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喜歡隨同孔子出遊各國,曾經遇見長沮、桀溺和扛著除草竹器的老人。
子路做季孫氏的家臣時,季孫問孔子:「子路可以成為大臣輔佐國君治理國家嗎?」孔子說:「以他的才能來說,可以為候補的臣子。」
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時,向孔子辭別。孔子說:「蒲邑民風強悍,並不把官府的權威放在眼裡,恐怕很難進行治理。然而我要告訴你的是:恭謹和謙敬,可使勇猛的人臣服;寬大和公正,可使百姓樂於和你親近;恭謹、公正和冷靜,可以為上級更好地效力。」子路聽從了老師的勸告,按照三個原則管理百姓,果然,蒲邑被治理得很好。
子路遇難
當初,衛靈公有個愛姬叫南子。衛靈公的太子蕢聵得罪過南子,因為害怕被殺就逃到國外去避難。衛靈公去世後,夫人想讓公子郢繼位。公子郢不肯從命,說:「逃亡太子的兒子輒還在國內,按照祖宗傳下來的規矩,長幼有序,他應當即位。」於是衛國立輒為國君,這就是衛出公。衛出公繼位十二年,由於不想讓位,他的父親蕢聵始終居住在國外,不能回國。子路當時擔任衛國大夫孔悝管理封土的長官。蕢聵和孔悝密謀推翻衛出公,他設計進入孔悝家裡,跟孔悝收買的黨徒發動叛亂襲擊衛出公。衛出公沒有平息叛亂,只好逃往魯國避難,蕢聵於是就登上了王位,這就是衛莊公。當孔悝發動叛亂的時侯,子路正在外面巡視,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趕回來。他碰上子羔正從衛國的城門出來,子羔對他說:「衛出公出走了,城門也已關閉,您還是回去吧,不要白白地惹禍上身。」子路說:「吃人家的飯,就不能在人家受難時袖手旁觀,逃避災難。」子羔還是離開了。恰好有個使者這時要進城,城門打開了,子路便隨之入城。他來到蕢聵處,正好蕢聵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說:「大王怎能任用孔悝這樣卑鄙無恥的人?請准許我將他處死。」蕢聵不答應。子路便要放火燒台,蕢聵害怕,就讓隨從下來阻擊子路,他們砍斷了子路的帽帶。子路說:「君子死也不能脫掉帽子。」於是繫好帽帶才死去。
孔子聽說衛國發生內亂,說:「唉呀,仲由死了!」不久,仲由果然死了。因此,孔子說:「自從我有了仲由,就沒有聽到過壞話。」
無德無能的宰予
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春秋末魯國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宰予思想活躍,好學深思,善於提問,是孔門弟子中唯一一個敢正面對孔子學說提出異議的人。
宰予完成學業後,說:「三年的喪禮是不是太久了?君子三年不學習使用禮儀,禮儀一定會被忘記更可能沒有用了;三年不演奏音樂,演奏功力一定會荒廢。陳谷已經吃完了,新谷也已經出來了可以吃了,取火用的木頭燒完了已經換成新的了,服喪一年也就夠了。」孔子說:「對你來說心安理得嗎?」宰予說:「這有什麼不心安理德的。」孔子說:「心安你就自己看著辦吧。君子服喪期間,吃到再怎麼美味的食物,也不會覺得有什麼香甜的,聽到再動聽的音樂也不覺得快樂,因此不能這樣做。」宰予出去後,孔子說:「宰予這樣的不仁呀!兒女生下來三年,然後才能脫離父母的懷抱。三年的喪禮,是天下通用的禮儀呀!」
宰予白天喜歡睡覺,什麼事也不幹,孔子極為不滿,罵道:「腐朽的木頭是不能夠雕刻的,糞土一樣的牆壁是不能夠粉刷的,宰予再怎麼教化,也沒有用。」
宰予詢問五帝的德行。孔子心想就你整天睡大覺還好意思問這個,就說:「就你那樣整天游手好閒,不聽教化,不配問五帝之德。」
宰予在臨淄做官,跟田常一起發動叛亂,因而被誅滅九族,孔子引以為恥。
子貢其人
端沐賜,春秋末衛國黎(今河南省浚縣)人,字子貢,孔子的著名弟子,小孔子三十一歲,「孔門十哲」之一。
子貢口齒伶俐,巧於辭令。孔子經常在他狡辯時打斷他的話。孔子問:「你和顏回哪一個強?」子貢回答說:「我哪裡敢和顏回相比!顏回聽到一個道理就能推知十個,我聽到一個道理只能推知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