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解困惑
少年讀史,時常會陷入深深的困惑。
這困惑源於楚漢相爭。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筆下,項羽的蓋世雄風,曾令多少少年心醉神迷;劉邦的齷齪無賴,又令多少人為之不齒。但最終,地痞流氓戰勝了磊落豪傑,讓我們的歷史霎時變得齷齪不堪。
這個影響深遠而廣泛,有關楚漢傳奇的電視劇播出,地痞版劉邦再度走紅。劇中為劉邦設置了精巧的台詞,諸如,我要命,我要臉幹什麼?諸如,把他當個屁放了吧……所有這一切,恰恰證明了地痞流氓版的劉邦,久已深入人心,萬難撼動。
接受這種觀念,疑問就自動生成了:倘劉邦只是一介流氓,天下英雄如張良、蕭何、韓信等又何以追隨他?倘劉邦只是一個地痞,又何以能夠成就天下基業,將天下英雄玩弄於股掌之間?
對此,晉代名士阮籍,曾登廣武山,觀楚漢古戰場,歎息曰:「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意思是說,當時沒個像樣的人才出現,所以才會讓流氓劉邦成了氣候。
是這樣嗎?
如果這個說法有道理,那麼天下之大,人才之多,普天下人的智慧,加起來還不如一個流氓。這豈不是說天下人的智商,更是靠不住?
再翻開司馬遷的《史記》,仔細捋清劉項爭霸戰的進程,就會發現一個極奇怪的現象。在記述中,歷史的聚光燈明顯打在項羽的身上,「拔山力,舉鼎威,喑嗚叱吒千人廢。陰陵道北,烏江岸西,休了衣錦東歸。不如醉還醒,醒而醉」——項羽以其無人可擋的神勇,無可爭議地擔當了主角。配角劉邦就顯得極其可憐,其所謂的爭奪天下,不過是在項羽的雷霆攻勢之下,倉皇亡命而已。
可是奔逃之際,歷史卻突然一個大逆轉,神威凜凜的項羽突然軟蛋求和,繼而垓下之戰,十面埋伏,項羽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就這麼莫名其妙地出局了。
再想想秦滅亡後,楚霸王分封天下,劉邦被封為漢王。但劉邦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主動向項羽邀戰,並最終贏得這場血腥的賽事。可見,歷史上的劉邦,並不害怕項羽,而且有充分的把握戰勝項羽。
很明顯,史書中的劉邦,與歷史上真正的劉邦,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偏差。地痞流氓版的劉邦,未必是虛假的,但必然不是全部的。
史書中的劉邦之所以被扭曲,這是太史公司馬遷刻意為之。
我們知道,司馬遷不喜歡劉邦,正是劉邦的後人,將司馬遷施以宮刑。於男人來說,宮刑意味著奇恥大辱,甚至比死更讓人難堪。司馬遷之所以堅決不死,就是為了保存有用之身,通過塑造一個局部真實的劉邦,以達到雪恥冤屈的目的。
正如我們在這裡所說的那樣,史書中的劉邦,並非是失真的,卻是局部的。司馬遷以他的生花妙筆,巧妙地擴大局部,掩蓋整體,刻畫枝節,湮沒主幹。通過特寫鏡頭的誇張與放大,讓後人失去對整體歷史全景的把握。
通過司馬遷的筆,後人得到了兩個生動而典型的藝術形象:神威武勇的項羽、猥瑣齷齪的劉邦,這兩個冰火兩極的對壘,由於過濾掉了人性的複雜要素,因其簡潔而迎合了大眾思維的需求。所以儘管讀史者疑竇重重,但始終難以擺脫思維的局限,迷陷於中。
史書中的劉邦或項羽,過於簡化,更接近於卡通人物。如果我們還希望能夠在閱讀之中獲得更多的快感——智慧的昇華與思想的積澱,那麼我們就有理由,通過對劉邦的思維進行全景掃瞄,以獲知單純的勵志之外更多的東西。
現在這本書就是這樣,我們嘗試著,努力對劉邦的思維進行全景掃瞄。這個所謂的掃瞄,依據的是劉邦從一介草民步入天子殿堂的人生軌跡。所依據的原理則是依托這樣一個法則:
在劉邦的人生經歷中,他所居處的周邊環境事件,具有偶然性、突發性、多變性及不確定性,總之就是不可控制性。而劉邦的選擇則帶有必然的特點、重複的特點、穩定的特點及確定的特點——一句話,劉邦的個人選擇,取決於他既然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決定了他是劉邦,決定了他的人生事業成功。畢竟在當時,所有人都處於和他等同的外部條件之下,但最終的贏家,卻是他。
事實上,縱然歷史再過去千秋萬代,這一原則仍然恆定不變。任何時代的人,都和劉邦一樣,在多變而不固定的環境中作出穩定而系統的選擇,選擇的成因,取決於每個人的智慧深淺;選擇的結果,則決定了每個人的成敗興亡。
這就是此書成稿的唯一目的,我們之所以關注劉邦,是因為我們更關注自己。我們之所以希望對劉邦的思維進行全景掃瞄,是期望從中找到於我們而言的思想價值。
是為序。
霧滿攔江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