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呢?詩仙李白詩云:「烈焰張天照雲海,周瑜於世破曹公。」金代元好問曰:「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幟北卷天為紅。」元代鄭允端也說:「老瞞雄視欲吞吳,百萬樓船一炬枯,」眾口一辭,認為火攻是曹軍致敗的原因。唐代胡曾甚至認為這是唯一的原因,他在詩中說;「烈火西焚魏帝旗,周瑜開國虎爭時。交兵不假揮長劍,已挫英雄百萬師。」連「長劍」也不必「揮」,便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火攻之成,可謂大矣,當然,詩是文藝作品,並不是史籍。那麼,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史籍的記載。《三國誌。蜀書。先主傳》載:「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焚其舟船」,當然是用火攻了。《三國誌。吳書。周瑜傳》記載更詳,既有黃蓋深感「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的獻計,又有「乃取蒙沖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的火攻準備和詐降經過,更有「煙炎張天,人馬燒死溺死者其眾,(曹)軍遂敗退」的結果記錄。曹軍敗於火攻,可謂鑿鑿有據,參之司馬光《資治通鑒》等史籍,火攻論可以說是昭然於世,應無疑義的了,詩人所詠,看來也並非子虛烏有之事。然而,近年來一些論者對火攻論提出了不少質疑,認為曹操赤壁戰敗,並不是火攻造成,而是遭遇疾疫的襲擾,軍隊喪失戰鬥力所致,提出了曹軍赤壁敗退,是血吸蟲病造成的。血吸蟲病論者也引據史籍。如陳壽在《三國誌。魏書。武帝紀》中,敘及赤壁戰事,就根本未提火攻一事——「(曹)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軍歸「。明言是敗於」大疫「。況且,交戰一方的主帥曹操,也不承認因遭火攻而敗北,他在赤壁戰後曾給孫權一信,其中云:」赤壁之沒,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三國誌》裴注引自《江表傳》)而曹操之言,並非孤證,《吳書。吳主傳》中也有曹操自燒戰船之說:」(曹)公燒其餘船自退。「論者由此認定,火攻之說未可信,疾疫,倒是曹軍敗北的主要原因,而這個」疾疫「,就是血吸蟲病,理由如下:一、血吸蟲病在我國古代早已存在,遠溯古醫籍中周易卦象」山風蠱「
之症以及公元7世紀初葉的《諸病源候論》,都有類似血吸蟲病的記載。近觀1973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女屍,研究者在其腸壁和肝臟組織中都發現血吸蟲卵,由此證明,至少在漢時,長沙附近就存在著血吸蟲病之患。根據大量調查資料表明,與赤壁之戰有關的地域,特別是兩湖(湖北、湖南)地區,是嚴重的血吸蟲病流行區。
二、論者從赤壁之戰的時間與血吸蟲病的易感季節推究,認為曹軍轉徙,訓練水軍在秋季,恰好是血吸蟲病的易感季節。曹軍捨鞍馬、仗舟楫,極易感染。蟲體在宿主體內經過一個月以上的發育後才出現典型的急性期症狀,所以訓練期間已陸續發病,到了冬季決戰,疾病急性發作,曹軍疲病交加,軟弱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那麼同屬水上訓練和作戰,孫劉聯軍何以不受血吸蟲病之害呢?對此,論者的解釋是:與免疫能力的強弱有關。孫劉聯軍多南人,長期居於疫區,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即使發病,症狀也不會如此嚴重;曹軍則大多為北方戰士,免疫能力差,所以一觸即發,且症狀嚴重,因而致
敗。(見《中華醫史雜誌》1981年第11卷第2期《曹操兵敗赤壁與血吸蟲病必系之探討》)
然而,血吸蟲病說也並不是無懈可擊的。可疑之處較之火攻論為多。因此,《新醫學》1981年11期,《文匯報》1982年5月25日相繼載文展開爭鳴,他們認為:一、曹操訓練水軍的地點,不在疫區江陵,而在鄴(今河南省安陽縣境),那裡不屬血吸蟲病疫區,當然沒有感染之虞。
二、曹操燒船退軍,史書確有記載,但燒船的地點不在赤壁而在巴丘;時間不在赤壁大戰時,而在曹軍兵敗退到巴丘時,其目的是避免余船資敵。三、血吸蟲病潛伏期,一般在一個月左右,因天氣冷熱,時間長短有別,兩個月以上者只是少數,而潛伏期越長,發病時症狀也越輕。曹軍即使秋季感染到血吸蟲病,至十二月(大戰爆發)才發病,症狀也不會重了。
四、曹操水軍主要來自劉表,多為湖北人,世居於血吸蟲病流行區,與孫劉朕軍的免疫能力不會有什麼差別,此外,劉璋補充給曹操的軍隊,是四川士卒,也來自疫區,所以,孫劉聯軍與曹軍在免疫能力方面並無高低強弱之分。由此看來,目前雖兩說並存,看來火攻論較為服人。當然,不能否認「大疫」、「疾病」也是曹軍失敗的因素之一,但決不是主要原因。至於這個「大疫」、「疾病」究竟是何種疾病,這倒是一個有待於解決的「謎」呢!
(沈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