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關,全國育種戰線的大協作

當「野敗」出現在袁隆平的面前,袁隆平用它雜交出五顆金燦燦的種子後,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又擺在了他的面前:是保留雜交水稻的發明權,還是對全國各個搞水稻培育的兄弟單位公開技術?

接下來,13個省市自治區的18個單位,共計50多名科技人員全都聚集海南。他們找到袁隆平,一起來參加協作攻關。人多力量大,攻克雜交水稻這座堅固堡壘的日子想必不會很遠了!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袁隆平蹲在實驗田中,他看著眼前這株剛剛被李必湖栽在田里的野生稻,驚喜地問道:「你是在什麼地方發現的這株『寶貝』?」

袁隆平進京請教專家尋找資料的同時,李必湖和尹華奇也在南紅農場周圍加大了尋找野生水稻的力度。

李必湖為了盡快完成老師交給自己的任務,他一連找了幾天,還是沒有發現野生水稻的蹤跡。這天,南紅農場技術員馮克珊來看他,李必湖一說尋找野生水稻的事兒,馮克珊就說:「野生水稻又叫假禾,南紅農場的周圍到處都是!」

李必湖說:「我找的野生水稻,並不是普通的野生水稻,我找的是野生水稻中的『雄性不育株』。」

李必湖在袁隆平身邊工作了多年,雖然沒有見過野生水稻不育株,但他的腦海中卻早就勾勒出了一個野生水稻不育株的大致輪廓。馮克珊領著李必湖來到了南紅農場周圍的荒郊,那裡是野生水稻最多的地方,可是幾天尋找下來,也是一無所獲。

這天中午,兩個人吃過午飯,馮克珊領著李必湖來到了南紅農場後面鐵路涵洞橋附近,這裡生長著一片大約200平方米的野生稻。當時正趕上野生稻抽穗揚花,野生水稻花藥肥大,顏色鮮黃,很是漂亮。

李必湖俯身在野生水稻叢中,他一株株地查下去。最後,他在一株性狀特別的野生水稻面前停住了。這株水稻匍匐在地面上,穗粒又小又少,一碰就掉,看起來就像野草,而且雄花異常、花藥細瘦不開裂。李必湖初步斷定,這株模樣怪異的野生水稻,很有可能就是「野生水稻雄性不育株」!

李必湖將這株水稻移植到了實驗田中,隨後就給老師袁隆平發去了電報。

袁隆平看著這株野生稻,眼裡充滿了喜色,他從三莖稻穗上各採了一朵花藥,然後放在一百倍的顯微鏡下觀察,發現了大量不規則形狀的碘敗花粉粒。最後證明這是一株非常難得的、花粉敗育型的野生水稻不育株。

袁隆平興奮地叫道:「好,太好了,有了這株野生稻的雄性不育株,我們培育雜交稻種的研究工作,一定能往前跨越一大步,李必湖和馮克珊,你們兩個年輕人立功了!」

尹華奇雖然沒有親手找到野生水稻,但他也為李必湖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他在一旁提議道:「袁老師,您還是給這株野生不育株起個名字吧。」

袁隆平說:「就叫它『野敗』!」

尹華奇問:「咱們找到了『野敗』,是不是要慶祝一下?」

袁隆平興奮地點了點頭說:「我們不僅要慶祝,而且要好好地慶祝一下!」

李必湖切了一塊他從湖南老家帶來的臘肉,尹華奇買來了一瓶白酒,袁隆平親自下灶,他用白菜和蘿蔔做了兩個菜。馮克珊來到後,四個人高舉著酒碗,齊聲說:「祝雜交水稻早日培育成功!」

四個人講完話,將碗中的白酒一飲而盡。

成功只留給有準備的人。袁隆平辛苦了六年,為了培育雜交水稻,他將掌握的稻種全都拿來和不育株做了一遍雜交實驗。實驗結果證明,這些水稻因為親緣太近的緣故,全都不合格。也許是上天對袁隆平鍥而不捨精神的眷顧,讓他終於找到了野生水稻不育株。

袁隆平找到野生水稻不育株後,真是如獲至寶。他們三個人一連五天,日夜不停地守護在這株水稻的旁邊,並用優良的秈稻廣矮3784與這株「野敗」雜交,他們共雜交了八個組合,並成功地為「野敗」的65朵雌花授粉。為防麻雀和田鼠對「野敗」的損害,師生三人把鋪蓋搬到田邊,對其精心呵護。他們淘汰了這株「野敗」匍匐生長、葉窄、莖桿芊細、容易落粒等缺點,而保留了花粉敗育的特性保留了。經過一段時間精心的選育,袁隆平終於收穫了五顆金燦燦的雜交稻種。

這五顆種子,一個小概率的事件,卻足以改變人類水稻發展史的整個進程!

