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封齊王
韓信降服平定整個齊國之後,派人向漢王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反覆無常,是個屢叛屢降的國家,而且南面的邊境與楚國交界,楚軍隨時可以攻打齊國,不設立一個諸侯王來鎮撫,局勢一定不能穩定下來。為有利於當前的局勢,希望大王允許我暫時做齊王。」這時,漢王正在滎陽被楚軍緊緊地圍困,正希望韓信快速平定齊國,回師解救自己。韓信的使者將信呈上,漢王打開信札一看,勃然大怒,罵道:「我在這兒被圍困,日夜盼著你來救助我,你卻想自立為王!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張良、陳平暗暗踩了踩漢王的腳,湊近漢王的耳朵說:「目前漢軍處境不利,您哪有能力節制韓信稱王呢?不如趁機冊立他為王,好好地優待他,讓他自己鎮守齊國。不然他在那裡發生變亂,到時候對您更加地不利啊!」漢王也是個老混子了,馬上反應過來,又故意罵道:「大丈夫平定諸侯,就做真王罷了,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漢王立刻派遣張良前往齊地,冊立韓信為齊王,徵調他的軍隊攻打楚軍。
效忠漢王
楚軍在齊國境地慘敗後,項王的處境就十分危險了,他擔心腹背受敵,就派盱眙(今江蘇省盱眙縣東北)人武涉前往齊地規勸韓信說:「天下人對秦朝無道的統治痛恨已久了,大家才合力攻打它。秦朝破滅後,按照功勞裂土分封,各自為王,換來了和平,讓百姓有安居樂業的環境,這也是咱們滅秦的目的。如今漢王又興師東進,侵犯他人的境界,掠奪他人的封地,已經攻破三秦,率領軍隊開出函谷關,收集各路諸侯的軍隊向東攻打我楚國。他不吞併整個天下,不肯罷休,貪心到這種地步,太過份了。況且漢王是個小人不可信任,他自己落到項王的手中已有多次,是項王的憐憫才使他活下來。然而他一經脫身,就背棄盟約,再次進攻項王。他是個不可親近、不可信任的傢伙。現在您自認為和漢王交情深厚,替他竭盡全力作戰,恐怕最終還是會被他暗算。您所以能夠保住性命到今天,是因為項王還存在啊,漢王需要您的支持。當前劉、項爭奪天下,您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您向右邊站,那麼漢王勝,您向左邊站,那麼項王勝。假若項王今天被消滅,漢王下一個該消滅就是您了。您和項王是舊相識,為什麼不聯楚反漢,三分天下自立為王呢?現在您錯過這個時機,站到漢王一邊攻打項王。聰明人,恐怕是不會這麼做的!」
韓信猶豫了一會兒,最後拒絕了他的好意說:「我曾經侍奉過項王,他封給我的官不過就是個郎中,那是個職位嗎?不過是個持戟保護他的衛士,建議也聽不進去,計謀也不被採納,所以我離開楚投奔漢王。漢王授予我上將軍的印信,給我幾萬人馬,脫下他的戰袍給我穿,把好食物讓給我吃,對我言聽計從,所以我才能夠到今天這個樣子。人家對我親近、信賴,我背叛他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我即使到死也不會變心。請您替我辭謝項王的盛情吧!」沒多久韓信率領大軍出發援助漢王了。
蒯通說齊王
武涉走後,齊人蒯通也看到天下大勢,關鍵就是韓信站在哪一邊,於是又去規勸韓信說:「我曾經學過看相技藝。」韓信說:「先生看看我的相貌怎麼樣?」蒯通說:「看您的面相,只不過封侯,而且還有危險不安全。看您的背相,將來肯定是富貴之極。」
韓信說:「這話是什麼意思?」蒯通說:「現今,楚漢分爭,天下無辜的百姓卻因為戰爭暴屍郊野。楚人轉戰四方,戰無不勝,軍威震動天下。然而三年多了,軍隊卻被困在京、滎之間動彈不得,向西被阻於成皋不能再前進。漢王統領幾十萬人馬在鞏縣、洛陽一帶抗拒楚軍,憑藉著山河的險要,雖然一日數戰,卻沒有佔到什麼便宜,甚至還屢次遭受挫折失敗,幾乎不能自救。漢王又在滎陽戰敗,在成皋受傷,逃到宛、葉之間,這就是所謂智盡勇乏了。將士的銳氣因長期困頓而被挫傷,糧食也消耗殆盡,百姓疲勞困苦,怨聲載道,人心動盪,無依無靠。當今劉、項二王的命運都在您的手裡。您協助漢王,漢王就勝利;協助楚王,楚王就勝利。您不如讓楚、漢雙方都不受損害,同時存在下去,您和他們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那樣,就沒有誰敢輕舉妄動。憑借您的傑出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兵精將廣,驍勇善戰,而佔據強大的齊國,迫使燕、趙歸順您。您出兵到劉、項兩軍的空虛地帶,牽制他們的後方,順應百姓的心願,向西去制止劉、項分爭,那麼天下人就會群起響應,誰敢不從!而後,您割取疆土,分封諸侯。諸侯們恢復之後,天下就會感恩戴德,歸服聽命於齊。您穩守齊國故有的疆土,據有膠河、泗水流域,用恩德感召諸侯,天下諸侯就會前來朝拜齊國。上天賜您這麼好的機會,您不要,上天反而會懲罰您,時機來了您不抓住,將來就會有禍患等著您。您仔細考慮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