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的主要成分-肥皂和洗衣粉的差別

肥皂的親油部位,深入油污,而親水部位溶於水中,此結合物經攪動後形成較小的油滴,其表面佈滿肥皂的親水部位,而不會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

肥皂的主要成分-肥皂和洗衣粉的差別
肥皂的主要成分-肥皂和洗衣粉的差別

肥皂的主要成分

肥皂是脂肪酸金屬鹽的總稱,日用肥皂中的脂肪酸碳數一般為10-18,金屬主要是鈉或鉀等鹼金屬,也有用氨及某些有機鹼如乙醇胺、三乙醇胺等製成特殊用途肥皂的。肥皂包括洗衣皂、香皂、金屬皂、液體皂,還有相關產品脂肪酸、硬化油、甘油等。

肥皂的成分:羧酸的鈉鹽R-CO2Na,合成色素、合成香料、防腐劑、抗氧化劑、發泡劑、硬化劑、粘稠劑、合成界面活性劑。

肥皂的主要成分R-CO2Na,硬脂酸鈉(C17H35COONa),其中R基團一般是不同的,是各種烴基。R-是憎水基,羧基是親水基。在硬水中肥皂與Ca2+,Mg2+等形成了凝乳狀物質,脂肪酸鈣鹽等,即通常說的“鈣肥皂”而成為了無用的除垢劑。將軟化劑加入硬水中可以除去硬水離子,使肥皂發揮作用。

主要成分都是硬脂酸鈉,其分子式是C17H35COONa(碳17氫35+碳+氧+氧+鈉)(也可以寫成RCOONa,由氫氧化鈉[NaOH]和鹼合油脂發生反應產生)。

肥皂的親油部位,深入油污,而親水部位溶於水中,此結合物經攪動後形成較小的油滴,其表面佈滿肥皂的親水部位,而不會重新聚在一起成大油污。此過程(又稱乳化)重複多次,則所有油污均會變成非常微小的油滴溶於水中,可被輕易地沖洗乾淨。

肥皂分子結構可以分成二個部分。

一端是帶電荷呈極性的COO-(親水部位),另一端為非極性的碳鏈(親油部位)。肥皂能破壞水的表面張力,當肥皂分子進入水中時,具有極性的親水部位,會破壞水分子間的吸引力而使水的表面張力降低,使水分子乎均地分配在待清洗的衣物或皮膚表面。

手工皂的製作方法

融化再製法

在手工皂裡最簡單的就是“融化再製法”,它是利用我們在市面上買的現成皂基經加熱溶化後注入喜歡的模子,經一段時間冷卻乾硬後即可脫模,一塊隨心所欲獨一無二的香皂即可完成。完成後為避免與空氣接觸建議立刻用保鮮膜或皂用PE膜仔細包裹。

因為不需使用氫氧化鈉,操作過程就像上烹飪課一樣有趣,所以連小朋友都可在大人的監督下輕鬆完成。

液體皂法

液體皂主要是使用氫氧化鉀為皂化原料,與冷制皂不同的是冷制皂經由鈉的結晶化而形成較硬的固體皂,而鉀比鈉更容易溶解,也較不易形成結晶,因此成皂所形成的液體看起來是清澈透明的。

冷製法

利用油脂中三酸甘油脂成份與鹼液進行皂化,就是一般所稱冷制皂。冷制皂為最古老的製造方法,自己製作冷制皂可以完全掌控制造原料,也可為自己的需求訂做一塊手工皂,但因剛制做成的皂屬強鹼性水分含量也較高,所以需經3~4星期的熟成期才可使用。

從油脂配方到一塊香皂在手裡搓揉出柔細的泡沫,那種欣喜若狂的成就感是沒做過手工皂的人所無法體會的。

一般冷制皂含油酸豐富的情況下都會具有拉絲效果。

肥皂和洗衣粉的差別

肥皂刺激性比較小

1、肥皂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鈉,既有親水性,又對油污具有親和力,所以去污效果良好。

2、此外,肥皂因為多由天然材料製成,對皮膚的刺激性比較校

3、但是,當肥皂遇到硬水中的鈉鹽或鎂鹽時,便會生成難溶於水的鈣肥皂與鎂肥皂,沉積在衣物的纖維縫隙裡,既造成浪費,又難將衣物漂洗乾淨,會使衣物發黃或褪色。

洗衣粉不要直接接觸皮膚

1、洗衣粉是用石油化工產品為原料,經過一系列反應製成的,一般呈弱鹼性,鹼性越強去污效果越好,但是對衣物的損害也就越大。它在各種水質中都能保持良好的去污能力。

2、洗衣粉種類越來越多,性能也有所不同。比如,加酶洗衣粉中加入了鹼性蛋白酶生物催化劑,能“消化”頑固的蛋白質類污垢,如汗斑、奶漬和血跡等。無磷洗衣粉中聚磷酸鹽的含量大大降低,更環保,而且洗滌效果一點也不比傳統洗衣粉差。

3、洗衣粉若不接觸人體,基本上是安全的,但若直接接觸人體或在衣物中大量殘留,會使皮膚過敏,甚至影響消化功能。據日本醫學專家報告,每天使用洗衣粉的家庭婦女,多數人面部都出現了“蝶狀肝斑”,這是肝臟受損害的表現。

《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