1971年初春,袁隆平採用共性繁殖分櫱的方法,將所得的46株「野敗」全都種到了實驗田中。四個月後,袁隆平收穫了一小袋秈稻廣矮3784與「野敗」雜交的稻種。

袁隆平領著兩名學生離開了海南島,他們像北飛的燕子一樣,又返回了湖南,並將這一小袋珍貴的雜交稻種種到了三湘的土地中。

果然,野生水稻不育株第二代F1不負眾望,它們在實驗田中破土出芽,長勢欣欣向榮。袁隆平相信,這些承載著他過多希望的稻禾,一定不會辜負他的心血。生長,抽穗,開花,結實……他的夢想距離實現之日,一定不會遙遠了!

眾人拾柴火焰高。但現在往雜交水稻這堆「火」裡添柴的,只有袁隆平和他的兩個學生——湖南省的有關領導,曾經要求省內各部門抽調精幹的科研力量,協助袁隆平共同研究雜交水稻,可是省內的專家都一致認為,袁隆平的研究方向錯誤,根本就沒有協助的必要。

1970年,省裡召開了一個雜交水稻的科技座談會。與會的四五十名專家中,支持袁隆平的人寥寥無幾。會上,一名中國科學院的學部委員曾斷言:「根據眾多的實例,雜交水稻的研究毫無意義!」

袁隆平在會上據理力爭,結果將這位學部委員氣得拂袖而去。

袁隆平指導學生們找到了「野敗」後,雜交水稻的研究終於露出了勝利的曙光。經過兩年的實驗,袁隆平他們證明雄性不育株是100%遺傳。也就是說,其後代都是「野敗」雄性不育株。這種不育株除了稻株形狀和「野敗」不同外,其他性狀都和「野敗」相同。但是,這種「野敗」的後代稻種沒有在大田中生產的價值。袁隆平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野敗」的基因轉入栽培稻,進而培養出在生產上所需要的雜交稻種。

隨後不久,湖南省農業廳賀家山原種場的周坤爐、湖南省農學院的羅大年等科技人員相繼被領導調派到海南島,開始了在袁隆平身邊工作的日子。至此,一個對雜交水稻大攻關、大協作的時代開始了。

羅大年1962年就已經大學畢業,他雖然缺乏雜交水稻研究經驗,但畢竟在大學執教多年。而袁隆平當年的身份只是一個農校的普通教師。他和袁隆平一見面,羅大年就不服氣地說:「袁老兄,我現在調歸你管了,你是不是先拿出幾手『絕活』讓我看看?」

羅大年是「南繁」工作人員中唯一不叫袁隆平「老師」的人。為了讓羅大年盡快入道,袁隆平先講了一番孟德爾的雜交理論,隨後他領著羅大年來到了實驗田邊,面對稻田中明顯高矮不齊的稻禾,給他講遺傳學上的分離現象。

羅大年下田一數,田中兩種高矮不齊的稻禾之比果然是3︰1。事實完全證明了孟德爾遺傳學說的正確性。

傍晚的時候,眾人到海邊游泳,羅大年自信地說:「袁老兄,我可是農學院的游泳冠軍,論游泳,你可不是我的對手!」

袁隆平指著海中200米外的一塊礁石說:「你先游10米,然後我追你,誰先到那塊礁石就算誰贏!」

羅大年「撲通」一聲,跳進了海裡,然後用蛙泳奮力向海裡的礁石游去。袁隆平隨後緊追,他游到一半便超過了羅大年。等羅大年游到了礁石旁,袁隆平正悠閒地坐在礁石上面等著他。

