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七獸鬧涼州
益州譙縱是劉裕心中的痛,他一生淨打勝仗,無論是親自出馬,還是遣將出擊,所向披靡,唯獨劉敬宣的伐蜀之戰,無功而返,晉軍糧盡退兵之時,譙縱下令將益州刺史毛璩、梁州刺史毛瑾等家人的棺材扔進長江,順流漂下,以示羞辱。盧循起兵,譙縱又聯絡後秦軍隊入侵襄陽。劉裕平定荊州,準備和譙縱算總帳,益州是北伐戰略重要的一環,一定要收復,問題是伐蜀主將的選擇,他不和曹操一樣,事必躬親,對一名領袖來說,用人更重要。借佔領荊州之機,劉裕力排眾議,任用資歷尚輕的西陽太守朱齡石為益州刺史,率寧朔將軍臧熹、蒯恩、劉鍾等將領,統兵2萬,自江陵征討譙縱。
朱齡石,字伯兒,其家世為流民帥,父親追隨桓沖,朱齡石和桓沖的兒子們有如兄弟。他從小喜歡武功,練家子出身,武學高手,只是行為輕率,不加檢點。舅舅蔣氏無能軟弱,草包一個,朱齡石不喜歡他,當舅舅睡覺的時候,剪了一寸見方的紙片,粘在他的枕頭上,手拿刀子,離著八九尺遠,“嗖嗖嗖”,往紙片上擲,百發百中,嚇得他舅舅心驚肉跳,不敢動彈,由著外甥練飛刀。舅舅頭上長一大瘤子,朱齡石等他睡著了,拿刀子給他割,結果,當場邦死。
劉裕京口建義,任命朱齡石為參軍,江乘之戰,他對劉裕說:“我家世受桓氏之恩,不會與桓家的人兵刃相見,我跟在隊伍後頭。”劉裕認為他夠義氣,不勉強他。
這次伐蜀,委以重任,連官職比他高的劉裕妻弟臧熹都聽他指揮,毛修之堅持要去,劉裕不讓,心想你要去了,還不把蜀人殺得絕種,不利統戰工作。伐蜀前夕,劉、朱二人在一起商議西進策略,劉裕說: “劉敬宣往年出內水,無功而退。賊一定認為我們這一次應該從外水進軍,然而採用出其不意的戰術,還是會從黃虎進攻。因此,他們仍然會用重兵守涪城(今四川三台西北)以備內道,如果走內水,正中其計。我們以主力自外水取成都,用疑兵出內水,這才是制敵的奇略”。為了確保軍事機密不被洩露,臨行,劉裕給他一封密函,信上寫著“至白帝乃開。”
公元前413年(北魏永興五年)六月,朱齡石兵至白帝城,打開劉裕密令,上面寫道:“眾軍悉從外水取成都,臧熹從中水取便漢,老弱乘高艦十餘,從內水向黃虎”。朱齡石遂按劉裕之令,以主力從外水攻取益州;臧熹從中水(今四川沱江)攻取便漢(今四川射洪南),老弱者乘戰艦十餘艘虛張聲勢從內水向黃虎,各軍倍道兼行。譙縱果然如劉裕所料,命譙道福率重兵鎮守涪城,以備內水,棋差一召,注定敗局已定。
晉軍兵抵平模(今四川彭山東),離成都200里,平模有秦州刺史侯暉、尚書僕射譙詵一萬多兵力,夾岷江兩岸築壘拒守。 朱齡石採納劉鍾建議,抓住戰機,發動襲擊,力克北城,斬侯暉、譙詵,轉攻南城,南城自潰。朱齡石率軍捨船登陸向成都進軍,臧熹至牛脾(今四川簡陽西),擊斬蜀大將譙撫之,譙小倍率軍自打鼻山(今彭山南岷江西岸)潰退。兩路晉軍深入蜀地,譙縱軍諸營望風而走,尚書令馬耽封存府庫,等待晉軍接收,譙縱走投無路,上吊自殺,譙道福亦被晉軍俘斬。朱齡石兵入成都,益州重新納入東晉的版圖。
