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看到黃仁宇用英文寫的回憶錄時,第一個反應是:「翻譯這本書的人好可憐」。外國人寫中國東西也就罷了,翻譯成中文後就算洋腔洋調,反正是外國人嘛。但中國人用英文寫回憶錄就不一樣了,中文翻譯流不流暢,一看便知。

何況這個人叫做黃仁宇,是以《萬曆十五年》名揚海內外的歷史學家,有名到根本無需作任何介紹。讀者已熟知他的文筆及語調,如果換成一個後輩寫的白話文(而且恐怕還不是很通順),怎麼看就怎麼彆扭。

沒想到,後來我就成為這個可憐的人。黃仁宇的中英文俱佳,對譯者更是莫大的壓力,有時不免想到:如果他能自己用中文寫回憶錄就好了。

除了口氣不像黃仁宇以外,翻譯本書時碰到的最大困難就是一大堆人名及組織名,找資料時才深刻體會到,何謂「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由於時間有限,最後仍無法確定的人名只能以音譯表示,對相關人士只能說抱歉,並寄望方家指正,以後有機會再行修補。

本書所以能順利出書,友人馬耘居功厥偉。馬耘年紀輕輕,但彷彿像黃仁宇時代的人,對當時的人事、單位組織及習慣用語瞭若指掌,簡直是從中國現代史書中飄逸而出的精靈。此外,友人楊惠君也查到若干人名,同樣價值連城。如果沒有他們的熱誠,本書絕對會貽笑大方。其他朋友的關心、鼓勵及協助,在此一併感謝。

在此也要感謝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梁其姿教授的協助。聯經出版社總編輯林載爵在百忙之中,還抽空審閱本書的部分章節,顯見對本書的重視。縱使這一譯本仍不盡理想,但仍希望成果不致辜負他們的指導。

也希望這譯本能對得起黃仁宇在天之靈。

《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