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支付寶登陸-什麼是網易支付?

支付寶用戶呈現消費能力旺盛與年輕化的兩大特點。2008年支付寶用戶人均交易金額同比增加32.6%,此數據遠高於國內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增速。

網易支付寶登陸-什麼是網易支付?
網易支付寶登陸-什麼是網易支付?

什麼是網易支付寶

“網易寶”是網易公司為方便用戶進行網上交易推出的安全、穩定、快捷的在線支付平台,“網易寶”為用戶提供了多種方便的在線充值、交易管理、在線支付、帳戶管理、提現等服務。登錄密碼、支付密碼、網易創新的密保產品給網易寶的帳戶安全提供了多重保障。

經營狀況

用戶數狀況

數據顯示,支付寶用戶呈現消費能力旺盛與年輕化的兩大特點。2008年支付寶用戶人均交易金額同比增加32.6%,此數據遠高於國內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增速。同時,21-35歲的支付寶用戶佔了整體用戶的83%,該部分群體具有較高消費能力,樂於嘗試新事物,有望帶動消費者通過支付寶實現更多應用。

支付寶統計表明,2008年國內一線城市用戶的同比增長達到112.23%,而抽樣的23個基層城市用戶增長率更高達227.88%。以地域增長情況來看,湖北省增長勢頭尤其明顯,全年新增會員數為413萬人,超過前4年的總量,2008年的用戶增長量是2007年增長量的400%。支付寶認為未來的用戶增長將由廣大的基層區域帶動,這也將從根本上推動電子支付業的發展。

2010年3月14日,支付寶又宣佈其用戶數正式突破3億,這是國內第三方支付公司用戶數首次達到3億規模。此前的2009年7月6日,國內最大的獨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寶(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支付寶)宣佈其用戶數正式突破2億大關。!

飛速發展

支付寶是全球最大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關聯公司,定位於電子商務支付領域,支付寶用戶數首次達到1億是在2008年8月底,從其2003年10月首次在淘寶出現到積累1億用戶,期間花去了近5年時間。但從1億用戶增長到2億用戶,支付寶僅僅花了10個月,而從2億增長到3億,只花了9個月。

支付寶的飛速發展則跟中國網民數和網絡經濟的高速增長密不可分。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數據,截至2009年5月,中國網民總數達到了3.2億,自2008年2月之後一直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而支付寶用戶數佔到了網民總數的62.5%,每10個網民中就有6個支付寶用戶。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市場仍在快速增長。在網民數達到3.2億後,有分析機構預測,中國網民突破6億可能只需要2年多時間。易觀國際分析師曹飛表示,易觀國際研究支付寶的用戶發展路徑認為,在用戶數達到1億規模後,支付寶實際上已經成為互聯網的基礎應用之一,從1億用戶到2億用戶間超乎想像的發展速度是馬太效應在網上支付市場的再次體現。

用戶主要地區

以註冊用戶地區分佈來看,位居前五的省市分別為廣東、浙江、江蘇、北京、山東、上海。廣東以高達1500萬的註冊用戶無可爭議地成為支付寶用戶最多的省份。據支付寶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有多達46萬家國內獨立電子商務企業使用支付寶作為網絡支付工具,由此實現了日交易筆數峰值400萬筆,日均交易峰值達7億元的交易規模。而支付寶合作商戶也進一步涵蓋了包括服裝、電子、機械、家居、文化等在內的幾乎所有已應用電子商務的產業領域。從統計數據來看,支付寶商戶分佈排名為:廣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按商戶交易量來看,則北京市獨佔鰲頭,之後分別為上海、浙江、江蘇、廣東。

股權事件

當外界普遍認為馬雲在阿里巴巴集團兩大股東雅虎和軟銀未置可否的情況下,“擅自”將集團旗下的支付寶股權轉移到自己設立的內資公司。然而事實卻證明,這只是一場商業角力。

從事情的發展來看,馬雲此舉也並非沒有道理。第三方支付牌照頒發在即,作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央行盯的很緊,馬雲志在必得也不能不得。而根據國內相關法規的規定,雅虎和軟銀的外資身份使得這一“志在必得”變得“若即若離”起來。對於馬雲而言,這是斷然不能接受的。因此,馬雲為了改變支付寶的外資基因以拿到渴盼多年的第三方支付的合法身份,採取了“不完美但卻無比正確”的手段。

正當人們認為這一上升到有違契約精神的矛盾不可調諧時,卻傳來了三方經過談判後達成一致協議的消息。根據協議,支付寶未來上市時,將按市值的37.5%給予阿里巴巴集團20億至60億美元的現金補償。藉此,持有阿里巴巴集團43%股份的雅虎,有望獲得8.6-25.8億美元現金,持有阿里巴巴集團33%股份的軟銀,有望獲得6.6-19.8億美元現金。

應該說,這算不上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只能算是一個皆可接受的結局。但是,在目前形勢下,這已經是一個彌足珍貴的結果了,是雙方均做出巨大妥協後才得以實現的和諧場景。這其中,即包含了商業的務實,更體現了妥協的藝術。雙方更在簽署的8-K協議裡以法律的條款確定了阿里巴巴集團此前對支付寶所採取的種種措施都是經過董事會批准的。

回過頭來看這一切,我們會發現,作為局外人,在我們無法瞭解到事實的百分百真相的時候,僅僅是管窺蠡測,無異於盲人摸象。事情的結果往往出乎我們的意外,為何不給當事人以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自己處理呢?

再反思支付寶的股權變更迷局,我們可能更關注的是一個商業企業如何在資本和監管政策之間找到平衡。支付寶事件的最終解決實際上倒成為一個經典案例,即在不違背政策的同時,尋求到一個不損害股東利益的方式去實現價值的最大化。相信,這將有望成為很多商學院MBA的案例,讓更多的人學習到經營企業需要的不止是商業理解與商業判斷,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市場與法律中做到不偏不倚。

《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