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丁貴嬪傳

武丁斌嬪名字叫令光,譙國人。祖父在襄陽擔任屬官,於是便居住在沔水北面的五女村,寄居在劉惠明的家中。丁斌嬪出生在樊城,剛產下來時候具有一種奇異的神光,滿屋紫氣,所以便以「光」做名字。相面的人說她「一定會大貴」。少年的時候和鄰居的姑娘在月光下紡織,其他姑娘都被蚊子叮得難受,而丁斌嬪卻不覺得。同鄉人魏益德將要娶她,還沒有辦成,而梁武帝鎮守樊城,曾經登樓..瞭望,見漢水岸邊五彩輝耀,像一條龍,下面有一個女子在分剝綿絮,就是貴嬪。丁家又通過別人把相面人的話讓武帝聞知,武帝把一個金環贈給她,後來娶了她,當時年齡是十四歲。貴嬪生下來就有一顆紅痣在左臂上,治療也沒有消除;又身上有許多疣子,到這時不久全都沒有了。德皇后妒忌心極強,對待貴嬪蠻橫無道,讓她每天舂米五斛,而她舂米經常達到要求,好像有神在幫助。受到的待遇雖然嚴厲,她卻越發小心恭敬。她曾經在供奉神佛的經案旁邊,彷彿看到了神人,心裡獨自感到詫異。

天監元年(502)五月,有關部門奏請封她為貴人,沒有任命;當年八月,又奏請封她為貴嬪,居住在顯陽殿。到了太子地位確定的時候,有關部門上奏說:「皇太子是皇上的副手,普天下都對他執臣子的禮節。既然大家都尊崇太子,那麼生他的母親也就不容許不加敬重。經常得到問候的王侯貴妃公主,和六宮的三夫人,雖然與貴嬪同等地位,也都應以敬奉皇太子的禮節敬奉貴嬪。宋朝元嘉年間(424~453),始興國、武陵國的臣子都是以官吏敬王的禮節敬奉生王的潘淑妃、路淑媛。貴嬪對於宮中眾臣來說,雖然不是小君,但是其中的道理並沒有什麼不同,這和宋朝泰豫元年(472)朝官商議百官以官吏敬奉皇帝的禮節敬奉皇帝的生母,其道理正相同。主張宮中官僚奉行禮節,應該與朝中官吏相同,定時到神獸門呈帖拜見,每逢年節進行道賀,也和這是一樣的。況且太子與妃子婚配,都是按照成規中禮儀盛美的法則,這樣以兒媳超過婆母的禮節,更加不合家族的應有秩序。我們以為貴嬪的有關典章,應該完全與太子的沒有差別。」從此以後貴嬪所具備的典章禮儀,與太子相同,說話被稱為命令。

貴嬪性格仁厚寬恕,後來居住在宮中接待駕馭,從下層起都得到她的歡心。她不喜歡華貴的裝飾,所用的器物衣服沒有珍貴奇麗的東西。她不曾為親戚的事而私下請求。後來武帝弘揚佛教,貴嬪長年食用蔬菜。受戒的那天,有甘露降在宮殿的前面,一丈五尺見方。武帝所立的佛經義理,她都懂得它們的旨意,尤其精於《淨名經》。普通七年(526)十一月十五日,去世,靈柩遷移到東宮的臨雲殿,當時四十二歲。詔令吏部郎張纘撰寫哀悼策文,經有關部門奏請給她追加謚號為「穆」。葬在寧陵,附祭於小廟。簡文帝即位,追尊為太后。

丁斌嬪的父親丁道遷,在天監初年,做歷陽太守。廬陵威王出生後,武帝告訴他說:「您的賢女又生了一個男孩。」他回答說:「不要說豬狗崽子。」世人做為笑談。後來位居兗州刺史、宣城太守。

《南史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