劉毅被殺,於京口同時建義尚在朝廷中掌握大權的只有為人驕縱貪刻的諸葛長民一人了。劉裕征討荊州,為表示對諸葛長民的信任,讓他負責朝廷事務,等到劉毅的死訊傳來,兔死狐悲,諸葛長民感到禍事不遠,對他親信說:“‘前年誅彭越,今年殺韓信。’我的大禍就要來了!”又忐忑不安得到劉穆之那裡去試探口風,“悠悠之言,皆雲太尉與我不平,何以至此?”劉穆之馬上安慰他:“ 相公(劉裕任太尉成為實際的宰相,故有此尊稱)溯流遠征,把老母和幼子全都交給節下,如果有一點點的不信任,豈能如此安排?”諸葛長民的心裡這才稍稍安定一些。他的弟弟諸葛黎民極力勸說他乘機起事,諸葛長民猶豫不決,舉棋不定,寢食不安,時常自言自語的歎息:“貧賤常思富貴,富貴必履危機,就算今日重新去丹徒做布衣百姓,也難得啦!”思來想去,寫了一封密信給劉敬宣說:“盤龍(劉毅的字)狠戾專恣,自取夷滅。異端將盡,世路方夷,富貴之事,相與共之。”劉敬宣哪裡有這個膽量,回信說:“下官自義熙(晉安帝年號,義熙元年晉安帝復位,劉裕掌權)以來,添三州、七郡,常懼福過災生,思避盈居損,富貴之旨,非所敢當。”並把諸葛長民信件交給劉裕,劉裕看後,淡淡道:“阿壽(劉敬宣小名)不負我也。”
這顆最後的拌腳石,還是要除掉的,劉裕不隨大軍班師,乘輕舟借夜色神不知鬼不覺得回到東府,滿朝文武在江邊沒有接到,次日天明,諸葛長民慌忙登門拜候,劉裕召其共坐,屏退左右,推心置腹,無所不談,平生從未說過的話,也都說了,至於說過什麼我們就不得而知,應該是劉裕平生際遇以及抱負吧?說得諸葛長民很是高興,毫無戒心,事先埋伏在帳曼中的武士丁晤突然從後面現身,於座中將其殺死。
殺死諸葛長民,接著削平司馬宗室的勢力,司馬休之、魯軌、魯宗之等親晉的實權人物紛紛逃往後秦,劉裕把朝廷中的大權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晉安帝加劉裕太傅、揚州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劉裕固辭太傅、州牧,其餘受命,朝廷再次加封劉裕中外大都督,掌管全國軍權。
時年五十三歲,躊躇滿志的劉裕登上懸壁虎踞的石頭城,俯視滾滾大江,仰望西北長空,心潮澎湃,兩京淪陷已近百年,蠻族鐵騎踐踏中原,除洛陽一度被光復外,晉軍的旗幟從來沒有在長安城頭飄揚過。“胡未滅,鬢先秋,”在劉裕的人生字典中向來沒有這六個字,生命不息,戰鬥不止,晉軍的戎旗就要在萬里戰線上展開了,第一個打擊目標就是羌族的後秦國。
為牽制秦國的兵力,益州刺史朱齡石的使節來到涼州,向北涼國主河西王沮渠蒙遜宣諭大晉朝威德,外交戰拉開北伐的序幕。這只狡猾的匈奴族狐狸馬上悟出劉裕的意圖,當即上表晉廷:“伏聞車騎將軍(劉)裕秣馬揮戈,欲清中原,可謂天贊大晉,篤生英輔。臣願為右翼,驅除戎虜。”
晉廷指望沮渠蒙遜打擊秦國不現實,因為狐狸太狡猾。或許有人會問,涼州不是後涼呂光的嗎?沮渠蒙遜何許人也,他如何得到這片美麗牧場?
