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稻作農業的歷史非常悠久,然栽培稻起源於何地,學術界先後有華南說、雲貴高原說、黃河下遊說、長江下遊說、長江中遊說和多元說等等,迄今尚未定論。
1.華南說:此說是著名農學家丁穎教授率先提出來的。丁氏通過對我國浩瀚的古文獻進行爬梳,「因而認定我國稻作可能發韌於距今5000年前的神農時代,擴展於4000年前的禹稷時代」,「我國的栽培稻是起源於華南」,「為世界稻作最占的國家(《農業學報》第8卷第3期,1957年)。丁先生的觀點得到了童恩正教授的支持,也認為中國栽培稻」可能是在緯度較南的雲南、廣東、廣西地區。「(《農業考古》1984年第2期)。日本學者安籐廣太郎先生和我國的李潤權先生也主張華南是稻作農業起源地之一。李氏指出:」在我國範圍內追溯稻作栽培的起源中心應該在江西、廣東和廣西三省的的舊石器晚期遺址多作努力,其中西江流域是最值得重視的。「(《農史研究》)第5輯,1985年)
2.雲貴高原說:此說以我國柳子明教授和日本渡部忠世教授為代表。渡部氏提出亞洲稻起源於「阿薩姆。雲南」;柳氏則主張源自雲貴高原,然後「沿著西江、長江及其發源於雲貴高原的河流順流而下,分佈於其流域或平原地區各處」。(《遺傳學報》第2卷第1期,1975年;渡部忠世:《稻米
之路》)汪寧生、李昆聲認為雲南擁有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植物種類多達15000餘種,素有「植物王國」之稱,現有稻種資料達3000多個品種,從海拔40米直到2600米都有分佈,更因其地理環境、氣候特點,雲南成為作物變異的中心,因之稻作起源於雲南的可能性最大(《思想戰線》1977年第1期;《雲南社會科學》,1981年)。日本的鳥越憲三郎更直接了當地主張稻作是起源於滇池一帶。游修齡教授根據酶譜變異分析,也傾向西南起源中心說,並認為從此中心「分為西路沿金沙江進入四川長江上游,一直至陝西;中路從粵北、桂北經湘贛至華中,然後至黃河中游;東路沿海則在太湖地區形成獨特的內容豐富的中心」。(在《中國農史》1986年第1期)
3.黃河下遊說:這是李江浙在《大費育稻考》(《農業考古》1986年第2期)文中提出的,李氏主張「中國稻作的創始人是秦之先人大費,發源地是其族居地在今日魯南、蘇北和山東、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地區,時間大約是至少在距今7800年」。
4.長江下遊說:此說為閔宗殿先生率先提出(《江蘇農業科學》1979年第1期)。然對此全面論證的要數嚴文明教授,嚴氏以歷史文獻中的野生稻記錄,栽培稻的直接祖本,即普通野生稻的分佈,考古發現中的早期稻穀遺存,從考古學角度結合作物學、生態學、歷史地理學和文化人類學進行研究後,認為中國史前栽培稻的分佈圖,「是以長江下游為中心逐級擴大的;大約在5000BC(公元前)一4000BC,史前栽培稻已分佈於長江下游到杭州灣一帶,長江中游也可能有個別分佈地點;大約在4000BC一3000BC整個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江蘇北部已有較廣泛的分佈;大約在3000BC一200BC,湖南、江西中部和浙江的中南部均有分佈,有的已達到廣東北部,北面則擴展到淮河流域以北;大約在2000BC一1000BC,水稻已進一步傳播到福建、台灣、廣東,向西到四川、雲南,向北已達山東、河南和陝西,大致已接近於現代水稻分佈的格局」(《農業考古》1982年和1989年第2期)。楊式挺先生也認為長江流域,「特別是下游的東南沿海地區是我國栽培稻的一個起源區」
(《農史研究》第2輯,1982年)。
5.長江中、下遊說:此說以安志敏和林華東先生為代表。安氏認為「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由於氣候溫暖濕潤,沼澤眾多,較早地產生了稻作農耕,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也普遍有所發現。……這些發現不僅證明從新石器時代起這裡廣泛發展著稻作農耕。並且長江中、下游可能是它的起源中心」
(《考古》1984年第5期)。對此全面論證而又較令人信服的應首推林華東先生的《中國稻作農業的起源與東傳日本》一文,林氏指出華南說、雲貴高原說和黃河下遊說,大多缺乏考古學證據,尤其黃河下遊說和雲貴高原說證據更是十分薄弱,李江浙主張的黃河下遊說,單靠文字訓詁與強解典籍。缺乏作物學、生態學支持,難為學術界接受。雲貴高原說雖佔有「天時」、「地利」,然其致命之處是缺乏「人為」因素。須知道原始人從普通野生稻馴化成栽培稻,是一種文化現象,它不但要有萌發栽培植物的心理慾望,而且還須具備較先進發達的文化土壤:《呂氏春秋。審時篇》所云:「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便是這個道理。雲南、貴州地處崇山峻嶺的高原地帶,人煙稀少,原始文化發展遲緩,因之,作為稻作農業起源地可以排除;華南地區「天時」、「地利」優勢顯著,然史前稻穀遺存發現很少,年代也不早。究其因,或許同兩廣地區採集食物來源充裕,因而缺乏萌生栽培作物的慾望有關。
相比之下,長江中、下游地區不但具有「天時」、「地利」,同時還擁有「人為」條件,而考古出上的眾多早期稻穀遺存及定居聚落遺址,更可為長江中、下游是中國栽培稻起源地找到合理的答案。(見林華東著《河姆渡文化初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不過,學術界也有主張栽培稻的起源應是多元的,如日本的岡彥一博上明確指出,「栽培稻是多元起源或分散起源的」(《中國水稻研究所叢刊之四》1985年)。裴安平先生也認為「在中國,與其將長江流域當作稻作農業的起源地,不如將其看作是稻作農業的早期發達區域。即使認為這些區域就是某種意義的中心,那麼在中國也不止一個或二個,而是更多。而且,所有的中心,可能都有自己獨特的發展經歷」(《農業考古》1989年第2期)
(朱月琴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