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下半年,國共兩黨在中國大地上進行了最後的決戰。
11月13日,一個初冬的深夜,寒風凜冽。在南京湖南路一所豪華的住宅內,一盞幽暗的壁燈映照著一個纖弱瘦小的身影,只見他緩緩地拿起床頭的藥瓶,終於發下狠心,吞下了早已準備好的160多粒進口烈性安眠藥。他身著長衫,腳穿布襪,嘴角向下彎曲著,似乎心中隱藏著某種說不出的苦衷,直挺挺地仰臥在冰冷的床上。這位自殺者,就是曾主編過《天鐸日報》、《商報》、《時事新報》並以鼓吹革命、積極反帝見稱於世,後又擔任蔣介石侍從室二處主任、秘書長等要職的國民黨上層人物——陳佈雷。他找到了自己的歸宿:自殺,就是他最後的選擇。
陳佈雷自殺的當天,國民黨中央報社即以「陳佈雷氏昨日心臟病逝世」為題發佈了消息,但事情的真相遠非如此。由於陳佈雷生前性情孤僻而又自鳴清高,從不願讓人看清他的廬山真面目,加上在他死後,國民黨當局又嚴密封鎖消息,致使陳佈雷的自殺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多少年來,很多人都想解開這一謎團,但由於立場、觀點、觀察的角度和運用材料等的不同,並未取得一致性的意見。
世人多從分析當時的局勢人手,認為國民黨每況愈下的統治和面臨崩潰的局面,是陳佈雷由絕望而自殺的根本原因。唐人先生在著名的《金陵春夢》一書中寫道:「陳佈雷已感到前途絕望,他忍不住蚌人所受的痛苦,他決心自殺了。」石三友的《金陵野史》也說:「1948年,國民黨統治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陳感到回天乏力。4月末,一向深居簡出的陳佈雷逕自去中山陵向中山先生作最後的訣別,在座像前肅然鞠躬。不久,他在進退無路的情況下自殺了。」陳佈雷的女婿、中共地下黨員袁永熙是陳生前最後接見的一個人。據袁回憶說:陳佈雷自殺的前一天,打電話叫他去,陳用低沉的語調反覆說道:「國民黨已經沒有希望了,我一生最大的過錯就是投在蔣介石手下,以致今天不能自拔。」陳佈雷從不在家人面前談論政治,他對袁的一番話是考慮已久的,乃是他自殺前的精神狀態。筆者認為,從陳佈雷和蔣介石的關係看,也可看清陳之死因。陳佈雷自1927年受到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的青睞,長達20年之久。1935年,蔣介石的御用機構——侍從室事權擴大,他出任第二處主任,凡蔣介石的重要文告、
講話、函電以及黨、政事務均委託陳佈雷主辦,直到抗戰勝利,侍從室撤銷,整整10年。在此期間,侍從室第一處主任屢屢更迭,而陳佈雷第二處主任的要職卻始終未動,足見蔣介石對陳佈雷的信賴之深。蔣對其部屬一般最多以官銜相稱,而對陳佈雷卻以「佈雷先生」尊稱,以示不同一般。陳佈雷50歲生日時,蔣介石親筆書贈:「寧靜致遠,淡泊明志」八個大字祝賀。陳佈雷認為蔣介石借用諸葛亮《出師表》中一句名言來比喻他,真可謂「知己」。「士為知己者死」,乃是中國封建文人的人生觀。從此,陳佈雷在蔣介石的禮遇羈絆之下,便至死不悟。當看到自己忠心耿耿追隨了20多年的蔣介石已無法挽救危局時,他審時度勢,最後選擇了「殉國難」這條路。
陳佈雷死後幾天,國民黨中央報社便發表了陳的全部遺書和部分雜記,報道了陳佈雷自殺的真實情況:「陳佈雷以死報國。」
對這種「殉國難」的說法,有些學者不以為然。照他們看來,陳佈雷自然是精神崩潰的結果,實是為了擺脫病魔的困擾。其理由是:(1)陳佈雷因精神和身體狀況的嚴重惡化以至感到厭世。由於長年勞累,用腦過度,嚴重的失眠症更使陳佈雷疲憊不堪。同時,對前途的擔憂也增加了他精神上的壓力,時間一長便積鬱成疾,日趨衰頹。於是,精神上的刺激和肉體上的損害最終導致了他神經中樞的崩潰。1948年4月,國民黨政府改組;6月,陳佈雷被蔣介石委任為總統國策顧問兼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代理秘書長。但是入夏以後,陳佈雷再也打點不起精力去應付蔣介石交辦的公務了。他這台「機器」已不能「超負荷」運轉了。他曾請當時的上海市精神病總院院長粟宗華去看病,訴說自己長朗失眠,精神憂鬱,不知有無良方。粟勸他不要胡思亂想,就能克服一切妄念,但他未能聽從醫生的勸告,卻服藥而死。(2)陳佈雷在給蔣介石的遺囑中寫道:「今春以來,……病象日增,神經極度衰弱,實已不堪勉強支持。與其偷生屍位,使公誤以為尚有一可供驅使之部下,因而貽誤公務,何不如坦白承認自身已無能為役,而結束其毫無價值之一生。」
因此,從陳佈雷的遺囑中並沒有留下多少感懷時局的話,卻每每感歎自己體弱多病的身體來看,陳的自殺決不是為了「殉國難」,只不過是因疾病纏身感到痛苦而尋求解脫的一種方法。
有的學者則提出,陳佈雷自殺是為了消除國民黨內部分裂現象而遭譏諷後的絕望行為。陳佈雷自1927年人蔣之幕僚後,一直身居要職,身處國民黨最高權力的核心,耳聞目睹了許多內幕。他歷來對國民黨內部爭權奪利和貪污腐化等現象十分反感,在他生前的日記中,多次流露出了憂憤的心情。他覺得國民黨這樣下去,前途不堪設想,故而內心苦悶,雖想多方加以調停,但始終未有結果。失望中也只能發出「如果說我們是給共產黨弄倒的,不如說是給自己人弄倒的」的感歎。就在臨死前的短暫時刻,他還鄭重其事地為蔣介石撰寫《三陳磨擦情況》匯報。多年來,台灣史學界對陳佈雷自殺的原因一直這麼認為:「陳佈雷追隨蔣介石二十多年,參與一切機密,同志間一切對於蔣的指責,如同身受,使他痛苦恥辱尤甚。陳佈雷企圖消除黨內離心離德現象,但反遭譏諷,於是絕望而自殺身亡。」有的學者還試圖從生活上來揭開陳佈雷的自殺之謎。陳佈雷與先後兩位夫人一共養育了七子二女,所以家庭負擔很重,最初靠筆耕及祖產為生。抗戰以後,在重慶完全依賴官俸,而山城百物飛漲,通貨膨脹嚴重,因此生活十分儉樸、拮据。蔣介石在逢年過節時,對他雖有所饋贈,但為數有限。陳佈雷經常穿的是舊衣服,戴的是一頂舊禮帽,只有逢到出席重大會議或典禮
時,才換穿一套藏青嗶嘰中山裝,算是他的禮服了。陳佈雷自殺前後,正值貨幣貶值,陳佈雷多年積蓄所換成的金圓券都變成了一堆廢紙,最後連家庭生活開支都成了問題,他因此「孤憤難抑,覺得只有一死」,這種說法以前曾經廣泛流行,現在贊同者甚少。
(俞奭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