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敬重讀書人

東晉十六國時期,中國北方不斷發生戰爭,朝代頻繁更迭,北方先後建立起十六個政權。劉淵和他的兒子劉聰建立起漢國。劉聰死後,他的侄子劉曜繼承了皇位,成為漢國的國君。劉曜在位期間,國家迅速走向衰落。在劉曜登基不久之後,漢國大將石勒便建立後趙,與劉曜的漢國政權相抗衡。

此後,漢國和其他割據勢力先後被石勒消滅,北方大部分地區掌握在石勒手裡。後趙成了北方實力最強的一個國家,並一度以淮水為界,與東晉抗衡。石勒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稱帝的傳奇經歷,他的治國策略,對封建帝王產生過非常重要的影響。石勒,字世龍,羯族人。他小時候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能,而且他身強體壯,擅長騎馬射箭。他十四歲那年,與同鄉去洛陽做小生意,曾靠在洛陽東門上放聲長嘯。這一幕被大官僚王衍看在眼裡。王衍覺得石勒有著非同一般的志向,擔心他會讓天下陷入混亂之中,便派人去抓他。要不是石勒提前離開了那裡,恐怕那時就被殺了。

自魏晉以來,并州(今山西大部及鄰近的河北、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一帶的官僚地主都流行養佃客。石勒年輕的時候,因為生活困難,就曾給陽曲寧驅和鄔人郭敬當過佃客。寧驅和郭敬都覺得石勒與一般人不同,將來一定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便對他另眼相待,在他困難的時候向他伸出援手。西晉太安年間,社會動盪不安,并州發生了非常嚴重的饑荒,石勒在這個時候投靠了寧驅。北澤都尉劉監打算把石勒綁起來當作奴隸賣掉。寧驅把石勒藏了起來,才使石勒倖免於難。此後,石勒悄悄地逃走,打算投靠納降都尉李川。在半路上,他遇到了郭敬,便把自己飢寒交迫的處境講了出來。郭敬非常痛快地拿出賣貨所得的錢財,為石勒提供衣服和食物。石勒看到當時嚴重的災荒,以及把胡人搶來當奴隸賣掉的事情,就向郭敬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散佈消息說冀中可以免費為胡人提供食物,把胡人騙到那裡,然後把他們賣掉。在這個計劃實行前,并州刺史司馬騰便已經派手下郭陽捉拿胡人,之後再將他們賣往山東。二十多歲的石勒也被抓去了,並被賣到荏平一戶地主家裡當奴隸。那個地主覺得石勒相貌不凡,便將石勒奴僕的身份給免掉了。

歷經磨難的石勒覺得只有奮起反抗,才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於是,他開始收買人才,積蓄力量。他召集到十八個人,組成了一支騎兵隊伍,號稱「十八騎」。隨後,他的軍旅生涯正式拉開序幕。此後,石勒的力量逐漸強大起來,他的軍事才能也越來越突出。後來,他投靠了劉淵,被劉淵封為大將軍。

當上大將軍後,石勒開始招攬人才。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意識到,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除了武力之外,還需要有才能的人為自己制定計策。為此,他組織了一個由讀書人組成的「君子營」,專門負責為他出謀劃策。在「君子營」中,有一個名叫張賓的人,才能非常突出,為石勒提供了很多計謀,使得石勒不斷取得戰爭的勝利,力量不斷壯大。

公元319年,石勒建立起後趙,由奴隸變成了皇帝。

石勒從自己親身經歷中體會到,知識具有非常強大的力量。因此,當張賓向他提出尊崇儒學的建議時,他非常痛快地答應下來。他建立了考試和保舉制度,選拔的官吏全都是讀書人。他還要求在各地建立學校,並要求後趙的官員們把孩子送到學校裡讀書。

此外,他非常敬重讀書人,多次對手下人說,如果有讀書人犯罪被抓,一定不要殺害那個人,要將其交給他親自處理。一天,受朝廷徵召出來做官的讀書人樊坦進宮拜見石勒。石勒看到他穿著一身非常破爛的衣服,就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便問道:「你竟然穿著這樣破爛的衣服,看來家裡一定特別貧困。」

樊坦非常坦率地回答說:「我家裡的財物剛剛被一夥羯賊給搶光了,要不是那樣,我也不會穿著這樣的衣服來拜見皇上。」

樊坦這時才突然想到,他觸犯了石勒的禁令。原來,石勒曾下達禁令,嚴禁百姓提「胡」、「羯」兩個字,如果有人提到這兩個字,必然會受到非常嚴厲的懲罰。想起這道禁令,樊坦嚇得面無血色,不停地向石勒請罪。

沒想到,石勒卻面帶微笑說:「這個禁令只對一般百姓有效,你們讀書人可以不用理會它。」說完之後,他不但沒有懲罰樊坦,還賠給他一些錢財和衣物。

石勒不認識漢字,但是非常喜歡漢人的文化。他對歷史書更是非常青睞,在戰亂的年代,他仍不忘讓別人讀史書給他聽。

一次,他讓人給他讀《漢書》。當那個人讀到有人勸說劉邦對舊六國貴族進行分封時,他非常著急地說道:「不應該這樣做。劉邦如果真的這麼做了,那麼就無法得到天下了。」那個為石勒讀書的人告訴石勒,劉邦聽了張良的建議,並沒有這樣做,這時石勒才放心下來,說:「對,就應該這樣做。」石勒對漢高祖劉邦非常欽佩,他曾經這樣說道:「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若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他的意思是:如果遇到漢高祖劉邦,他只能當他的手下,只能與韓信、彭越等人比一比誰更厲害。如果遇到光武帝劉秀,那麼自己就可以和他爭個高下。

《中華上下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