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襄,字師卿,吳郡吳人。父親陸閒,是齊代始安王遙光的揚州治中。永元末年(501),遙光憑藉著東宮的勢力起兵反叛皇上,有人勸陸閒離開遙光,陸閒說:「我為人家當官,怎能逃避死呢?」後來大軍攻陷守城,陸閒被俘,將被處死,他的第二子陸降請求替父死,沒獲准,便用自己的身體擋著刀刃,執刑的人把他倆都殺了。陸襄深為父兄受刑之酷而悲痛,極盡孝道,服喪期滿後還像居喪一樣。
天監三年(504),都官尚書范岫上書推舉陸襄,陸襄受召任職為著作佐郎,授官為永寧縣令。任期滿,遷為司空臨川王法曹、外兵、輕車將軍廬陵王記事參軍。昭明太子聽說陸襄的學業品行,啟奏梁武帝召引陸襄到皇室任職。於是陸襄被召任為太子洗馬,遷中舍人,且掌管記。後來出任揚州治中,陸襄因為父親在此任上卒,堅決要求辭職,梁武帝不允許,但聽任他與府司馬調換其辦事的地方。昭明太子敬耆老。陸襄的母親快八十歲了,和蕭琛、傅昭、陸杲一樣,受到太子每月派來的人的慰問,太子並讓人賜給美食和衣服。陸襄的母親曾突然患心痛病,藥方須配三升粟漿,當時正值冬天,天又快黑了,沒地方去找這種東西,忽然有一個老人到他的家門賣粟漿,數量正好就是藥方上需要的,剛要酬謝給錢,不知老人哪裡去了。這是因陸襄的孝心感動了他的緣故。後來陸襄又陞遷為國子博士、太子家令,又掌管記。母親去世,陸襄服喪。當時陸襄已五十歲,悲傷異常,太子很擔心他,天天派人去勸他。服喪期滿回宮任職,擔任太子中庶子,又執掌管記。中大通三年(531),昭明太子死,官屬罷了,妃子蔡氏另居金華宮,用陸襄為中散大夫、兼步兵校尉、金華宮家令,主持金華宮事務。
中大通六年(534),出宮任鄱陽內史。起先,此郡居民鮮於琛,服飾飲食都效仿道法的一套,曾經進山採藥,拾到五色幡目毛,又在地裡得石璽,自己暗暗驚奇。鮮於琛先前與他的妻子分開居住,向他的住所望去,常見有異樣之氣,更認為他有神威。大同元年(535),鮮於琛結其門徒,殺死廣晉縣令王筠,建號上願元年,設置官屬,他的黨徒到處欺騙迷惑百姓,跟隨他的人增至一萬多。鮮於琛要出兵攻郡府,陸襄事先率民眾修好城壕,準備禦敵,等到鮮於琛帶叛軍來攻,陸襄連戰破之,生擒鮮於琛,其餘叛眾全都逃散。當時相鄰的豫章郡、安成郡等郡守辦案時結邦營私,為取賄賂,都不實實在在為百姓辦事。有的好人全家都遭災禍,惟有陸襄所轄之郡冤枉和清白沒有顛倒。百姓作歌讚頌他道:「平叛鮮於琛後善惡分明,百姓沒有冤枉而死的,全靠有了陸君。」又有彭李兩家,起先因有忿爭,互相誣告對方,陸襄召他們到內室,不加指責,只是好言勸解開導他們,二人感激他的恩德,深覺愧咎後悔,於是陸襄為他們設酒食,讓他們盡情快樂。酒罷,同車回家,兩家因此和好親厚。百姓又因此歌頌陸襄道:「陸大人當政,百姓不結怨家,對鬥過後,仇人同車。」陸襄在任六年,郡中得到很好的治理。百姓李目見等四百二十人,到皇宮拜禮呈奏文,陳述陸襄的恩德仁政,請求在那裡為他立碑,皇上下詔令許可了。又奏文乞求陸襄留任鄱陽郡,但陸襄堅決請求回去。於是被召為吏部郎,遷任秘書監,兼揚州大中正。太清元年(547),遷任度支尚書,中正之職依然擔任。
太清二年(548),侯景發兵圍宮城,陸襄為直侍中省,太清三年(549)三月,城被攻陷,陸襄逃回吳地。賊兵連續不斷地掠奪東境,吞併了吳郡。侯景的將領宋子仙進攻錢塘,恰逢海鹽人陸黯起義,有隨眾數千人,夜裡出兵襲郡城,殺死偽太守蘇單于,推舉陸襄掌管郡事。此時淮南太守文成侯蕭寧逃避反賊追殺跑到吳地,陸襄派人迎蕭寧為盟主,派陸黯和哥哥的兒子陸映公率兵抵抗宋子仙。宋子仙聽說對方起兵,便退了回去,與黯等在松江交戰,黯戰敗逃走,餘下的軍隊聽到這個消息,也各自逃散。陸襄藏身墓下,一夜之間憂憤而死,時年七十歲。陸襄二十歲遭家禍,終身粗茶淡飯衣著簡單,不聽音樂,口不言殺害之語五十來年。侯景反叛被平定後,世祖追贈陸襄侍中、雲麾將軍,因建義功,追封他為余干縣侯,食邑五百戶。