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雅士趨之若鶩的西樵山

文人雅士趨之若鶩的西樵山

文人雅士趨之若鶩的西樵山

文人雅士趨之若鶩的西樵山

西樵山位於廣東省南海市的西南部,地處廣州、佛山、順德、江門、高明之間,北距廣州市區僅45公里,汽車1內小時即可抵達。西樵山自然風光清幽秀麗,旅遊文化底蘊厚重,民俗風情古樸自然。自然清以來,文人雅士,趨之若鶩,旅人遊子,紛至沓來,使秀麗的西樵山成為名噪南粵的旅遊熱點。

西樵山自然風光美輪美色,山上72峰峰峰皆奇,42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澗、巖、壁、潭、台點綴其間,成為這座熄滅了億萬年的死火山的曠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鬱鬱蔥蔥,洞壁巖縫,儲水豐富,古人讚之為“誰信匡廬千嶂瀑,移來一半在西樵”,今人稱之是:“綠色翡翠”,“固體水庫”。正是因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味的自然旅遊資源,國務院、國家林業部才相繼授予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森林公園”兩頂桂冠。

西樵山素有“珠江文明的燈塔”的美譽,早在6000多年前,勤勞聰慧的西樵山人,就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化;明清時期,以湛若水、何白雲、康有為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學子隱居西樵山,探求理學,錘煉心性,使西樵山獲得了“南粵理學名山”的雅號,西樵山的宗教文化特色鮮明,她不僅以佛、儒、道三教融合為其特色,更以具有中國特色的高雅的觀音文化令人矚目,聳立於西樵第二高峰大仙峰上的世界第一觀音座像已成為人們研究觀音文化的必到之所;西樵山還是“南拳文化”的發源地,一百多年前誕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一代武林宗師黃飛鴻就是這個門派的代表,黃飛鴻一生以弘揚國粹,振興武術為已任,因其崇高的武德醫德,深受人們愛戴,以他為題材編寫的圖書、拍攝的電影、電視劇林林總總,蔚然大觀,他那種匡扶正義、見義勇為的高尚品質,家喻戶曉、婦孺皆如,英雄黃飛鴻及其“南拳文化”,已成為當今我國旅遊文化層面上的一大熱點;作為國家森林公園的西樵山,其綠色文化更為突出,西樵山以其美好的生態環境和優越的地理位置,被稱為整個“珠江三角洲”的“後花園”,成為在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中逐步走向“都市化”的南粵民眾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一塊福地。在這裡,遊人可盡情吞吐西樵翠色,肆意吸納山川靈氣,休閒度假、修身養性、健體長生已成為西樵山“綠色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西樵山民風淳樸,古韻猶存。山上村人的婚嫁習俗和生活勞動習俗、引起了遊人的極大興趣,特別是“半山扒龍舟”,“阿婆扒龍舟”、“新年獅藝”等民間遊藝活動,更是盛況空前,遊人莫不以一睹為快。

西樵山美譽眾多,自古以來,民間就流傳有“南粵名山數二樵‘的佳話,將西樵山與東樵(羅浮山)列為南粵名山的代表,近年來,更有文人學士寫詩囑文,給西樵山發更高的評價。赴樸初有”古風爆竹喧人日,世內桃源現代家”的佳句,秦牧有“西樵秀麗美於詩”的讚譽,黃施民有“西樵若問比東樵,秀倚南天此最妖”的吟詠,更有學者專家盛讚其為“不上西樵山,不算到嶺南”,這既說明了人們對西樵山“兩頂桂冠”、“五種文化”在遊人心目中的地位正與日俱升,證明了“西樵旅遊文化”這一品牌已被越來越多的遊客所認知。

今天,處於新,舊世紀界碑前的西樵山——這顆綠色的寶石,正在顯現出愈加奪目的光彩。

《旅遊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