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高陽,震動了整個冀中,官兵士氣和軍威大振,信心倍增;人民群眾抗日情緒更加高漲,出現了踴躍參軍的高潮。特別是愛國青年男女知識分子,如各縣簡易師範的師生、中小學教員,以及家在當地的平津保大中學生,風起雲湧,紛紛投筆從戎,參加人民自衛軍。開始大都留在政治工作部門,擔任宣傳和民運工作,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傳播抗日救亡歌曲,動員、組織群眾。為了使他們盡快熟悉軍隊生活,由人民自衛軍軍官教他們進行操練。地方黨的知識分子黨員成為政治部門的骨幹,如陳調民(即陳喬)、劉亦瑜、閻書景(即閻素)等就是那個時候分配到政治部的,陳喬任秘書,劉亦瑜、閻素搞宣傳。翟家駿也來到了政治部,派他去當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政治部還吸收了一些小學生,成立了少年先鋒隊,馬驥為隊長,戈亞明為指導員。後改為宣傳隊,就是火線劇社,王林為第一任社長。在赴路西整訓的路上,王曉樓還把他在深澤的弟弟、侄子、侄女五六個都送來參加了宣傳隊,有王瑜、王珂、王丕鍾、王建新等。王珂最小,只有十一歲,他的姐姐王瑜,也只十四五歲。這些少年男女,非常天真活潑。你要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要參加人民自衛軍?」他們會回答:「打日本鬼子唄!」又問:「為什麼要打日本鬼子?」他們就搶著說:「鬼子想滅亡我們中國,我們不願當亡國奴。」再問:「你們會幹些什麼?」「會唱歌,會貼標語,會宣傳抗日……」「會跳舞演戲嗎?」「這個不會,有人教,能學會。」這是一些多麼有覺悟,多麼可愛的孩子。很快,他們就都能唱救亡歌曲,能跳舞,能演話劇、歌劇,能刷寫標語,能講演,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或方言講解抗日救國的大道理,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報劇形式鼓動抗日的情緒。少先隊第一次演出的戲,就是王瑜主演的《放下你的鞭子》。這個戲是由平津學生救亡運動的積極分子帶到解放區的,當時幾乎是惟一能上演的劇本。戲台上演,麥場上演,街頭上演,不要佈景,不要舞台。演得觀眾掉眼淚,呼口號:「打回東北去!」「收復一切失地!」「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誓死不當亡國奴!」「為死難同胞報仇!」王瑜每次放聲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的歌曲時,都是聲淚俱下,演員和觀眾感情交融,思想貫通,演員唱,觀眾也唱;演員哭,觀眾流淚;演員激奮,觀眾揮動拳頭呼口號。這就是藝術,這就是政治,藝術和政治高度結合在一起了。不久,人民自衛軍去路西整訓,少先隊也去了,還在慶祝晉察冀邊區臨時政府成立大會上作了隆重的匯報演出,主要節目就是《放下你的鞭子》,女主角還是王瑜。
在高陽,政治部還成立了婦女部,連同參加各縣抗日救國動員會工作的女青年知識分子,約有二三十人,很快就分配到中心區各縣開展婦女工作,成為冀中婦女救國會及第一任縣婦救會的骨幹。
地下黨組織的同志,這時也公開在高陽城裡活動,對外稱教育股。過去地下黨組織,長期處於秘密狀態,現在能夠公開地通過地方黨員發動群眾參軍,擴大自衛軍、游擊隊以及各縣武裝力量。