羅大年回來的時候,他要和袁隆平比自由泳。這回袁隆平讓了羅大年20米,可最後袁隆平還是輕鬆地取得了勝利。

羅大年游泳失利,他非要和袁隆平比賽下棋。經過一番鏖戰,最終羅大年以三局兩勝取得了勝利。

袁隆平看著一臉喜色的羅大年說:「你這股勁兒我喜歡,現在咱們『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協作組』需要的就是這股不服輸的幹勁兒,培育雜交水稻,急待我們協調攻關並肩作戰!」

羅大年先聽袁隆平講課,接著又和他比試游泳和下棋,最後,他也被博學、大度的袁隆平折服了。

互不相讓的雙腳是不可能邁近一步的。在一個攻關小組中工作,如果不團結,必將一事無成。羅大年、周坤爐等人經過刻苦工作、勤奮學習,皆取得了驕人的業績,最後他們也都成了水稻育種界的頂尖人才。

接著,湖南、廣東、廣西等13個省市自治區的18個單位,50多名科技人員,全都來找袁隆平協作攻關,袁隆平的實驗田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說是協作攻關,其實各省市的科技人員對雜交水稻育種幾乎都是「門外漢」。這時候,袁隆平的「野敗」雜交水稻F1代雄性不育系已經育成,他正在尋找雄性不育保持系的突破口。如果袁隆平想要對技術保密,完全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到,只要他和兩名學生一起閉口,或者將雄性不育系的關鍵技術隱藏起來,那麼他們就可以獨享雜交水稻發明權的專利和榮耀了。

可是袁隆平並沒有「小肚雞腸」地實行什麼技術保密、信息封鎖。要知道,中國的雜交水稻起步較晚,前面已經有日、美、澳、印等國的同行在研究「雜交水稻」,他們起步較早,資金雄厚,科技設備精良,如果袁隆平不走協作攻關的路子,又怎麼能讓中國的雜交水稻育種走在世界的前列,盡早解決我國水稻單產長期徘徊的不利局面?

白天,袁隆平站在實驗田中手把手地教這些科技人員雜交水稻的操作技術;晚上,他則站在黑板前,給大家詳細地講解雜交水稻的理論,並將這些年自己掌握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

袁隆平當年在課堂上曾經動情地說:「同行們,朋友們,我和我的學生們搞了八年的實驗,終於搞清了水稻雄性不育的基本原理。這八年的時間,我們走了很多的彎路,也犯了很多的錯誤,可是這些彎路和錯誤,都不是沒有價值的,它讓我們掌握了測交、回交以及人工制保、制恢等各種雜交的手段!」

經過袁隆平的言傳身教,50多名技術人員迅速地掌握了培育雜交水稻的技術。袁隆平並沒有將「野敗」據為己有,他將「野敗」種子分贈給全國18家有關技術單位。

袁隆平在給大家分贈種子的時候,語重心長地說:「我國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據浙江余姚河姆渡發掘考證,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這裡就已種植水稻。水稻養育了我們中華民族,它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和輝煌。可是幾千年來,水稻的產量一直低迷徘徊,低迷得老百姓食不果腹,徘徊得老百姓饑聲四起。我們苦心孤詣地研究雜交水稻,就是想打破這千年不變的鐵律,讓老百姓端起今天的飯碗,不用想著明天是不是還有充飢的口糧!今天,我贈給諸位同行稻種,大家將稻種握在手裡,你們人人都可以感覺得到,每一粒種子裡都蘊藏著火一樣的能量,如果這把雜交之火能被熊熊點燃,我國水稻增產的這台『蒸汽機車』必將飛奔在世界的前列。這沉甸甸的稻種中,還蘊藏著老百姓的殷切希望,農業要用農業科技來支持,想讓我們用有限的土地,養活我國廣大的人民,我們這些科技人員就要百折不撓、嘔心瀝血拿出最好的種子,向國家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袁隆平講完這番話,教室內的立刻掌聲四起,一雙雙明亮的、注視著袁隆平的眼睛裡,都閃現著激動的淚花。

當時,廣西農學院的張先程來得較晚,沒有分到「野敗」的種子,袁隆平就將自己留下的「野敗」種子分給了他們一半。

福建農學院的科研人員育秧失敗,他們正懊惱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袁隆平得到消息後,就將育成的「野敗」秧苗挖出了一半,然後派人給福建農學院送了過去。

全國不少家的科研單位都在一起努力,共同開展了雜交水稻的大攻關……

《袁隆平:中國神農的世界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