上任的默克爾首次登臨成員國圍繞2007至2013年中期預算的「混戰」之台,她以「平衡外交」政策提升了德國的地位。會上,她提出預算案不應損害中東歐成員國的利益,在其他各國都不同意時,她率先同意增加預算總額,後來又出資1億歐元資助波蘭德語地區,從而促成這項協議。

2007年年初,德國借助輪任歐盟主席國的契機,籌擬了歐盟中亞新戰略文件,並率領歐盟高調訪問中亞地區,為歐盟搭建了通往中亞地區的戰略通道。

如今,歐盟歷經7次擴充,成為擁有28個成員國的超國家組織,德國在歐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默克爾經過多年的努力,順利在歐盟站穩了腳跟,德國在歐洲的地位也得到進一步鞏固,歐洲一體化的發展與歐盟決策都將更需要德國。如此來看,默克爾的外交之道的確高之又高。

《默克爾:一切夢想終將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