在高陽立即派出了縣長,開始建立人民自己的抗日政權。還先後建立了軍區一級的抗日救國群眾團體,農救會、婦救會、青救會等,後來統歸冀中抗日救國聯合會領導,抗聯主任是史立德。
那時,各種地方武裝也都陸續找來,要求加委。張仲翰來了,要求把他們河北民軍編成人民自衛軍。我們只給了他個名義,叫人民自衛軍第一師,派了政治部主任。柴恩波也派人來,委了他個暫編游擊第二團團長。朱占魁也來要求改編,給了個名義叫人民自衛軍獨立第一支隊,他在大清河北活動,與我軍早有聯繫。高士一、趙玉昆也來了。不管是誰,只要抗日,我們都歡迎。這時,李曉初也回到高陽,他說已經收編了高順成部隊叫游擊第一師,也給加上了人民自衛軍番號。
在永定河戰役後,李曉初隨團南撤途中,留在任丘一帶找地方黨組織。他很快就和保屬特委接上了關係,經黨組織介紹,配合高順成游擊第一師進駐任丘縣城,並就任游擊第一師政訓處長,組織政訓班、青年隊等,宣傳黨的抗日主張,訓練青少年,發展黨員。六九一團改編為人民自衛軍時,對李曉初還保留著政治部主任的名義。李曉初到高陽後,在選舉政治部主任時,他還比孫志遠多一票。當時兩人都是政治部主任,李曉初對外管統戰工作,孫志遠分管內部黨政工作。李曉初本應留在高陽人民自衛軍政治部工作,但在人民自衛軍去路西晉察冀軍區整訓時,我徵求他的意見,他堅決要求回到任丘高順成部隊工作。直到一九三八年四月,因「托派案件」調往平漢路西接受「審查」,以致處決。李曉初被審查處決前後情由,當時沒有通過冀中軍區領導,我和孫志遠都不清楚此案。幾十年來,對於李曉初「托派案件」問題,人們一直有所議論。一九八五年,經中共河北省委複查,確認是一錯案,決定為李曉初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人民自衛軍這支部隊,經與地方黨會合,得到冀中廣大人民群眾的愛護和大力支援,如魚得水。部隊四出遊擊,一則擴大我軍聲威,配合開展群眾工作;一則熟悉地形,便於以後作戰。如遇小股敵偽即相機解決,以鍛煉提高部隊的軍政素質。深陷敵後的人民群眾,看到一支抗日武裝到來,驚喜交集。敵偽蠢動受到威脅,對人民群眾的抗日熱情以有力鼓舞和支持。在當地廣大黨員的帶動和影響下,人民自衛軍迅速發展到五千多人,成立了三個步兵團、一個特種兵團、一個特務營。此外還有冀中地區其他各縣,如定縣、稿城、無極、深、武、饒、安等,在當地黨組織領導下,紛紛組織起人民自衛軍縣大隊和各種名稱的地方抗日武裝,使其迅速擴展。
人民自衛軍隊伍擴大了,糧秣供給軍需問題等,在「有人出人,有槍出槍,有糧出糧,有力出力」的抗日救國政策動員號召下,緊緊依靠冀中的人民,也隨之獲得了解決。供給部門由陳尚孔等組織,他們冒著敵機轟炸,趕製灰色棉軍衣,及時發給戰士。每個官兵還發給三至五元的生活津貼。大家都過著小米加步槍的軍事化供給制生活,沒有特殊,雖然艱苦,卻很愉快。對於留在根據地的地主豪紳,也是以禮相待,客氣地請來,經過宣傳、動員,協商解決,向他們徵收一些糧餉。因為冀中是個很富饒的地區,大地主豪紳很多,不少人頗有愛國心,不甘心當亡國奴,對抗日救亡是開明的,這也是我們籌劃糧餉的有利條件。對開明的地主豪紳,則堅持執行統一戰線政策,合理負擔,不侵犯私人財產。這樣就爭取團結了冀中廣大人民群眾。
政治部鋤奸科,堅決執行抗日鋤奸政策,曾經鎮壓了幾個罪大惡極的漢奸特務,這對當時發動群眾抗日起了鼓舞作用。
隨著武裝力量的擴大,各縣政權也相繼建立起來,有些縣還建立了抗日救國會。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宏圖理想,正以移山倒海之勢實現著,到處呈現出一片蓬蓬勃勃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