獲取戰爭的勝利不能只靠武力,智慧起著決定的作用,絲綢古道上發生了一個真實、野蠻、殘忍、陰險的故事,為了一塊肥肉七隻野獸互相嘶咬,最後獲利得卻是一隻弱小的狐狸,它的遭遇告訴人們,智慧比武力更強大。
中原戰亂,河西走廊一直保持著它的安寧和平靜,前涼滅亡,前秦接管涼州政權,漢人、氐人、羌人、鐵弗匈奴人、盧水胡匈奴人、乞伏鮮卑人、禿髮鮮卑人等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在這片大漠與草原、關山與長河交相輝映的土地上。淝水戰爭的鼓角喚起人們爭強好鬥的慾望,平定西域叛亂的大英雄呂光一度征服涼州,憑借他的武功與威望暫時安撫下那一顆顆勇敢的心。然而人終歸要老的,英雄也有暮年,五十八歲的呂光再也無力控制各族蠢蠢欲動的野獸,一個叫做禿髮烏孤的鮮卑人流著淚發誓要恢復祖先的光榮。
禿髮烏孤的祖先出自北部鮮卑,與拓跋鮮卑同宗,禿髮其實就是拓跋的異音,禿髮烏孤的八世祖禿髮匹孤就是北魏聖武皇帝潔汾的長子,因為力微是天女所生,繼承了部族,禿髮匹孤一氣之下,率領自己的部落從塞北來到河西,佔有東到麥田(今甘肅靖遠東北)、牽屯(今寧夏固原西),西至濕羅,南至澆河(今青海貴德一帶),北接大漠的廣大牧場,世代居住。傳至禿髮樹機能,累敗晉軍,盡有涼州之地,晉武帝為之寢食不安,發兵圍剿,樹機能終為晉將馬隆所殺,禿髮鮮卑又回到故地,生息至今。
部落首領傳至禿髮烏孤,接受後涼天王呂光的委任,作為後涼國的冠軍大將軍、河西鮮卑大都統,為呂光征服不少部落,在廉川築起自己的城堡。禿髮烏孤登上廉川大山,放眼四望,感懷祖宗創立的偉業,流淚哭泣,立下大志,要剪滅諸部,一統涼州。禿髮烏孤南征北戰,逼降涼州南端大大小小許多部落,當呂光派使者拜禿髮烏孤為征南大將軍、益州牧、左賢王時,被日益強大的禿髮烏孤拒絕。禿髮烏孤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西平王,不受後涼國節制,建起禿髮鮮卑人自己的都城樂都。呂光大怒,發兵攻打轄區內第一個不聽話的部落,雙方戰於街亭,涼兵大敗。正當禿髮烏孤奮發向上欲大干一翻事業的時候,卻因醉酒從馬背上跌落下來摔斷脅骨,被人扶起以後,還幽默地笑道:“幾使呂光父子大喜。”呂光父子最終還是喜笑顏開,這位雄勇大志的鮮卑豪傑因傷勢過重不久一命嗚咽。他的弟弟禿髮利鹿孤繼位,三年後病死,利鹿孤的弟弟禿髮辱檀登上王位,自稱涼王,史稱南涼。
最大的敵人隱藏在自己的內部,禿髮鮮卑人再鬧始終是芥癬之疾,手足相殘才是心腹之患,呂光明白,兒子們卻不懂,終於斷送自己的生命和後涼的政權。呂光臨死之時,再三告誡諸子不要爭鬥,要團結和睦,共渡難關,否則大禍就要臨頭。呂光屍骨未寒,庶長子呂纂逼死嫡長子呂紹,自立為王,過了不久,被呂光的侄子呂隆兄弟所殺,呂隆即後涼天王位。呂氏家族自相殘殺,涼州動亂不已,各族百姓各自擁立自己的領袖割據一方,一時間四個涼國同時崛起。
除南涼之外,漢人擁立隴西高門望族敦煌太守李暠為涼公,控制酒泉、敦煌、玉門、安西等地,建立西涼政權,李暠死後,李歆繼位。盧水胡匈奴人在沮渠蒙遜的鼓動下,先擁立呂光的將領段業為涼王,緊接著又將他殺死,佔據張掖,沮渠蒙遜自稱涼州牧,建立政權,史稱北涼。沮渠是匈奴的官名,沮渠蒙遜的祖上做過匈奴左沮渠,後以此官名為姓氏,由此可見,北涼的政權是匈奴族政權。沮渠蒙遜博覽史書,頗曉天文,雄傑有英略,滑稽善權變,是涼州的一隻狡狐。建國初期,屈事南涼,避免爭端,暗地裡卻在悄悄地積聚力量,勢力最弱的盧水胡匈奴人在他的帶領下,慢慢得強大起來。
南涼、西涼、北涼為爭涼州正統,都把眼光描向涼州的冶所、後涼的首府姑臧城(即今甘肅武威),在這場大廝殺中,周邊三個政權也參與進來,後秦、西秦,還有另外一個匈奴族的王國大夏,他的國王是一隻嗜血成性、殘忍兇惡的狼,赫連勃勃。
