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
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
南朝梁的吳均(467—520)在《續齊諧記》中寫道:“陰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 。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並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另外的說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屍體被江裡的魚吃掉,於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
粽子與屈原關聯的說法,由於其浪漫主義色彩,而被廣為傳頌。粽子在文人歌賦中屢有出現。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裊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此為流傳最廣的傳說,少數地區仍有其他說法。
餃子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人。自幼苦學醫書,博采眾長,成為中醫學的奠基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什麼疑難雜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醫德高尚,無論窮人和富人,他都認真施治,挽救了無數的性命。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捨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裡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捨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捨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捨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張仲景距今已近!」800年,但他折“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今天,我們用不著用嬌耳朵來治凍爛的耳朵了,但餃子卻已成了人們最常見、最愛吃的食品。
湯圓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裡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另一種傳說,!」9!」2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做了大總統,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提心吊膽的。因為“元”和“袁”、“宵”與“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於是在!」9!」3年元宵節前,袁世凱就下令把元宵改為湯圓。這便是傳說中湯圓名稱的來歷。
東坡肘子
一是傳說蘇東坡曾到過江西永修一帶,並為當地一個農夫的孩子治好了疾病。農夫為表感謝,特地留他吃飯。鄉村美景陶醉了蘇東坡,他不禁吟了一句詩:“禾草珍珠透心香”。正在灶間做飯的農夫聽了,以為這是蘇東坡在教他怎樣去煮肉——“和草整煮透心香”,於是趕緊將豬肉和系肉的稻草一起放進鍋裡去煮,不料這樣煮出來的肉還真是別有一番香味哩!
