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弱是老子哲學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
和整個宇宙相比,人是非常渺小和脆弱的。但人也是宇宙中最不懂得謙卑的生物,因此「人定勝天」、「征服自然」的口號響徹雲霄。外表的強悍、高傲,往往只是不自信、不安全心理的投射,剛猛堅強,成為人類夢寐以求的目標。其實愈成功愈不安,權力愈大愈害怕,這也是人類失敗和煩惱的根源。
愈是偉大的科學家,愈瞭解自已不過發現自然的力量而已。任何一位工程師,如果不去順應自然的力量,必會遭到失敗。愈有智慧的人,愈懂得向大自然表示謙卑和敬畏。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愈常是最虔誠(不是狂熱)的教徒。
因此,這個世界實際上沒有強者,大家都是弱者,程度不同而已。知道自己弱小,但一般人卻很難接受事實,所以必須圖強,努力把自己變成強者。由於自己弱小,心裡必然非常不安。但變成強者後,卻更為不安,因此又努力讓自已變得更強,做不到,便虛張聲勢,最後竟誤信了自己創造出來的聲勢,以假為真,因而想去做時機還不成熟的事、努力相信自己能做到,最後終於導致失敗。
所以,能夠守弱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才最不容易遭到失敗。
知道自己的孱弱,而能夠接納這種弱勢,堅強地忍耐弱者的地位,才能累積實力,使自己慢慢脫離弱者的不利地位。
殷通會遭到殺害,沛縣郡守會身敗名裂,皆在於明知自己是弱者,卻硬不承認,想用投機的方法成為強者,反而促成了自己的敗亡。
早年的張良何嘗不想使自已成為天下無敵者,所以憑自己的力量,想去暗殺秦始皇,即使以他的智慧和狂熱,最後仍是功敗垂成。黃石老人所教他的,便是「守弱」的智慧,不要爭強,讓自己永遠成為弱者,日後張良的確將此原則徹底奉行,所以成為中國史上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
項梁原本個性審慎,頗能守弱,北上以後的一連串成功,使他自認是「東方不敗」,連宋義的勸告都聽不下去,敗亡自是無法避免的命運。
以李斯的智慧,數度能夠轉敗為勝,但在和趙高奪權落入劣勢後,卻不懂得立刻採取守弱的原則,急著壓倒對方,反而遭到了徹底的剷除。
范增倒是較懂得守弱的智者,所以能在宋義的奪權計劃中,保住了「項家軍」最後的生機。
劉邦在這方面作得最徹底,在日後的楚漢相爭中,他一直都是弱者,雖偶爾他也想爭強,但只要碰到挫折,他立刻又成為守弱的專家。張良所以稱讚他:「沛公殆天授也。」便在於劉邦的確有這方面的天賦能力。
天生異相,使他產生天生的過人自信心,他不在乎自己是強者或者是弱者,只是盡全力去努力,將不求成功的努力養成了習慣,這種不屈不撓的努力便成了他最大的優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