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一邊吃著難吃的缽子飯,一邊研究被權威專家認為是「死胡同」的雜交水稻。鄧哲「懂」自己的丈夫可不代表周圍的人都理解他。袁隆平要面對一個怎樣的環境,那些用流言蜚語,宣佈雜交水稻「死刑」的人究竟都有誰?
往事不堪回首,那些不利的環境,嘲諷的壓力,又是如何被袁隆平變成了動力?袁隆平那一段艱苦的歲月,告訴我們一個可貴的道理,那就是:成功一定要有個好的心態。
缽子飯很多人都沒見過,這是當年安江農校集體食堂的常見主食。首先在一種未經塗釉的素陶飯缽中加上稻米,然後把缽子放到四角狀的木大蒸籠去蒸,蒸好以後,將兩個飯缽叩在一起,即為缽子飯。
袁隆平和鄧哲新婚後的第一頓飯吃的就是這東西。由於三年自然災害剛剛過去,缽子飯裡的稻米又黃又小,還乾硬粗糙。食堂的大鍋菜就更不入流了,不僅缺鹽少油,而且寡淡無味。
袁隆平歉意地道:「鄧哲,你和我吃的第一頓飯就虧了,你要是去吃運動員的小灶,一定要比這個強上很多倍!」
鄧哲一邊吃飯,一邊認真地說:「要是你培育成了雜交水稻,我們就不用吃這麼難嚥的稻米了!」
袁隆平在和鄧哲結婚前曾經和一位化學女老師有過一段戀情,因為袁隆平的出身不好,那個女老師經不住親朋好友的勸說,最終放棄了袁隆平。可是這位化學女老師卻始終對袁隆平念念不忘,她在袁隆平和鄧哲結婚前的一段時間裡,還曾給袁隆平寫來了三封信,並在信中表達了想重修舊好的意願。
鄧哲和袁隆平結婚後,她也曾拿著化學女老師寫的「修好信」問過袁隆平,當時的袁隆平笑著,嗔怪了鄧哲幾句「小心眼」,沒過幾天,那些信就都不翼而飛了。若干年後,鄧哲開玩笑似的問起那些信的去處,袁隆平很認真地講,早就被他一把火燒掉了。
愛情的眼裡容不下第三者,袁隆平可不是腳踩兩隻船的男人,鄧哲嫁給她,他會一輩子對鄧哲好!
吃得菜根,則百事可做。鄧哲雖然不做育種工作,但她有讀農校的底子。袁隆平和自己的新婚妻子吃過缽子飯後,便開始探討起「雜交水稻」培育的思路。
優中選優的培育水稻的方法,已經被國內外水稻制種界沿用了多年,雖然也選出了幾個表現不錯的水稻品種,但只是將水稻的單產從300斤增加到了500斤而已。
經過幾十年的優選工作,能夠選出的高產水稻品種都已經被選了出來,目前「優選法」基本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袁隆平覺得「優選」這條路的前景並不十分廣闊。
想要使水稻高產,必須走雜交這條路。縱然這是一條充滿了荊棘,充滿了坎坷,充滿了未知困難的路,但袁隆平認定了這條路後,任何困難也就阻攔不住他堅定地走下去的腳步!