二是傳說上世紀四十年代,四川大學中文系有四位學生,在古詩文中查到了漢朝班固的兩句話:“委命供已,味道之腴”,於是這四位書生便在成都開辦了一家“味之腴”餐廳。
當時,他們從蘇東坡的傳世墨跡中輯得“味之腴”三字,並以此刻匾做成店招,除了向世人宣稱這三字系蘇東坡親手所寫以外,還反覆強調店內所賣“東坡肘子”的製法乃是蘇東坡親手創製並秘傳下來的。如此這般,東坡肘子的美名自然也就不脛而走、傳遍了全國,“味之腴”的生意當然也就十分紅火了。
傳說終歸是傳說,姑妄聽之,不必十分在意。由於選料不同,各地風味也不同。目前,全國各地東坡肘子的製法各具特色,但東坡肘子始於四川,則似無疑義。四川當地東坡肘子的做法,通常有三種。
第一種做法是選豬前膀(肘子)一塊約2000克,放入湯鍋煮透,撈出來剔淨骨,然後下入原湯中,加雪豆、蔥節、紹酒等,置文火上煨燉約三小時,吃時加鹽,連湯帶豆舀入碗中,蘸醬油食之。
第二種做法是將肘子煮至六分熟時撈出,瀝干。豬油燒至九成熱時放入肘子,將豬肘皮炸至金黃色時,撈出來將肉的一面切成五分見方的花刀塊,但不可割斷皮。另用炸雞蛋、菜心、筍片加醬油、蔥、姜、大料、高湯等燒開,調入鹽和味精,最後勾芡一併澆在肘子上即可。
第三種做法便是東坡故里四川眉山的做法。先將肘子入鍋煮成八分熟,潷去原湯(此乃第一次脫脂),再入籠蒸熟蒸,此乃第二次脫脂。選上等豆瓣辣醬在炒鍋裡用熱油炒幾下,然後加蒜、姜、椒、蔥、糖、醋、鹽、芫荽和肉湯,推勻後起鍋澆在盤中肘子上,即成。
萬三蹄
明初,相傳當時朱元璋當了皇帝,於是全國都避諱說豬(朱)。一次朱元璋到沈萬三家坐客,沈萬三以豬蹄膀招待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後故意為難沈萬三,問他這個怎麼吃啊,因為是整個蹄膀,沒有切開,如果沈萬三用刀,那朱元璋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致他的罪了(意為殺豬),而沈萬三卻靈機一動,從蹄膀中抽出一根細的骨頭來,以骨切肉,解了朱元璋的難題。也有了萬三蹄膀的傳統吃法。朱元璋吃了覺得很好吃,就問沈萬三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啊,沈萬三一想總不能說是叫豬蹄膀呀,於是一拍自己的大腿說,這是萬三的蹄啊,於是萬三蹄由此得名。
萬三蹄、萬三肉、焐熟藕、醃菜莧,萬三野鴨等已成為周莊美食的代表。它起源於明代沈萬三家,是用來招待貴賓的必備菜餚,當地叫萬三肘子和萬三蹄……尤以“萬三蹄”為最,相傳江南巨富沈萬三“家有筵席,必有酥蹄”。萬三蹄以豬腿為原料,佐以調料,做法是用大號砂鍋,經過一天一夜的煨煮,火候極為講究,要經數旺數文,以文火為主。煨煮熟爛要適度,過爛了易碎,破壞原形,經過蒸燜,皮潤肉酥,湯色醬紅,肥而不膩,鹹甜適中,肉質酥爛,入口即化。煨煮好後皮色醬紅,它的吃法更是特別,在兩根貫穿整隻豬蹄的長骨中,將一細骨輕抽而出,蹄形紋絲不動。以骨為刀,蹄膀被順順當當地剖開,讓人們分而食之。
萬三蹄已經成為周莊人逢年過節、婚慶喜宴的主菜,意為團圓,遊客則拎著真空包裝的新鮮萬三蹄走。
夫妻肺片
在三國時的安漢(即今南充市)有一對夫妻二人,在嘉陵江畔開了一個小滷菜酒店,主要供渡口來往人員食用,當時江中打魚人,魚舟及商船勝多,周圍的生意很紅火,在當朝巴西郡太守“張飛”常來此處飲酒,感覺這裡的涼菜味非常可口味美,對兩夫婦手藝特別稱讚,為讚揚兩夫妻手藝非常特別,因此用“夫妻”二字命名,將此菜取名為“夫妻肺片”夫妻肺片細膩、微辣、香、甜、鮮,回味可口;並推介給大哥劉備,做御膳供品食用,得名夫妻肺片。
創於蜀漢,興旺於唐、宋、元、明、清經過三十代傳人研究改善,現用純四十多種中草藥鹵、拌制而成並有養顏保健之功效。
安漢(即今四川南充市)又是偉人鄧小平故里,朱德家鄉,羅瑞卿家所在地,
