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遼大戰 1

趕走了馮道,石重貴接下來要面對的,一是公私困頓的經濟局面,特別是各種自然災害導致的大量平民餓死;二是他那位還在發沖天之怒的干祖父耶律德光。

關於第一條,相關的史料記載可謂楚目驚心。

《舊五代史·晉書·少帝二》:天福八年(943)九月,「州郡二十七蝗,餓死者數十萬」。

《同卷》:(同年)「是冬大饑,河南諸州餓死者二萬六千餘口。」

《同卷》:開運元年(944)四月,「隴州奏,餓死者五萬六千口。」

在小農經濟時代,大量平民的死亡,意味著朝廷收入的必然減少。因為要準備與契丹的戰爭,軍用乏錢,石重貴不得不把主意打到百姓身上。一支由三十六人組成的搜刮團,在汴梁城外分手,分散到全國各地搜刮民財。有人敢不交錢者,朝廷授劍,立斬。

現場慘不忍睹:一個面目窮惡的朝廷搜刮大使,率領一夥打手,帶著刀槍鎖具,闖進百姓家裡,翻箱倒櫃的刮地皮。「百姓大小驚懼,求死無地」。

沾滿百姓鮮血的財貨源源不斷地送往汴梁國庫,石重貴和景延廣看著這些五顏六色的寶貝,喜笑顏開。

石重貴缺錢嗎?確實缺錢。但這些搜刮來的財富都用在對抗契丹的軍費上了麼?並非如此。

這些財物有一部分確實充作軍費之用,但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準備用於石重貴及其權貴集團個人享受的。

石重貴有一次去景延廣家中做客,景延廣給皇帝進獻帛五千匹、綿一千四百兩,馬二十二匹,玉鞍、犀金不計其數。石重貴同樣出手闊綽,賜給景延廣名馬玉帶,包括景延廣老娘、老婆,七姑八姨、家生子、幕府吃閒飯的,一干貓三狗四俱有厚賜。

歐陽修罵道:「時天下旱、蝗,民餓死者歲十數萬,而君臣窮極奢侈以相誇尚如此。」

晉朝經濟幾近崩潰,公私困頓,這是耶律德光決定起兵推翻石重貴的重要外因。當然,晉朝吃裡扒外的內奸特別多,包括楊光遠、趙延壽,以及後來的李守貞,張彥澤諸先生,晉國內有契丹的第五縱隊,這也是耶律德光敢於起兵的重要原因。

晉開運元年(遼會同八年,944年)正月初二,汴梁城中慶賀新春的煙火味道還沒有隨風散去,邊關奏報:契丹大將趙延壽、趙延照領兵五萬,已大舉南下,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壓陣前行,大軍進逼貝州(今河北清河)。

還沒等石重貴反應過來,噩耗傳來:貝州失陷,名將吳巒戰死,死傷百姓萬餘人。

耶律德光是不會給石重貴任何喘息機會的,數路契丹強兵分道南下,太原、正定各道皆急告契丹大舉入侵。

貝州是河北入河南的門戶,丟了貝州,黃河就在契丹騎兵的面前,而契丹人一旦渡河,後果是可以料見的。

《五朝宰相:五代十國裡的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