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一書訖於何年?

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中國歷史學出發點一座不朽里程碑」的偉大巨著——《史記》記事的斷限,是學術界兩千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史記。太史公自序》上明言:「於是卒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自黃帝始。」又云:「余述歷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百三十篇。」

從這兩段話看,上限和下限都各有兩個斷限,是自相矛盾的。於是引起了後世者的爭論,而焦點又集中在下限上。關於《史記》的下限,自古至今,大致有7種觀點。

一、訖於麟止說。

西漢揚雄說:「太史公記六國,歷楚漢,訖麟止。」(《漢書。揚雄傳》)東漢班彪說:「太史令司馬遷……上自黃帝,下訖麟止,作本紀、世家、列傳、書、表,凡百三十篇。」(《後漢書。班彪傳》)三國張晏說:「武帝獲麟,遷以為述事之端。上記黃帝,下訖麟止,猶《春秋》止於獲麟也。」(《史記。太史公自序集解》)近人崔適、梁啟超也力主此說。崔適《史記探源》羅列八條證據以成其說,他把凡是麟止以後記事一概斥之為「妄人所續」。《史記》斷限訖於麟止的說法較為流行。魯迅在《漢文學史綱》中也說道:司馬遷「終成《史記》一百三十篇,始於黃帝,中述陶唐,而至武帝獲白麟止,蓋自謂其書所以繼《春秋》也」。

關於「麟止」,究竟指的是何事、何時?就是在持訖於麟止說的學者中,解說也不盡相同。一說指漢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獲白麟」。一說指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改名黃金為麟趾褭蹄。」(均見《漢書。武帝紀》)兩事相距,乃有28年之遙。

二、訖於太初說。

東漢荀悅、唐劉知幾、清梁玉繩、日本瀧川資言等人從《太史公自序贊》著眼,籠統地說:「訖於太初。」太初系漢武帝第七個年號,由公元前104年到前101年,共計4年。《史記》為何訖於太初?梁玉繩等認為,司馬遷太初元年始作史,故訖於太初。又為何說訖於麟止?粱玉繩認為這是假設之辭,表示傚法《春秋》。瀧川氏還認為是「表作史之時」。主訖太初說者,以朱東潤持論最為有力。他不僅對崔適的論據,逐條駁斥,並且列出9例以證其說:「訖於太初前一年,即元封六年。」

三、訖於天漢說。

東漢史學家班固撰《漢書。司馬遷傳》。書中曰:「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贊同這種說法的有司馬貞和張守節。司馬貞《史記索隱後序》曰:「夫太史公紀事,上始軒轅,下訖天漢。」張守節《史記正義序》曰:「《史記》者,漢太史公司馬遷作。……上起軒轅,下既天漢。」天漢為漢武帝第八個年號,由公元前100年到前97年,上與「太初」緊緊相連,共計4年。

四、訖於武帝之末說。

褚少孫說:「太史公紀事盡於孝武之事。」著名史學家範文瀾在《正史考略》史記條中闡明:「太初以後事,則猶《左氏》之有續傳也。」

五、訖於太初、天漢折中說。

郭沫若在他主編的《中國史稿》中云:「《史記》止於太初、天漢。」一家獨唱,引起百家爭鳴。史學界有人撰文說,郭老獨說《史記》止於太初、天漢,意在折中。把原來尚未分辨清楚的《史記》斷限弄得更加複雜、撲朔迷離了。

六、訖於征和三年說。

征和為漢武帝第十個年號,即由公元前92年到前89年,也只4年。此說僅見於王國維《太史公行年考》。他說:《史記》紀事,「訖於太初四年」,而最後記事則訖於征和三年。他又說:「最晚之記事,得信為自公手者,唯《匈奴列傳》之李廣利降匈奴事(原註:征和三年);余皆出後人續補也。」

有時、有事,確也引起史學界一些學者的共鳴。

七、斷於太初四年而大事盡武帝之末說。

今人張大可在《西北大學學報》1983年第2期上發表文章,力排眾難,據《史論》五體材料,排表列具,指出:漢武帝即位,至元狩元年歷十九年,文治武功,方興未艾。元狩元年至太初四年歷22年。這一時期,漢武帝外伐四夷,內興功作,獲得了巨大成功,故封禪改歷,象徵西漢極盛。太初四年,貳師將軍李廣徵大宛還,西域歸附,漢武帝的事業達到了光輝的頂點,此後從頂峰上跌落下來。司馬遷躬逢盛時,又親自參與改歷,激動非凡,決定將《史記》下限從「至於麟止」,延伸到「太初而訖」。張大可在對其他諸方面問題作了一番考訂以後,得出如下結論:《史記》斷限,「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是司馬談傚法《春秋》而發凡起例的計劃:「述歷黃帝以來,至太初而訖」是司馬遷修改其父計劃以成「一家之言」的實際斷限。司馬遷的這一修正,充滿了創新和進步思想。「上起黃帝」是大一統歷史觀的反映;「至太初而訖」則是實錄精神的生動體現,它以歷史發展的自然斷限,「咸表始終」,「綜其始終」。所以「至太初而訖」乃是一個時代的斷限,並非絕對年代,初為太初元年,而後發展為太初四年,附載大事則盡武帝之末。

若取絕對年代,當從年表,以太初四年為準。

關於《史記》的斷限,王充有言:「不能二全,必非其一。」據上不完全所述,竟有7種見解。是麟止、太初、天漢、征和三年,還是盡武帝之末?或者真如郭沫若所說的太初、天漢之間呢?此外,是否還有其他更能說服人的高論呢?

(周朝民)

《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