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的選擇方法 土壤肥料自製方法

土壤肥料的選擇方法 土壤肥料自製方法

土壤肥料的選擇方法 土壤肥料自製方法

施肥按施用的時間不同可分為基肥和追肥兩種類型。

1、基肥。

可選用商品化的微生物有機肥在配製基質時施入並充分混合。不同的作物基肥使用量也不同,可靈活掌握,常推薦的無土栽培盆栽基質為:0.75立方米草炭,0.13立方米蛭石,0.12立方米珍珠巖,10千克微生物有機肥。

2、追肥。

陽台盆栽蔬菜苗期施肥應全面,保證氮、磷、鉀的比例適宜。一般在定植後15天開始追肥,每隔10天左右施用1次,以澆施自製的餅粕類有機液體肥料為主。植株有花蕾時,可適當縮短追肥間隔時間,每2~3天1次,做到薄肥勤施,保持盆土濕潤。植株掛果後,施肥量應增加為原來的1倍,追肥間隔時間5天左右,促進開花坐果。

無土栽培

所謂無土栽培就是不用土壤,而是採用基質(包括岩棉、草炭、蛭石、珍珠巖、樹皮、鋸末、水等)和營養液栽培植物的技術。無土栽培不僅生長快、產量高、質量好,而且病蟲害少,衛生整潔,只需澆灌營養液即可,管理十分方便。

土壤栽培用培養土

家庭種菜也可採用土壤栽培方式。土壤栽培是相對於無土栽培而言,也有其優點,如對PH等有較強的緩衝性,有很好的保肥保水能力,各種有益菌的活動有利於植物生長等。家庭種菜通常採用有機栽培的培養土,這些培養土在農藝市場都可買的到,可根據蔬菜種類選用專用的培養土。

什麼是培養土?有哪些種類?

為了滿足花卉,特別是盆栽花卉生長發育的需要,根據各類品種對土壤的不同要求,用人工專門配製的含有豐富養料、具有良好排水和通透(透氣)性能、能保濕保肥、乾燥時不龜裂、潮濕時不粘結、澆水後不結皮的土壤稱為培養土。

培養土的種類:

腐葉土

由落葉、枯草、菜皮等堆積發酵腐熟而成。將這些材料堆人坑內,按一層葉(或枯草、菜皮),一層園土,撒一些牲畜或家禽糞尿反覆堆積數層,蓋土封頂,經過半年以上,將腐爛的樹葉等與園土混合,再過篩、曬乾,收貯備用。這種培養上具有豐富的腐殖質,有優良的物理性能,有利保肥及排水,土質疏鬆偏酸性。

園土和田泥

園土、田泥是指園內或大田的表土,也就是栽培作物的熟土經過堆積、曝曬後置室內備用。

廄肥土

廄肥是牛糞、馬糞、豬糞、羊糞、禽糞與泥土雜草等經過堆積發酵腐熟而成,腐熟後也要曬乾和過篩以後用,其內含有養分及腐殖質。

塘泥

塘泥在南方應用較多。是把池塘泥挖出來作成薄塊,曬乾後收貯備用,用時將薄塊打碎,它的優點是肥分多,排水性能好,呈中性或微鹼性。

黃沙

一般用河沙作培養土有利於排水通氣,用前需以清水沖洗,除去鹽質後使用。

礱糠灰

礱糠灰主要是稻穀殼或稻草燒的灰,也稱草木灰,起疏鬆土壤的作用,利於排水,含鉀肥,偏鹼性。

木屑

將木屑堆制發酵腐熟後,與土壤配製,使培養土疏鬆,保水性能良好,是近年來新發展的培養土材料。

垃圾土

垃圾土被稱“還魂土”,足用倒盆後的廢土,再補加糞肥堆積而成。將此土腐熟後過篩、曬乾備用。

磚渣

將瓦片或磚塊敲碎,有利排水、通氣,但缺少肥份。

怎樣配製培養土?

由於各種植物對養分的需要量,耐酸、鹼的程度,排水通氣等要求不同,配製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對培養土的基本要求應掌握以下幾個原則:

1具有適當比例的養分,包括氮、磷、鉀等微量元素。

2要求疏鬆、通氣及排水良好。

3無危害花木生長的病蟲害和其他有害物質,如蟲蛹等。

4除去草根、石礫等雜物,過篩和進行一般性消毒,如在日光下曝曬或加熱蒸焙等。

幾種適應不同植物盆栽需要的培養土配製方法如下:

一般盆栽花卉用土

腐葉土1份,園土1份,礱糠灰0.5份,廄肥土0.5份。或腐土一份,園土1.5份,廄肥土0.5份

播種及幼苗用土

腐葉土2份,園土l份,廄肥少量,沙少量。或用腐葉土1份,園土1份,礱糠灰1份,廄肥少量。

耐陰濕植物用土

腐葉土0.5份,園土2份,廄肥土1份,礱糠灰0.5份。

扦插用土

扦插因生根前不要養料,所以常用黃沙或蛙石。如用園土1份,礱糠灰1份;或園土l份,腐葉土1份也可。對某些花卉,單用礱糠灰扦插也可。

多漿植物用土

可用黃沙0.5份,園土05份,腐葉土1份。或用磚渣1份、園土l份。

喜酸性植物用土

用山泥或腐葉土、園土再加少量黃沙即可。

茶花、杜鵑、含笑用土

腐葉土2份,黃泥1.5份,焦泥灰0.5份,沙1份,加少量骨粉等。

蘭花用土

日前大多用黑山泥,即山區樹林落葉自然堆積成的腐葉土,或者在腐葉土中加少量黃沙。

此外尚有以下幾種土壤類型的配製法:

松土

園土2份,礱糠灰1份。適用於扦插。

輕肥土

園土l份,腐葉土2份,廄肥土1份。適用於根系發育較弱的植物和細小的種子。

重肥土

園土2份,腐葉土1份,廄肥1份,適宜於一般花卉的栽培。

黏肥土

園土2份,廄肥土1份,適用於栽培棕櫚、蘇鐵等具有粗大根的植物及根莖植物。

《養花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