這道菜有牛舌,有牛心,有牛肚,有牛頭皮,後來又加上了牛肉,但始終就沒有牛肺,所以各位食客在品嚐的時候不要認為這“肺片”就是牛肺片,要知道這本來就是沒有“肺片”可偏偏叫“肺片”,因緣巧合造成的名不副實而已。
佛跳牆
其一是:據傳清朝同治末年(!」876年),福州官錢莊一位官員設家宴請福建布政司周蓮,他的紹興籍夫人親自下廚做了一道菜,名叫“福壽全”,內有雞、鴨、肉和幾種海產,一併放在盛紹興酒的酒罈內煨制而成。周蓮吃後讚不絕口,遂命衙廚鄭春發仿製,鄭春發登門求教,並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使菜越發葷香可口。以後鄭春發離開周蓮衙府,集資經營聚春園菜館,“福壽全”成了這家菜館的主打菜,只因福州話“福壽全”與“佛跳牆”的發音相似,久而久之,“福壽全”就被“佛跳牆”取而代之名揚四海了。
其二是:福建風俗,新媳婦出嫁後的第三天,要親自下廚露一手茶飯手藝,侍奉公婆,博取賞識。傳說一位富家女,嬌生慣養,不習廚事,出嫁前夕愁苦不已。她母親便把家裡的山珍海味都拿出來做成各式菜餚,一一用荷葉包好,告訴她如何烹煮。誰知這位小姐竟把燒製方法忘光,情急之間就把所有的菜一股腦兒倒進一個紹酒罈子裡,蓋上荷葉,撂在灶頭。第二天濃香飄出,閤家連讚好菜,這就是“十八個菜一鍋煮”的“佛跳牆”的來頭了。
其三是:一群乞丐每天提著陶缽瓦罐四處討飯,把討來的各種殘羹剩菜倒在一起燒煮,熱氣騰騰,香味四溢。和尚聞了,禁不住香味引誘,跳牆而出,大快朵頤。有詩為證:“醞啟葷香飄十里,佛聞棄禪跳牆來。”">
其四和其一不完全相同:。“佛跳牆”是閩菜中居首位的傳統名餚。據傳,此菜起源於清朝末年,福州揚橋巷官銀局的一位官員,在家中設宴請布政司周蓮,官員夫人親自下廚,選用雞、鴨、肉等20多種原料放入紹興酒罈中,精心煨制而成葷香的菜餚,周蓮嘗後讚不絕口。事後,周蓮帶衙廚鄭春發到官銀局參觀。回衙後,鄭春發精心研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效果尤勝前者。一八七七年,鄭春發開設了“聚春園”菜館後,繼續研究,充實此菜的原料,製出的菜餚香味濃郁,廣愛讚譽。一天,幾名秀才來館飲酒品菜,堂官捧一壇菜餚到秀才桌前,壇蓋揭開,滿堂葷香的菜餚,秀才聞香陶醉。有人忙問此菜何名,答:尚未起名。於是秀才即席吟詩作賦,其中有詩句云:“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眾人應聲叫絕。從此,引用詩句之意:“佛跳牆”便成了此菜的正名,距今已有!」00多年的歷史。
宮保雞丁
關於宮保雞丁的來歷,一般認為和丁寶楨有關,有三種傳說:
一說:丁寶楨原籍貴州,清咸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後任四川總督。他一向很喜歡吃辣椒與豬肉、雞肉爆炒的菜餚,據說在山東任職時,他就命家廚製作“醬爆雞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時此菜還未出名。調任四川總督後,每遇宴客,他都讓家廚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雞肉炒制雞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歡迎。後來他由於戍邊禦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太子少保”,人稱“丁爆保”,其家廚烹製的炒雞丁,也被稱為“宮保雞丁”。
二說:丁寶楨來四川,大興水利,百姓感其德,獻其喜食的炒雞丁,名曰“宮保雞丁”。
三說:丁寶楨在四川時,常微服私訪。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以花生米炒的辣子雞丁,叫家廚仿製,家廚以“宮保雞丁”名之。
另外,也有說法認為這道菜源起於著名人物左宗棠。