赫連勃勃是他以後改的名字,他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劉勃勃,從北魏騎兵的馬蹄下逃生的劉衛辰的小兒子。在宗族五千人被拋屍黃河的大屠殺中,劉勃勃從死人堆裡爬出來,逃到地處三城的一個鮮卑人部落薛幹部。拓跋圭曾派人去討要劉勃勃,薛幹部落的首領太悉伏把劉勃勃叫出來讓魏使看著說:“勃勃國破家亡,無路可走才跑到我這裡來,我寧可和他一起死,怎麼能夠忍心抓住他送給魏國呢!”使者恨恨而去,太悉伏知道拓跋圭不可能善罷干休,讓他侄子叱干阿利陪著劉勃勃一起逃往後秦的附屬部落高平公沒弈幹那裡去,沒弈干看上了他,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勃勃。劉勃勃娶妻生子過上好日子,太悉伏卻因為放走他的緣故整個部落被北魏騎兵屠殺大半。
拓跋圭不肯放過劉勃勃,派兵攻打高平(在今寧夏固原一帶),沒弈干和劉勃勃一同逃到長安。劉勃勃天生美男子,比慕容超長得更加英俊漂亮,身長八尺五寸,腰帶十圍,性辯慧,美風儀。姚興一見面就喜歡上他,認為他是個奇才,對他的寵愛超過功臣舊屬。姚興的弟弟姚邕勸說他說:“劉勃勃這個人不可過於親近。”姚興認為姚邕的嫉妒心理做怪,“劉勃勃有濟世之才,朕正要與他一道平定天下,你怎麼能這樣猜忌他呢?”準備任命劉勃勃為安遠將軍,讓他協助沒弈干鎮守高平,並把三城、朔方等地的各夷族部落和劉衛辰的老部眾三萬人交付給他統轄,讓他嚴密監視北魏的行動,等待出擊魏國的機會。姚邕極力反對,姚興問他:“你怎麼知道勃勃的為人?”姚邕回答道:“劉勃勃對待上級,態度傲慢無禮;對待屬下,手段殘忍、貪婪狡猾,不講仁義;對待去留問題,隨意輕率。他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這樣的人,陛下您過分的寵愛,恐終為邊患。”姚興被說服,放棄原來的想法,但時間一長,姚邕的話又拋腦後去了。任命劉勃勃為安北將軍、五原公,把北疆地區的五個鮮卑部落以及其他雜族二萬多部落交給他,讓他鎮守朔方。姚興這樣的佈置有他自己的考慮,想依靠劉勃勃的才智和鐵弗匈奴的力量鞏固後秦北疆,抵禦日益強大的魏國。
令他萬萬不曾想到的是,劉勃勃是個背信棄義、忘恩負義的白眼狼,趁後秦柴壁慘敗之機,以後秦與北魏媾和為理由,和恩人姚興決裂。搶走柔然可汗社侖獻給後秦的八千匹駿馬,然後把軍隊集合起來,假裝去高平川打獵,藉機突然襲殺岳父沒弈干,收編他的軍隊。劉勃勃自詡夏後氏之苗裔,稱大夏天王、大單于,以朔方為根據地建立匈奴夏國,發動對後秦的戰爭。
我將放棄對劉義隆和南朝的詳細描寫,在剩餘的四十章裡,全力描述北魏帝國走向興盛和衰亡過程。我不會改變自己的初衷,通過對西晉、五胡和北魏興亡的探索,得出解決世界民族問題、獲取永久和平的辦法。揭示貧富分化、等級制度對國家的損害。讓大家看到在各種文化激烈的碰撞下,儒家文明所展現出來的旺盛的生命力。有人會說,儒家文化不能消除腐敗,但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往往是最不講文明的野蠻國度。
中國人的思想已經得到徹底的解放,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去掙錢養活自己了,其實這根本不是什麼難做的事情,這是人的天性。我們忽視掉的是教育,主要是對官員們的教育,沒有一個清廉公正的政府就不可能提高社會效率。對於官員們的教育則必須進行全民教育,提高全民的文化素養。中國經濟要想快速有效的增長,必須有一個質變,質變的結果就要有一個法律健全,道德高尚的國家,如同文藝復興後的歐洲一樣。它取決於哲學的進步,哲學會帶來科學,科學會帶來質變,經濟會成倍的增長。