鄧哲問道:「水稻雜交確實是一條新思路,可是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怎麼能得到雜交種子呢?」
袁隆平拿出了一冊記錄夾,這個本子上,清晰地寫著兩條水稻雜交育種的思路:第一種方法是人工去雄。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也就是說,每株稻穗上有一百多朵花,每一朵花上,都會同時長出雄蕊和雌蕊。雌蕊的柱頭被雄蕊受精後,一朵花結一粒種子,如果未能受精,這朵花便會成為一個空癟的稻殼。人工去雄,就是人工去除這株稻穗上的雄蕊,然後再讓其他稻穗上的雄蕊為這株稻穗上的雌蕊進行授粉和雜交。
這種人工去雄的方法費工費力,可以在實驗室中小規模地進行,但是產生的種子有限,不可能在大田中搞大規模的實驗,所以這種方法只是一個思路,基本可以對其進行否定。
第二種方法便是找到雄花不育的母稻。雌蕊正常,雄蕊不育,就是這株稻穗上的雄花蕊發生了病變,失去了自花授粉的能力,水稻想要生長,必須要借助周圍水稻上的雄花為自己授粉,從而培育出雜交優質稻種。
雄花不育的母稻在自然界中雖存在,但卻難於找到,將其培養成雜交水稻的「母稻」,更是困難重重。培養雄花不育的母稻工作在國外也沒有先例,故此國際上的某些權威便在理論上斷定,此方法沒有實用價值。
鄧哲對袁隆平的水稻雜交理論很是支持,可是袁隆平的雜交理論正式提出後,立刻在育種界招來了一片質疑之聲。
不少反對他的人拿出了一份科學雜誌,根據雜誌上提供的最新消息稱:早在1926年,美國人瓊斯就發現了水稻雄花不育的現象,根據他的理論,日本、美國和菲律賓都曾進行過雜交水稻的實驗,但卻無一例外地都失敗了。
雜交有優勢,袁隆平為了說服反對他的人,便用宋應星在《齊民要術》中記載的例子:馬和驢雜交可生騾,騾不管在負重和抗病方面,都優於馬和驢。馬和驢雜交可生騾的雜交實驗,至今證明都很成功。
可是反對他的人也是振振有詞:古人在動物雜交方面也曾經遭到過完敗。比如,有人將家雞與野雞雜交,培養出一種稱作「猥夷雞」的傢伙,這種雞產下的雞蛋孵出雞雛,並沒有改變野雞原有的野性。
還有人用番鴨與麻鴨雜交,培育出的後代與番鴨相比,個頭居然要小一半,因此得了一個「半番」的諢號。這些失敗的例子,可以說比比皆是,水稻雜交那麼多科技先進的國家都沒有搞成功,像咱們這樣科技還落後的國家就更別想了。故此很多人斷定,袁隆平也定然會在這個世界公認的難題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鄧哲將聽到的「風涼話」、嘲諷的「衰敗話」都告訴了袁隆平,袁隆平放下手中英文原版的《遺傳學》,說:「外國人失敗,不等於我袁隆平就失敗,再說不經過實驗,便認定某一個結論,那叫盲從,做科學研究,這種情緒要不得,在水稻育種工作中,這種情緒更要不得!」
袁隆平給鄧哲講完道理,接下來又講他在國內開展雜交水稻研究所面臨的有利條件。首先,我國是產稻大國,稻種豐富,可以極大地滿足育種的研究之用;其次,我國幅員遼闊,海南島等地是育種工作者的天然溫室;此外,還有戰鬥在第一線的育種工作者可以聯合展開攻關。
袁隆平講完上面三個有利條件之後說:「我之所以對培育雜交水稻如此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有你的支持!」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站著一位默默奉獻的偉大女人。沒有鄧哲的支持,袁隆平能否搞得成「雜交水稻」這個真的很難說,有句歌詞寫得特別好——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袁隆平育成了雜交水稻,這裡面也可以說有鄧哲的一半功勞。
袁隆平不僅有清楚的目標、堅韌的性格,他辦事更是有條不紊,充滿了條理性。袁隆平要用三系配套的方法使雜交水稻育種工作盡快成功。
何謂三系配套?是指配製一個優良雜交種所需要的特定的三個系,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只有這三個系配成了套,雜交水稻的制種工作才算圓滿完成。
如果不是專業的制種人員,看到這個三系法的理論定會雲裡霧裡,不明所云。如果用淺顯的話來說,就是這個複雜的雜交水稻育種工程,可以用優生優育作比喻。
首先,袁隆平要找到具有天然雄性不育系的「母本水稻」,這就是三系配套中的不育系;找到了不育系之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找到「父本水稻」,這個「父本水稻」需要本身雌雄蕊正常,還能給「母本水稻」授粉,使它們繁育的後代仍能保持不育系的特徵,這就是三系配套的恢復系;最關鍵的地方在最後,那就是再給「母本水稻」找一個處在雄性不育恢復系的「父本水稻」,第二個「父本水稻」除了能自繁外,還要有醫治「母本水稻」不育系創傷的功能,使它們產生的「雜交稻種」能夠恢復生育能力,天然雄性不育系經過「一母二父」的雜交,並成為可在大田種植的稻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