說左宗棠最喜歡吃家廚給他做的雞,而做法就是將雞肉切成丁,再配上花生,筍丁,木耳等配料一起炒。清朝巡撫有宮保,少保等稱號,又因為左宗棠曾任巡撫,被稱為左宮保,所以人們就稱此菜為宮保雞丁。
湘西土匪鴨的由來
湘西從前有一張氏巧婦,燒得一手好菜,在山寨路邊開了一家小餐館,由於地荒人稀,生意只夠勉強維持。偏偏養的一群鴨子又不爭氣,多凶悍霸道,還糟蹋莊稼,就是不好好生蛋,害得張氏天天拿著竹竿又趕又罵:“你們這些該死的鴨子,簡直像土匪!” 最後,氣急敗壞的張氏決定將這群不好好生蛋的鴨子一隻隻殺掉做菜,等到鴨子殺光吃光就關店打烊,改做其它營生。
誰知這一下竟然因禍得福,也許是因為那些愛撒野的鴨子肉質特別細膩鮮活,再加上張氏的烹調功夫,她燒的鴨子酥軟嫩滑,鮮香絕倫,引得食客聞香而至。但是,當有食客問她這叫什麼菜時,她可是氣不打一處來,隨口便說:“什麼菜?土匪鴨!”沒想到,就這麼一叫,從此“土匪鴨”名聞遐邇,餐館更是門庭若市。
熱乾麵
熱乾麵的問世純屬一個偶然的機會。約在70年前,漢口長堤街關帝廟一帶有個姓李的熟食小販,因脖子上長了一個肉瘤,別人稱他“李包”。他原來賣的是涼粉和湯麵。有年夏天,他沿街叫賣一天後回到家中,還剩下不少麵條。他怕餿了,便把麵條煮了一下,撈起來涼在案板上,誰知不小心碰翻了麻油壺,油全都潑在面上。李包懊喪之餘,靈機一動,便索性將麵條與麻油拌勻,然後扇涼,第二天一早就拿去上市。他將面在水裡燙了幾下,撈起來放在碗裡加上佐料賣給顧客。有人問:“這是麼事面?”李包脫口而出:“熱乾麵”,這一天的麵條比哪天都賣得好,一個新的小吃便在偶然的失手中誕生了。
魚香肉絲
中國有八大菜系,它們分別是川、粵、閩、蘇、浙、湘、徽、魯菜,魚香肉絲來源於川菜。
魚香肉絲的來歷。相傳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戶生意人家,他們家裡的人很喜歡吃魚,對調味也很講究,所以他們在燒魚的時候都要放一些蔥、姜、蒜、酒、醋、醬油等去腥增味的調料。有一次晚上這個家中的女主人在炒另一隻菜的時候,她為了不使配料浪費,她把上次燒魚時用剩的配料都放在這款菜中炒和,當時她還以為這款菜可能味不是很好吃,可能家中的男人回來後不好交待,她正在發呆之際,她的老公做生意回家了。這個老公不知是肚饑之故還是感覺這碗菜的特別,而他還沒等開飯就用手抓起就往嘴中咽,還沒等一分鐘,他迫不及待地問老婆此菜是用何做的,她剛在結結巴巴時,她意外地發現其老公連連稱讚其菜之味,她老公見她沒回答,又問了一句“怎麼好吃是用什麼做得”,就這樣老婆才一五一十地給他講了一遍。而這款菜是用燒魚的配料來炒和其它菜餚,才會其味無窮,所以取名為魚香炒,而得此名。
後來這款菜經過了四川人若干年的改進,現已早早列入四川菜譜,如魚香豬肝、魚香肉絲、魚香茄子和魚香三絲等。如今因此菜風味獨特,使各地的人們所歡迎而風靡全國。
油條的來歷
南宋。杭州。
杭州街頭。人來人往,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岳飛被殺啦?”">
“是真的嗎?為什麼呀?”">
“還不是因為抗金?是一天十二道金牌給叫回來的,就在風波亭上,還有他兒子岳雲,大將張憲……一起被殺了。”">
“朝廷真是糊塗,都是秦檜那賊下的藥!”">
炸油餅的攤點圍了一圈人,人們在看攤主用麵團捏了一男一女兩個面人,都說像秦檜和王夫人。
“我把這倆壞蛋放一塊兒,”攤主一邊說著,一邊把兩個面人壓在一塊,又用一根筷子壓了一下。
“下油鍋,炸了他倆!”圍觀者大聲吵嚷著。
“對!,炸了他們!”">
就這樣,這位攤主再也不炸油餅了,改做炸小表了。無奈來吃的人越來越多,老是捏造面人出不來多少東西,他也蘿蔔快了不洗泥,來個簡易程序:刀切麵條、倆條一壓、一撐,直接下油鍋炸了。
旁邊就是一賣大餅的,用大餅包了油條,即解決了包裝材料問題,味道也蠻特別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