儒學需要革新,以便適應現代化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就像西方對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革新後,飛速發展起來一樣,主導世界的只有兩種文化,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東方不亮西方亮,融合貫通的新文化才是世界的未來。這也是歷史的命題,文藝復興如此,北魏的文化運動也是如此。
不管大家是否認同我的想法,我都感謝大家對這個貼子的喜愛,如果我們不能從歷史中找到足以借鑒的東西,那麼我們整天翻史書有什麼用呢?看看美國厚厚的法律書籍,上面寫滿了二百年的歷史,而我們呢?只會用歷史來娛人,五千年的經驗,可悲啊。
柄家初建,夏國的臣子們開始討論建都的問題,一致同意定都高平:“陛下欲經營關中,宜先鞏固根本,使人心有個寄托的地方。高平山川險固,土田饒沃,可以定都。”劉勃勃認為現在選擇都城時機未到,提出他著名的騷擾戰理論,他說:“我們現在大業草創,部眾不多;姚興一時之雄,諸將用命,關中未可圖。如果我們固守一個城池,他一定會全力向我發動進攻,我們人少,絕不是他的敵手。不如以驍騎風馳,出其不意,救前則擊後,救後則擊前,使他們疲於奔命,我則游食自若。不過十年,嶺北、河東之地盡為我有。待姚興死後,他那個太子闇弱無能,取長安就不在話下。”他的這套戰術是草原民族慣用伎倆,依靠騎兵的機動性,搶了就跑,你不防備再來搶,搞得後秦國嶺北諸城大白天城門緊閉,弄得姚興也拿他沒辦法,後悔莫及,每每歎氣:“吾不用黃兒(姚邕的小名)之言,以至於此!”
劉勃勃確實不長進,如果這種騷擾戰能夠獲得成功的話,匈奴人早在秦朝就入主中原了,用得著成吉思汗橫掃千軍的戰術嗎?劉勃勃軍事戰略是根據夏國所處的地理環境和軍事實力來制定的,夏國兵力不足,屬於遊牧國家,馬匹多,可以逐水草遷徙,加之它處於後秦、北魏和柔然三國交界之處,以上三國互相之間處於敵對狀態,若受到後秦的攻擊可以進入北魏的土地,如受到北魏的攻擊可以進入後秦或柔然的境內,進退有地。薩達姆執政時伊拉克的庫爾德武裝便是利用這種戰術,所以無論伊拉克還是土耳其都難以將其徹底消滅。這種騷擾戰術最大的弊端在於傷其皮膚不能傷其骨,難以獲得足夠的土地和人力,如果敵對國不出現大危機的話,根本不可能滅亡對方。
劉勃勃既不敢向北魏興兵復仇,也不敢與姚興決戰,在北魏、後秦、柔然三國的夾縫中求得生存,以期待某一方的君主是個白癡,等待天上掉餡餅,別說,真有好大一塊餡餅砸他腦袋上了,劉裕把關中白白送給他,送給他也守不住。劉勃勃卑劣的人品和無恥的軍事戰術都讓人瞧不起,北魏明元帝拓跋嗣輕蔑得稱呼他叫屈孑,屈孑據說是鮮卑語的漢音,卑下的意思,就算是漢語也不是什麼好詞,屈服的殘餘份子。(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中稱劉勃勃為屈丐,意思相近。)
這只白眼狼也盯上涼州,此時,姑臧城易主了,南涼的禿髮辱檀成為姑臧的主人。說起來,禿髮辱檀真不愧禿髮鮮卑人中傑出的人才,他就能在其它六隻野獸垂涎欲滴的覬覦中兵不血刃進入涼州第一城。禿髮辱檀少機警,有才略,他父親就曾對禿髮烏孤和禿髮利鹿孤說過:“辱檀明識干藝,非你等所能比。”禿髮利鹿孤牢記父親的教誨,把王位傳給弟弟,可惜他的這位弟弟表面是個人精,目光短淺,南涼斷送在他手裡。
