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規傳

王元規字正范,太原晉陽人。祖父王道寶,是齊員外散騎常侍、晉安郡守。父親王瑋,梁武陵王府中記室參軍。

王元規八歲時喪父,有兄弟三人,跟隨母親依靠舅氏去到臨海郡,那年他十二歲。臨海郡有一個土豪名叫劉王真,資財有萬萬之數,要把女兒嫁給他。王元規的母親因為他的兄弟年幼弱小,想結強陳書援,王元規哭著請求母親說:「婚姻不失掉親人,這是古人推重的。豈能苟安於異地,結此不倫不類之婚姻!」母親被他的言詞感動而不再提此事。

王元規性情孝道,侍奉母親非常小心,早晚未嘗離開過母親身邊。梁時山陰縣發大水,流水漂進住宅,王元規只有一條小船,倉卒帶他的同母之妹和喪父之侄上船,獨自執楫棹而去,留下男女三人,擱淺於樹的末梢,等到水退後才得以倖免於難,當時人都稱讚王元規有非常人所能及的德行。

王元規年輕時好學,師從吳興沈文阿學習,十八歲時,通曉《春秋左氏》、《孝經》、《論語》、《喪服》。梁中大通元年(529),詔策《春秋》,考試成績很好,當時有名的儒生都稱賞他。初任湘東王國左常侍,調任員外散騎侍郎。簡文帝為太子時,接納他為賓客,每每讓他講論,都表現出有非常豐富的倫理規範。任中軍宣城王府記室參軍。等到侯景叛亂,王元規攜帶家屬回到會稽。天嘉年間,任始興王府功曹參軍,兼國子助教,調任鎮東鄱陽王府記室參軍,仍兼助教之職。

後主為皇太子,接納他為學士,親自拜他為師學習《禮記》、《左傳》、《喪服》,對他的賞賜非常優厚。後升任國子祭酒。新安王陳伯固曾經因入宮巧逢王元規要講學,於是請求為他執經,當時輿論認為這是一種值得榮耀的事。不久任尚書祠部郎。自梁代以來儒生們相繼治《左氏》者,都認為賈逵、服虔之義難以反駁杜預,共一百八十條。王元規廣泛引證,貫通辨析,不再有疑問不通之處。每每國家議及吉凶之禮,他都參與討論。王元規在母親死後去職,服喪期滿,任鄱陽王府中錄事參軍,不久調任散騎侍郎,升任南平王府限內參軍。南平王治理江州,王元規隨王府到江州,四面八方的學徒,不遠千里前來求教的,經常有幾十上百人。禎明三年(589),入隋,任秦王府東閣祭酒。七十四歲時,死於廣陵。

王元規著有《春秋發題辭》和《義記》十一卷,《續經典大義》十四卷,《孝經義記》二卷,《左傳音》三卷,《禮記音》二卷。

其子王大業,以聰敏聞名。

當時吳郡有一位名叫陸慶的人,年輕時好學,遍曉《五經》,尤其精通《春秋左氏傳》,節操很高。初任梁武陵王國右常侍,歷任征西府墨曹行參軍,任婁令。時值梁代喪亂,他於是潛心註釋典籍,經論沒有不貫通研究的。天嘉初年,徵召為通直散騎侍郎,沒有就職。永陽王為吳郡太守,聽說了他的名字,想和他相見,陸慶以身體有病而堅決推辭。當時同族人陸榮任吳郡五官掾,陸慶常去拜訪他,永陽王於是微服去陸榮府第,鑿通牆壁看他。永陽王對陸榮說:「看陸慶風貌神情凝聚高大,幾乎不可測,嚴君平、鄭子真憑什麼超過他呢。」鄱陽王、晉安王都以記室之職徵召他,他都不就職。於是建房而居,以誦禪為業,從此拜他為師傳經學習的人少了。

《陳書白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