後涼發生內亂之時,姚興已經打敗西秦,逼降乞伏乾歸,借滅西秦國之餘威派姚碩德率大軍攻打姑臧,把後涼軍打得大敗,西北地區重量級的大象來了,嚇得北涼、南涼、西涼三國趕緊向後秦稱臣。後秦軍圍困姑臧數月,呂隆內憂外叛,只得派子弟入長安做人質請降,姚碩德退兵。後秦軍前腳剛走,南涼軍乘機包圍姑臧,大殺一陣,揚長而去。
常年戰亂,姑臧發生大饑荒,一斗米價值五千錢,人相食,餓死者十餘萬口。城門晝閉,樵采路絕,老百姓寧願出城給胡人做奴婢,每天好幾百人往外跑,呂隆火了人,大發狂犬病,認為他們動搖軍心,抓住逃亡者全部坑殺,一時間積屍盈路。北涼沮渠蒙遜趁火打劫,小試一下身手,吃了敗仗跑了。這個騷擾一下,那個騷擾一下,山窮水盡的呂隆只得向後秦投降,像一條喪家犬一樣灰溜溜地去長安居住,把姑臧城拱手讓給姚興。
禿髮辱檀一看,機會來了,獻馬三千匹、羊五萬口,向姚興稱臣,要求後秦封他做涼州刺史,姚興居然同意了,姑臧城輕易劃歸南涼國,禿髮辱檀得意非常,真把自己當成一頭威風凜凜、所向無敵的涼州獅子,把南涼都城從樂都遷到姑臧,在宣德堂設酒席宴請大臣,酒足飯飽,仰望宮室感歎說:“古人有言:‘作者不居,居者不作,’太對了。(蓋房的人自己不住;住房的人自己不蓋)”
他高興得有點過早,姚興沒那麼好心眼,姑臧城是塊燙手的山竽,這是大象送給獅子的一份誘餌,姚興讓出姑臧就是為了消滅涼州勢力最大的南涼國。果然,先是沮渠蒙遜攻陷西郡,又來了劉勃勃,殺傷南涼一萬多人,掠走兩萬七千人口,搶走幾十萬頭牲畜,禿髮辱檀追擊,遭到夏軍伏擊,又傷亡一萬人,名臣勇將死者十之六七。
南涼實力大損,姚興奸計得逞,讓兒子姚弼率兵三萬以攻打劉勃勃為由,偷襲姑臧,企圖一戰消滅南涼國。不曾想禿髮辱檀還是有點小聰明的,巧施牛羊計,他把南涼國的所有牛羊全部放到野外,後秦軍光顧搶奪牲畜,被南涼軍殺個大敗。這回,禿髮辱檀再不受姚興蒙騙,知道這小子沒有好心眼,鬥不過他,涼州刺史不做了,和後秦斷絕關係,又當回他的涼王。姚興日子也不好過,投降他的西秦國王乞伏乾歸的兒子乞伏熾磐趁他兵敗涼州之機,回到苑川復國,像只花豹般地搜尋獵物,見到機會就咬一口,搶人家的牛羊和人口。姚興再也無力進攻涼州,不過他不死心,繼續挑唆涼州各國窩裡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各國打得筋疲力盡,沮渠蒙遜下山摘桃,數次打敗南涼軍,禿髮烏孤兄弟苦心組建的軍隊被揮霍貽盡。禿髮辱檀再也不敢繼續呆在姑臧,回歸老家樂都,在一次外出征戰中,被獵豹乞伏熾磐抄了後路,老家一窩被西秦端掉,禿髮辱檀下場很慘,投降西秦後被毒死。
狡狐沮渠蒙遜進入姑臧,虎氣十足的西涼王李歆自命不凡,也想做涼州的主人,準備攻打北涼。沮渠蒙遜早有意統一涼州,算準李歆的想法,耍個花招,揚言征討西秦,走到半路,東進的大軍轉而西上,設下埋伏,挖下陷阱,單等老虎出洞。李歆果然上當,自作聰明地盡起西涼軍隊乘虛攻打北涼,直取張掖,走到都瀆澗(今甘肅張掖西),進入涼軍的伏擊圈,全軍覆滅,虎頭虎腦的李歆真有骨氣,死活不跑,奮戰而死。
七獸爭霸涼州的好戲最終塵埃落地,狡猾的狐狸沮渠蒙遜坐擁祁連山下大好牧場。姚興機關算盡未能鞏固西北邊陲,反而餵養了一隻狠毒的白眼狼,外患難平,內憂又至,他的兒子們為爭奪帝位拉幫結派,結黨營私,姚興智窮力竭一病不起,皇位之爭愈發激烈,姚家子弟掀起一場又一場的軍事政變,皇族的自相殘殺引發更大的災難,姚興被活活氣死,東晉的北伐大軍立刻行動,在劉裕的指揮下展開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勢,從兩國漫長的邊境線上兵分數路向關中挺進。請看下集《卻月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